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2021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在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题关键词: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蘸待测液、比色卡、对照。 四步:①取放试纸→②蘸待测液→③点滴试纸→④与比色卡对照。
二. 从滤液中提取一般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晶体)的方法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三. 从滤液中提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或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晶体的方法 蒸发浓缩、趋热过滤、洗涤、干燥
重复操作2~3次。 (3)误差分析:若沉淀不洗涤或洗涤不干净,则使沉淀的质量偏高。
若沉淀洗涤次数过多,则会使部分沉淀溶解而使其质量偏低。
(4)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 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②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 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 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注意: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则只能选用方法
①。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洗
六. 滴定到终点的现象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溶
液颜色不再改变,说明已达到滴定终点
七. 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
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 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加氧化剂: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 (2)在空气中或在其它气体中进行的反应或操作:要考虑氧气、二
氧化碳或其它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防 水解、 防潮解等目的
(3)分离、提纯: ①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 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止其水解。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原料
核心化学反应
分离提纯
目标产物
这类题常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设问: (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
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速率、原料的利用率等 温度:反应速率、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结晶等 (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5)实验基本操作:制备、除杂、分离、提纯、检验、洗涤、干燥等; (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②溶解法:利用特殊溶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如Fe(Al)可用过量的 NaOH溶液而除去Al,CO2(HCl、H2O)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 过浓H2SO4。 ③沉淀法: a. 加合适的沉淀剂(要使杂质离子充分沉淀,加入的沉淀剂必须
过 量,且在后续步骤中容易除去); b. 调节溶液的pH值。
(4)控制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金属离子(Fe2+、Fe3+、 Cu2+、Al3+、Mg2+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 (或抑制水解) ②“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 解铝、溶解二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 条件)
(6)洗涤晶体 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的杂质 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且防止晶体在洗涤 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③有机溶剂洗涤(如乙醇、CCl4等):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 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
一. 测定溶液 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浴或油浴) 一.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二.使化学平衡移动;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 三.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 四.控制反应速率;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五.升温:促进溶液中的气体逸出,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 六.加热煮沸:促进水解,胶体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 七.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 八.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挥发;降温(或减压) 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命题点
课标全国卷
考题示例
命题角度
新高考卷
考题示例
命题角度
工艺流程图 分析
2020全国Ⅰ—26 2019全国Ⅲ—26
由黏土钒矿制备 NH4VO3
由天然二氧化锰 粉与硫化锰矿制
备高纯硫酸锰
2020山东—16
用软锰矿和BaS 制备高纯MnCO3
示例: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 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增大 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氧化或改变结构和组成;使一 些物质能溶解;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使可溶性 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操作除去
蒸发除去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 溶质就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用水(冷水、冰水、热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 酸洗、醇洗等
四. 温度不高于××℃的原因 适当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造成(如浓硝酸)挥发、(如H2O2、 NH4HCO3)分解、(如Na2SO3)氧化或促进(如AlCl3)水解等,影响产 品的生成。
五.沉淀洗涤 (1)沉淀洗涤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着或沉淀中
包夹的可溶性离子。 (2)洗涤方法: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
例题1:(2019·课标全国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 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 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 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