读书会为什么能够存在大家为什么要办读书会?又是根据什么来创办读书会的?这些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能真正搞清楚这些问题,读书会断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凡事都有理由,都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所以要办好读书会,首先必须知道它存在的理由,只有顺理而为,才有成功的可能。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读书会存在的理由。
1.现行教育的缺陷中国现行教育的问题归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1、被动式灌输,扼杀了自主性。
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都是老师说学生听,缺少二者的互动。
老师传授的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通过重新演化教条形成的过程,让同学们参与进去,体会到事情的经过,学会获取真知和升华理论的方法。
这种教育根本是把学生排斥在知识之外的,所以不会让学生感兴趣。
为了迫使学生配合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就把考试作为决定一切的手段。
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学生逐渐放弃了思考和争辩,习惯了听话和服从。
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是传话筒,根本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能依靠别人过日子,没有自主能力,甚至连自主的意识都没有。
现在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有一种唯关系和唯证书的论点,这让多数无关系和证书少的人悲观失望,消极的情绪反过来影响了他们的态度,更加重了自己的不顺。
于是又加深了人们对关系和证书的迷信。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完全如此。
用人单位看关系和证书在现阶段有它自身的合理性。
在总体过剩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有单向选择权,他们在不知被选者潜力的情况下只能先看表面的东西,只有真正工作起来才会看到各自的能力。
这就存在一个先发和后发的问题。
先发出来的优势是积蓄(包括关系)和表象;后发出来的优势是素质和能力。
所以一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先发的优势,如果没有就应该采取后发的策略,在素质和能力上下点儿功夫。
有人会说你再有能力,别人不用也是白搭,这是不知能与不能的区别。
能者是干别人不能干的事情,他们是通过干别人干不了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
一个人只要有了过人的本领,就一定会有让人认识的机会。
世上从来不缺少机会,缺少的只是看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人。
毛泽东所以能成为中共领袖,就是因为有了革命的重大挫折。
在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口,大家都没有了主意,才给了他脱颖而出的机会。
试想,毛泽东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是遇到这样的机会,他除了跟大家一样悲观之外还能干什么呢?其实每一个单位和工作中都有一些常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难,这些东西就是给能人的机会。
所以只要学得真本事,就不怕无用武之地。
2培养的人偏见严重,不会辩证地看问题现行教育中非对即错的结论式教育,没有让学生从问题发展的全过程中看到一个事物由发生到发展,再到强盛又到消亡的演变过程。
因而学生们不知道由积极到消极进而引起升级的发展规律,不清楚对立的两个方面既斗争又团结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的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二者的互动。
这样的学生只能做不变的程序性工作,不适合变化的环境,更不会搞创新。
事物的存在、运动和发展,都是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力控制着,但是其中一个力明显,另一个力不明显。
例如汽车在向前运动时,人们一般只会感觉到向前的动力,很少会感觉到相反方向的阻力。
而事物运动大都不是像汽车那么简单和明显,所以只有显性的一方容易被认识,隐性的一方就是说也很难说明白,如果不说,学生一般是不会知道这一方的存在。
更何况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赞扬一方,否定另一方,又人为地混淆了视听,这些就是只知其一的成因。
事物本身有二,我们却只知其一,结果可想而知。
要想看到两种力量作用一体,就要对全过程进行观察比较,这样,我们会发现两种相反的情况会交替出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是一对反向力存在的证据,也说明这两个力是轮流为主的。
我们知道了这个情况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是有很大帮助的。
只要我们搞清了一个完整周期上的情形,就可以推算出以后和以前的情形。
向前推,可以检验我们认识的正确性;向后推,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说的就是此理)我们做工作,就是要让事物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这其实就是在调整两个力的力量对比,扶持我们需要的力,抑制阻碍我们前进的力。
所以,学会辩证的看问题是我们获得独立所必备的基本功。
3.名利引诱,让学生失去了大方向向往名利本无可厚非,但是追逐名利就会迷失方向。
凡事都是由起因,经过过程到达结果,没有前因和过程就不会有结果。
而追求名利者不去研究做事的道理,只是两眼盯着结果,就像临渊羡鱼,看着不远,却始终抓不到手。
从前有个国王,让人教他驾车技术。
他学会不久就要和教练比试。
他们比了三次,并且每次都是双方互换座驾比赛两场,结果国王都输了。
国王问教练:是不是没有把驾驭技术全教给自己。
对方说都教了,大王输掉比赛的原因不在技术而在心态。
要想取得好的结果,必须使人与马与车三者协调一致。
而大王一上来还没有等车与马协调好就开始加速,所以效果不好。
再则,比赛过程中总有暂时领先和落后,当我的马跑在前面时,大王就会着急;而当我的马落在后面时,大王又时时担心被我追上。
总之大王的心都在结果上,没有注意人、马、车三者的协调性,这就是大王输掉比赛的原因。
现在学生的心态,跟那个国王差不多,太关心结果而忽略了做事的道理,如此弃本逐末,在真正的比赛中怎能不失败呢!4.死记硬背,食古不化。
前人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解决问题的经典和论著,这些东西对后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它可以节省探索的时间和减少失败的挫折,让人类的认识不断的提高。
有些常识还可以在处理简单的问题中直接应用,所以记住一些经典还是有用的。
但是现在的教育过度的使用了这种记忆,把学生的精力全部引导到背教条和典故上。
这样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自然也就不能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文明几千年,诸子百家,汗牛充栋。
看起来知识无数,实际上也就那么几条基本规律,就像组合排列一样,都是由有限的几个元素在层次和顺序上的不同结合而已。
如果我们背结果,毕生不懈也背不了多少,而且大部分都是重复的。
同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死背的东西基本上不能套用今天的现实。
相反,只要学生搞清楚了元素和组合的法则,他们就可以针对现实情况随心所欲地组合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种活的东西才是知识的精髓,所以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认识元素和使用法则。
5、轻视品德和意志的培养不能说我们的品德教育不够多,但是这种口号式、绝对化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优秀的品德,还会让学生对品德产生曲解。
一个人养成好的品德,首先不是为了拯救别人,而是为了拯救自己。
优秀的品德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
道理很简单,人们都愿意跟品位高的人合作,而不愿意和无信、无义、无常的人打交道。
每一个人都有过美好的理想,也都为此努力过,但是因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很多人只能产生三分钟的热度,根本无济于事。
只有少数能够坚持不懈,经受住考验的人到达了胜利的彼岸,所以意志也是成功所必须的重要因素。
品德和意志与知识不同,它们都不是通过说教由一个人传播个另一个人的,只能通过具体的环境来培养。
在这里老师只能起到引导和激发的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修行。
上面简单地分析了一下现行教育的一些不足。
正是由于这些不足,使其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合自主做事的要求。
而这个问题又受到了体制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根本无法通过学校教育来解决,这才为读书会留下了施展的空间,也成为了读书会能够存在的根本理由。
读书会如果能在品德、意志和能力方面帮助同学们有所提高,他们就会在社会竞争中展现优势,取得佳绩。
果真能如此,则读书会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二、就业难的出现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比较突出,一般的说法是大学生太多,供过于求。
这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又是一次机会。
正是由于就业难的出现,才让现行教育的缺陷显现了出来,也为培养新型人才打开了大门。
大家知道,产品过剩就要升级换代。
所谓的升级换代就是要改进原来的不足之处。
现在被动型人才过剩了,主动型人才就有了生产的理由。
就业难的加剧,会让更多的人坚定弃旧图新的决心。
只要读书会能够有新的突破,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图新之路,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因此,读书会应该把就业和创业当做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去研究。
大家想办法,找路径,大胆去试,去闯。
一旦突破瓶颈,读书会就会打开局面,迅速壮大。
年轻人从体力、脑力和精力上都大于中老年人,但是他们却不是对手,原因就是年轻人拿自己的弱项去跟中老年人的强项比赛。
在旧事物中,中老年人积蓄了很大的能量(财力、人脉、经验等),而年轻人只有短力上的优势。
在这里比较,中老年人是强者。
在新事物中,大家都没有积蓄,全是在比短力,此时年轻人就是强者。
再者年轻人没有包袱,转换较快,能更快的适应新事物,因此年轻人应该勇敢地去走新路。
阻碍年轻人走新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舍不得已有的旧东西。
一般人看问题往往是机械地看数字,他们只知道用孤立的数据来论强弱,而不知道用对比的结果来判优劣。
因而不会取舍,不知扬长避短。
一万是个大数,但它比一万一就小;一是个小数,但是它比零就大。
年轻人只看到了他在旧事物中已经获得了许多东西,却不知道与前人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而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示人的那点新东西比起老朽们的空白已经是绝对的大数。
没有很强,只有更强,一个人要想取胜,就一定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三,青年的天性青年的天性是奋发向上。
他们不会守旧,因为每一代的年轻人走向社会的时候都会发现,一切都已经被旧秩序分割完毕。
他们想要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进行重新分割,分割的刀子就是新的规则。
新规则所以能代替旧规则是因为它能让更具创造力的人登场,创造出整体更大的社会财富,使大多数人在新的分割中获得好处。
如此,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成为新的圭臬。
现在大学生出现的过剩,既是绝对的过剩也是相对的过剩。
说相对过剩,是说相对于旧产品的过剩,是相对于死记硬背的过剩,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却严重不足。
所以读书会要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灵活性上下功夫,把自己办成一个新式学校——一个针对应试教育不足的补救组织。
在这个学校里要自己编写教材(由自己的体会而总结出来的认识),互为师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途径,逐渐建立起一座属于读书会自己的理论大厦。
而不是再去背诵更多的陈词滥调。
年轻人只有说自己的话,走自己记得路,才会成长为能自主做事的新人。
而背别人的东西,顶多也就是一个蹩脚教书先生。
大学生到校来,绝大多数是想学点真本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我们能给他们带来新东西,就不愁无人问津,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真实的东西,所以读书会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自我提高。
四、垄断尚未完全现在超级垄断的企业已经很多,但是某些领域还没有完成垄断,尤其是网络与实体的对接方面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垄断的方法,所以留有一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