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阴癌护理查房ppt课件

外阴癌护理查房ppt课件


素(先后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奥硝唑,左氧氟沙星+奥硝 唑,盐酸莫西沙星,头孢曲松钠+奥硝唑,头孢哌酮钠舒
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奥硝唑)抗感染治疗,碘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病例汇报
2012年8月31日突感左下肢胀痛,活动时加重,查体: 左下肢肿胀,皮温升高,腓肠肌无挤压痛,足背动脉搏动 好,D-二聚体:4325ng/ml,下肢血管超声:左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遂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溶栓抗凝治疗。
放射治疗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改 进,降低了放射治疗的副反应,现在外阴 癌已采用放射治疗,尤其在有手术禁忌症, 或晚期不宜手术的病人,应用放射治疗有 一定疗效。

2013.1月前在北京行腹股沟切口清创术 2013.1.19因左腹股沟大出血16小时转入我院 2013.1.20请外院专家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股动脉腔内 修复术,术后医生给予换药 2013.2.12危急值报告血钾为2.6mmoL/L 2013.2.19血钙3.53mmoL/L,血钾2.9mmoL/L
粒子暴露,下腹部切口下段见1cm覆膜支架
病例汇报
目前治疗
左腹股沟区换药(碘伏加白糖加庆大霉素) 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感染 止痛(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强痛定) 营养对症补钾降钙治疗
外阴癌
是外阴的恶性肿瘤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5% 其中以原发性鳞状上皮癌为主 最常发生在大阴唇,其次是小阴唇、阴道前 庭及阴蒂等处。
体征
早期癌
无特异性体征 常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共存 呈溃疡、乳头或结节状肿物 多有色素沉着 病灶可累及外阴、会阴或肛门
晚期病灶
临床分期
Ⅰ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 最大直径在2CM或以下 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
Ⅱ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 最大直径超过2厘米 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 Ⅲ期:病变超过外阴部 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可疑
病例汇报
目前情况:患者左腹股沟疼痛,嗜睡,食欲差,病情危重
查体:体温波动,最高达38度,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 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肿胀,双腓 左腹股沟区见一长约20*10cm皮肤破溃,破溃区周围见肿瘤
肠肌无挤压痛。左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肿胀,张力较大,压痛,
及坏死组织,可见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部分区域呈铜绿色, 有腐臭味,可见股动脉补片口处,补片完整,部分游离,放射
分类
上皮癌
鳞状上皮原位癌又称波文氏病
湿疹样上皮癌又称派杰氏病
基底细胞瘤 恶性黑色素瘤
腺癌和肉瘤
症状
外阴鳞状细胞浸润癌常见症状:长期顽固性外阴瘙
痒 病程长瘙痒以晚间为重。
局部常有溃疡伴外阴疼痛、分泌物增多局部渗血
等 随病灶位置的不同也可出现其他症状 尿频尿痛排尿烧灼感及排尿困难
淋巴转移率可达21%~59%
血行转移:罕见一般晚期患者才出现
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检查 细胞学检查
对可疑病灶行涂片细胞学检 查常可见到癌细胞。
其它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膀胱、直肠镜检查:一些较晚期的外阴癌 病理活检:具有诊断意义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活体组织病理切片
治疗措施
月出院时左腹股沟切口中段见一直径约1cm皮 肤破碎,且有少量渗出物。出院定期给予腹股沟局部换药, 并给予“伊立替康+顺铂”化疗2次,化疗过程顺利,副反 应可耐受。 2012年8月20日给予“伊立替康+奈达铂”化疗,化疗 过程顺利,副反应可耐受,并给予局部积极换药、冲洗 (庆大霉素、双氧水、稀碘伏水)、中药治疗,敏感抗生
Ⅳ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之;
腹股沟淋巴结固定或破溃,临床肯定为转移者
病变侵犯直肠、膀胱或尿道的粘膜
或癌瘤已与骨骼固定
远处转移或触及深盆腔淋巴结
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
尿道、会阴体和阴道蔓延;
外阴后部癌灶侵犯阴道口和肛门
晚期者可侵犯耻骨并延伸到肛门周围或膀胱颈
淋巴转移:最常见最重要的转移途径
病例汇报
术后外阴放疗26次+腹部放疗8次
2011.10行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清扫术 超声及增强CT:左腹股沟区见多发结节影,呈边缘强化
术后病理:左腹股沟淋巴结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 2012.3行左腹股沟切口清创术 左腹股沟切口处皮肤疖样红肿疼痛 术中左腹股沟切口直径约1cm破口下探及3*3*2cm空腔内 灰黄豆渣及油脂样物 术后病理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手术治疗
手术是外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外阴癌的常规性手术应包括外阴根治性切
除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股管淋巴 结阳性的病人作盆腔淋巴结清除。
外阴重建术方法
外阴广泛切除术后根据外阴缺损度游离相应 大小带有皮肤、皮下脂肪及相应血管、神经的股 薄肌肌皮瓣,在肌皮瓣的供区及受区的皮下软组 织内打通一条隧道,将游离好的肌皮瓣通过隧道 扭转至外阴缺损区,肌皮瓣近端位于外阴前面耻 骨联合处,远端位于会阴处,将肌皮瓣与外阴切 口的内外缘进行全层缝合。
外阴癌护理查 房
病例汇报
B25床 女 59岁
2010.5 因“外阴癌” 行外阴广泛切除术 术中见: 右侧小阴唇外侧菜花样肿物直径约1.5cm
双腹股沟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理:外阴较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约3.0x1.5cm) 未累及手术切缘 2011.3 行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切除术 SCC:0.6ng/ml 术后病理:左腹股沟淋巴结内较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转移 右腹股沟淋巴结内较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
病例汇报
2012年4月清创后腹股沟切口愈合不良,行左腹股沟病 灶局部扩大切除+下腹皮瓣转移修复术。 术中见:左腹股沟下缘内侧于耻骨联合之间见一直径约 3cm组织缺损,深达腹外斜肌腱膜,基底组织与股动脉致
密粘连,分离粘连过程中股动脉破裂,行补片修补股动脉。
术后病理示:左腹股沟外侧、左腹股沟内侧较高分化鳞 状细胞癌浸润。
2012年9月12日患者切口疼痛加重,查体见左腹股沟区
皮肤溃烂面黄色脓性渗出较多,异味重,周围皮肤红肿、 压痛,破溃面上方约8x5cm区域红肿显著,皮肤张力大,
下方近破溃口约2cm处一直径约3cm突起,有波动感,疼 痛明显,考虑局部脓肿形成,遂给予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并给予抗感染、换药对症治疗。
病例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