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称存款银行或存款货币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中间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不直接改变资产负债,却能产生相应风险的潜在的资产负债活动。

3.票据贴现——是指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在扣除贴现利息后,从银行获取现款的一项银行业务。

4.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形成的、能够增加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存款。

5.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通过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时(即由银行增记借款客户的负债数额)所创造出来的存款。

6.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金,而是代理客户办理其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有汇兑、信用证、代理、承兑等业务。

7.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按《巴塞尔银行协议》的要求,这一比率要达到8%。

二、填空题1.丽如银行2.商业票据3.钱庄和票号、中国通商4.银行同业拆借5.信托6.转帐结算7.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8.商业贷款理论9.预期收入理论10.可转换理论11.正常贷款12.关注贷款13.次级贷款14.可疑贷款、损失类贷款15.中央银行、商业银行16.汇兑、贴现三、单项选择1.A 2.B 3.D 4.B 5.B6.A 7.A 8.B 9.C 10.A11.A 12.B 13.C 14.C四、多项选择1.ABCD 2.BCD 3.BDBC 4.ABC 5.ABC6.BCD 7.ACD 8.CD 9.ABC 10.AB五、判断题1.对 2.错 3.错 4.对 5.错6.对 7.对 8.错六、问答题1.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有哪些?答:(1)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就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亦即资金来源形成负债。

它是商业银行开展盈利性业务活动的前提和条件。

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

A.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一般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分为资本公积金与盈余公积金两类)以及未分配的利润三部分。

B.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业务C.商业银行的非存款负债业务:主要有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2)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运用的业务,即资金运用形成资产。

它是商业银行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A.现金资产,主要有在本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存放同业的资金、同业往来中的应收款B.贷款C.贴现D.证券投资(3)中间业务: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金,而是代理客户办理其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传统的中间业务有汇兑、信用证、代理、承兑等业务。

(4)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主要有以下几类: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保函业务以及贷款销售等、代理融通业务、信用卡业务。

2.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答:(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受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现。

商业银行保证其安全性的要求是:必须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通过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持有一定比例的优质有价证券来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一旦发生风险可以得到中央银行的援助而免受更大的风险打击。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随时保证可以以适当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

商业银行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实现资产的变现;二是通过负债的途径或者以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方式筹得资金。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本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商业银行提高负债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主动性负债来实现的。

(3)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经营目标,这一经营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的比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加强内部经济核算,节约管理费用开支;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和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的重大损失。

3.为什么说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表现在哪:答:商业银行是一个企业,是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回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在这一点上,与一般工商企业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商业银行又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体现在:(1)它经营的商品是特殊的商品——货币,而货币又是一种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其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2)商业银行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信用中介功能、支付功能、信用创造功能、政策调节功能、服务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比一般的企业大得多。

(3)商业银行因其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而具有特殊的风险。

(4)商业银行因具有“倒不得”的社会地位而具有获得来自于政策层面支持的特殊利益。

4.商业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如何?答:(1)信用业务与中间业务之间的关系首先,信用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基础。

因为客户委托银行办理中间业务一般是以下述情况为前提的:即该客户与银行有存款或贷款的关系。

其次,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信用业务的发展。

这是因为: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发展使银行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并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又往往与资产业务相交织,从而促进了资产业务的扩大。

(2)信用业务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①从信用业务的产生来看,负债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基础。

因为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前首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源,这种来源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汇集起来的。

②当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资产业务扩大也可以反过来引起负债业务的扩大。

这是因为,虽然有些存款是商业银行通过吸收银行体系外的现金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形成的,但更多的存款则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出来的,这种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5.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哪些?答:1)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宝存款准备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调控,它与货币乘数之间呈反比例关系.2)超额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所保有的超额准备金对其活期存款的比例.超额准备率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商业银行之外,中央银行和社会公众也对超额准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超额准备率与货币乘数也是负相关的关系.第一,市场利率是保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第二,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第三,社会公众对通货与定期存款的偏好程度,当社会公众偏好现金时,银行势必保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若社会公众对定期存款的偏好增加时,银行超额准备金将随之降低.第四,社会资金需求愿望.3)通货比率.是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与活期存款的比例.通货比率上升意味着存款人将更多的存款转化为通货.通货比率与货币乘数也呈负相关关系.4)定期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例,表明银行的存款负债结构.定期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较复杂:在狭义货币乘数模型中,定期存款比率与货币乘数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而广义货币乘数模型中,两者则是同方向变动的.6、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有哪些?答:(1)部分准备金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使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客户的资金发放贷款,从而产生派生存款。

(2)转帐结算:该制度使银行发放贷款不需要贷现金,只需要账上的货币即可,因此,一笔现金存款可以多倍地使用、扩张。

七、论述题1、论述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答题要点:为了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原则,商业银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经营管理理论,大致演变如下:(1)20世纪60年代之间的资产管理理论,包括: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负债管理理论:包括购买理论、销售理论。

(3)20世纪70年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4)20世纪80年代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2.试对商业银行的两种经营模式(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进行比较,并说明我国现阶段的选择及理由。

答题要点:(1)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除了可以经营银行业务外,还可以跨证券,甚至保险行业开展业务活动。

分业经营指商业银行只能经营银行业务,甚至只能经营短期信贷业务。

(2)两种经营模式各有利弊病:混业经营的利:为客户提供多元服务,迎合顾客的需要;有利于银行增加竞争力;有利于业务之间进行盈亏互补。

弊:业务的专业性服务差;监管难度大,风险大。

分业经营的利:专业服务,效率高、服务精;避免业务间风险互相传播。

弊:不利于银行吸引客户;不利于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3)随着金融的全球化、金融业的竞争加剧,全球范围内有混业经营的趋势。

(4)我国现阶段依然从法律框架上选择了分业经营,原因在于:监管水平问题、银行的经营体制、治理水平问题、宏观经济金融风险问题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