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郑州地铁为例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以郑州地铁为例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以郑州地铁为例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城市矛盾日益加剧,出现了对原有城市进行更新改造的客观需求。

郑州市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空间资源量在逐渐缩小,有限的土地资源担负着超载的城市人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病”,如: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绿地减少、环境恶化等。

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绿地减少、环境恶化等。

这些现象在中心区尤为突出。

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生活,也制约了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那就是积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与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大国,却不强国。

近年来,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数量快速增长,水平不断提高,体系越来越完善,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地下空间规模和开发量与世界同类城市没有大的差距。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城市将进入了规模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现阶段。

近几年来虽然郑州地下空间开发成绩显著,但在同类大城市中规模仍显偏小,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量比较当城市交通矛盾严重到一定程度后,单在地面上采取措施已难以解决,因此利用地下空间对城市交通进行改造已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始最早和成效最显著的一项内容,并由此带动了其他内容的发展,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动因。

交通是城市功能中最活跃的因素,顺畅和便捷的交通系统给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而一旦交通阻滞,城市生活就要受到很大影响,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据国外经验,城市主要干道单向客流量达到每小时4~6万人时,修建地铁就是需要的,其改善城市交通的作用是其他措施无法替代的。

这一点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目前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中已有所体现。

本文以郑州市地铁为例,谈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情况。

2 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保护郑州古城。

郑州历史悠久,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和中心地带,历史积淀非常的深厚,是早期商王朝的都城,距今已有3 600年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就多达1 400处。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有效保护郑州历史古城。

在有文物、历史古建等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有效保护它们的历史、艺术价值,把释放出来的空间用来美化古建周围环境,避免过多的地上空间开发而降低郑州古城的韵味。

例如将一部分商业转人地下,重点保护好商代遗址等大遗址、书院街等历史文化街区、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彰显郑州的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郑州,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郑州市的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加之土地资源短缺以及人口众多,导致交通阻塞,市民出行速度慢,这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尤其是在郑州市商业中心,核心CBD,以及人流量大的地方,将交通空间转入地下,可缓解交通压力,大大提高通行能力,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快捷、更舒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将一部分城市功能转人地下,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节约土地。

例如将工业、交通转入地下,即在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同时可减少废气、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为创造生态型郑州新城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丰富城市立体空间。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丰富城市立体空间,同时也为郑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从郑州市的规划目标而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日增长迅速,城市规模不断加大;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模也将随之增大,将迎来地下空间开发的高速发展期。

3 郑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郑州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随着国防战备建设发展而来的。

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郑州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以人防工程为主。

在20世纪80年代,地下空间的利用仍以人防工程为主,辅以规模较小的地下室,少量的过街隧道以及市政设施的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一部分人防工程经过整修改造成为停车场,又先后开发了地下建筑及隧道。

21世纪以来,随着政府对城市建设的大力支持以及郑州市土地资源的紧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截至2006年底,郑州市人防工程总面积为130万m²,居民人均面积为0.43 m²,没有达到国家重点设防城市的标准。

随后,人防设施增长速度约为18 m²万/年,地下车库、地下建筑以及地下商业街等建造量加大,工程总量以及防护等级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市政设施已形成一定规模。

截止到2010年底,郑州市人均GDP已达4400美元,根据国内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经验分析,当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时,就具备了有序化、规模化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经济基础。

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可以向高水平发展。

因此郑州市已初步具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基础,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郑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4 郑州地铁开发利用现状郑州地铁,是郑州市第一个轨道运输系统。

根据规划,在地下打出隧道,铺设总长202.53公里的轨道,形成“三横两纵一环”6条干线的地铁网络,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

地铁建设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完善3个建设阶段,2009年3月,郑州地铁1号线工程动工,一期工程长26.34公里,设置22个站点;9月份郑州地铁2号线工程动工,一期工程长19.05公里,共设置16个点。

两条地铁线路的竣工时间分别定为2013年、2015年,建成通车后,不仅能够解决郑州人的出行难题还必将推进郑州国际化城市交通轨道系统完善。

总体规划图a和b如图2、3所示。

图2 总体规划图a图3 总体规划图b4.1 地铁线路具体规划情况1、郑州地铁1号线图4 地铁1号线路起于高新区新郑州大学,止于郑东新区文苑北路,途经长椿路、站前大道、郑上路、建设西路、中原东路、人民路、金水路、郑东新区CBD、商鼎路。

长度34.84公里,站点数量28个,换乘车站7个,平均站点间距1.29公里。

地铁1号线路图如图4所示。

2、郑州地铁2号线图5 地铁2号线路起于惠济区中心,止于站马屯,途经开元路、花园路、紫荆山路、郑许公路。

长度27.30公里,站点数量22个,换乘车站6个,平均站点间距1.30公里。

地铁2号线路图如图5所示。

3、郑州地铁3号线图6 地铁3号线路起于新郑州大学,止于加州工业园区,途经科学大道、瑞达路、梧桐街、东风路、南阳路、铭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龙子湖纵贯三路。

长度40.78公里,站点数量31个,换乘车站8个,平均站点间距1.36公里。

地铁3号线路图如图6所示。

4、郑州地铁4号线图7 地铁4号线路起于惠济区人民医院,止于加州工业园区,途经新柳路、沙门路、龙湖中二路、城市第一中心轴线道、中州大道、七里河路、佛岗东路、佛岗路。

长度34.70公里,站点数量25个,换乘车站7个,平均站点间距1.45公里。

地铁4号线路图如图7所示。

5、郑州地铁5号线图8 地铁5号线路起止于新郑州站,途经农业路、桐柏北路、桐柏南路、航海中路、航海东路、经开第八大街、第三东西横贯道路。

长度40.61公里,站点数量32个,换乘车站10个,平均站点间距1.31公里。

地铁5号线线路图如图8所示。

6、郑州地铁6号线图9 地铁6号线路起于金海粮油市场,止于龙子湖高校园区,途经大学南路、大学路、陇海中路、陇海东路、未来大道、商鼎路、第四东西横贯道路、龙子湖中路。

长度24.30公里,站点数量19个,换乘车站6个,平均站点间距1.35公里。

地铁6号线线路如图9所示。

综上所述,郑州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表如表1所示。

线路起点终点总长站数站距1号线新郑州大学郑东新区34.84 28 1.292号线惠济区站马屯27.30 22 1.303号线新郑州大学加州工业园区40.78 31 1.364号线惠济区加州工业园区34.70 25 1.455号线新郑州站新郑州站40.61 32 1.316号线金海粮食市场龙子湖高校园区24.30 19 1.35合计202.53 157 1.34郑州市地铁交通网由6条线路组成,全长202.53公里,在交叉处共设置了22个轨道间换乘车站。

将来,在中心城区,这6条线路将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棋盘放射状结构。

6条地铁线路不可能同时开工,按照规划,郑州市地铁建设将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完善3个建设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至2015年),建设1、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二期工程,且1号线一期和二期工程将同步完工,地铁线网规模45.39公里。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开工,2013年年底通车;2号线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开工,2015年通车。

两条线路构成郑州地铁“黄金十字架”。

结合中心城区的发展,向东辐射中牟、开封市,利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中的郑州——开封线,承担中心城区与中牟、开封的轨道交通联系。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至2020年),从2015至2020年建设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

新增线网50.22公里,地铁线网总规模95.61公里。

线网呈“井”字架构,与城际轨道交通连接,到省内各地换乘很方便。

结合中心城区的发展,向西辐射带动荥阳市——上街区组团的发展,向南辐射带动航空港组团的发展。

在郑州——开封线的基础上,利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中的郑州——机场线、郑州——洛阳线,承担中心城区与上街——荥阳组团、航空港组团的轨道交通联系。

第三阶段:成熟完善阶段(2020年以后),形成“三横两纵一环”全部地铁线网。

在骨架线网的基础上,建设6号线、5号线以及2、3、4号线二期,完成全部线网建设。

新增线网106.75公里,地铁线网总规模达到202.35公里。

为满足郑州东西轴线发展的需要,修建两条中心城区至中牟、上街的市域轨道线,分别连接中牟近郊组团和荥阳——上街组团。

同时与郑州——开封线、郑州——机场线、郑州——洛阳线一起,构成城镇密集区的轨道交通线网。

4.3 对原有规划的修编在原有的六条地铁线路上作了调整,增加7号地铁线,形成“三横三纵一环”7条干线的地铁网络,使地铁总长增加到289.62公里,七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如下图。

这个地铁的规划是根据原有国家规划的六条线路的基础上实现的,可以满足长远(2030-2040年)郑州市区1000万人口规模需求,设计日运送旅客500-600万人次。

这个规划图注重了东大学城、惠济区北大学城以及西南地区工厂、学校和园区与郑州市中心的联系基础上构成的,使原有的六条线路增加为七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