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认识你自己(教案)

人,认识你自己(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人,认识你自己”【课前】:歌曲: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分享】:让我们一起寻找内心幸福快乐的源泉(讲评作业)【引入】:古希腊有个传说,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叫斯芬克斯……你知道斯芬克斯之谜吗?“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刻在神庙上的铭言【新课】:“人,认识你自己”俄狄浦斯的命运还昭示我们:人,要认识你自己!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人,必须认识你自己!人,能够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否则你就会被毁掉。

“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罗杰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人享有幸福生活。

青少年的很多问题大多源于对自我意识不清。

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渐成说年龄段社会转变期的心理冲突相应获得的品质积极的消极的婴儿期(0-1.5岁)信任感-怀疑感希望、信任恐惧、不信任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感-羞怯感意志(自制力)自我怀疑学步期(3-5岁)主动感-内疚感自主和价值感无价值感学龄初期(6-12岁) 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勤奋无能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忠诚、自信不确定感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爱和友谊泛爱(杂乱)成年期(25-65岁) 创造力-自我专注关心他人和创新自私自利成熟期(65岁以上) 完美感-绝望感智慧绝望和无意义感第一部分自我意识概1.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

2.经验到自我意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约需20年)⑴.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完成)⑵.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3—15岁)⑶.心理自我: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自我意识的结构(按意识活动的内容)3. 自我意识的矛盾与统一自我意识的矛盾:(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获得自我统一的途径:(1)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2)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3)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4.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是怎样的人?(自我知觉的途径以人为镜角色扮演社会比较自我分析☆美国有两位教育专家,Joe与Harry提出了「久哈里之窗」之说,认为人的心中有四个区域:公开区:是别人和自己都看得到的盲点区:是别人看得见,而自己毫无察觉隐藏区:是因为本性害羞或隐私故意隐藏未知区:神秘莫测,为潜意识或无意识的第二部分自我评价的偏差及其原因正向偏向现象一般说来,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更积极,对他人的评价较为消极,但在同类群体内对其他成员有评价的偏好。

自我观念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未必完全一致。

自大或自卑是常见的自我认识偏差。

一、自我评价偏高——自大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易固执己见和偏执。

自尊心过强,极关心自我形象,渴望表现自己,对自尊的情感反应强烈。

对他人易责备求全,观察问题易简单化行动目标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

自大的原因:1.优越感强,过于自信2.好胜心过强3.缺乏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二、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言语和行为迟滞对批评敏感渴望奉承或赞扬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多有防御行为易有敌对行为矫饰优越倾向自卑的原因:1.认知偏差,不能悦纳自己2.自我期望水平偏高,脱离实际3.适应能力差,有挫折经历三、逆反心理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和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逆反心理的原因1.独立性和批评性的增长2.情绪的偏激性3.认识和行为的非理性4.家庭教育的因素5.社会环境因素第三部分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适方法1、过度自卑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

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

自卑调适方法1.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

2. 应客观、正确、自觉地认识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所长,接纳自己所短,做到扬长避短。

3. 正确地表现自己,对自己的经验持开放态度,同化自我但有限度。

4. 根据经验,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区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

5. 对外界影响相对独立,正确对待得失,勇于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容忍。

2、过度自我认同(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

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他人的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调适方法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1.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一是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盛气凌人,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3.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易遭挫折。

调适方法1.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

4、苛求完美(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对自己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自信。

调适方法(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人不能十全十美,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2)有正确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按照自己的实际评定自己的价值。

(3)目标合理恰当,符合自己的实际。

(4)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欣赏自己的独特性。

【视频】1.感动13亿人的舞蹈《牵手》2.国际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简介)【讨论】视频中的主人翁是如何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认识自我的。

【总结】:健康的自我意识的标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1.是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和的人2.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协调的人。

3.是一个意识独立,同事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

4.是一个注重自我其自我具有灵活性得人。

5.是一个不仅自己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周围的人共同进步的人。

【课堂练习】1.访问第一印象.思考:如何婉转地表达不良印象?如何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负性评价?2.写出10个“我是……”【课后】问问爸爸妈妈和周围人,请他们评价一下在他们眼中的你。

并与你自己原来的想法相比较。

比较一下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差距。

认识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不足。

【课外活动】——下次课总结心理测试判断你的自我意识是否成熟注:只发测试表,不发评判规则。

心理测试判断你的自我意识是否成熟班级学号姓名用“是”或“不是”做出答案合计:是()个;不是()个()1.做事有自己的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是否厌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

()2.不以“哥儿们义气”去办事。

()3.具有相对摆脱父母、老师以及好友来思考问题的独立性。

()4.对自己宽厚仁慈,对他人宽宏大量。

()5.能够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6.能够明白“良好的动机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效果”;能够正确的对待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7.不仅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也能够正确地看待别人与世界。

()8.能够忍受孤单寂寞,而且不感到痛苦,不感到伤心。

()9.从来不无端的敌视他人,对他人的优点能够保持一个明确的态度。

()10.思考问题时,不走极端,尽量全面而不偏激。

()11.不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劳神费力。

()12.学习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了学习,自己感到总像缺点什么。

()13.做事有恒心,敢于拼搏。

()14.有远大、高尚的理想,而且还能够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

()15.能够辨别善恶,爱憎分明。

心里十分清楚:无原则的爱比仇恨更可怕。

()16.性格开朗活泼,情绪乐观而且稳定。

高兴时,不冲上泰山之顶;不高兴时,不跌入太平洋之底。

()17.热爱集体,尊老爱幼,讲文明、讲礼貌、讲正气。

()18.看人不看表面现象,要懂得日久见人心的真谛。

()19.做事情从来不模棱两可,处理问题比较干练,不拖泥带水。

()20.富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评判规则:有17个以上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已经是一个自我意识比较成熟的人了;有15个以上17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一直在努力,很有成效;有13个以上15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的心里还是比较健康的;有11个以上13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的自我意识还不太健全;有11个以下条目选择了“是”,建议你去看一下心理医生;评价说明:如果在单数条目(1、3、5、7等)上你选择了6个以上的“不是”,你必须重新进行自我评价。

如果在偶数条目中,你选择了6个以上的“是”,你进一步要面临的问题是提高自我修养,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