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护理查房PPT课件
早婚、多产
• 18岁以前结婚的早婚者比25岁以后结婚 者宫颈癌的患病率高13.3倍。 • 分娩7次以上者宫颈癌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宫颈糜烂
• 有报导指出,妇女中有宫颈糜烂比宫颈 光滑的人患子宫颈癌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 应重视宫颈糜烂。
性生活因素
• 性生活过于频繁 • 性生活不卫生 • 男子阴茎苞皮过长所积存的皮垢含有致 癌性物质的刺激等
其他因素
• • • • 代谢异常 吸烟 避孕药 单纯疱疹及其他病毒感染 ——与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宫颈癌的症状
宫颈癌症状
1、阴道分泌物增多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 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初期由于癌的 存在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功能亢进, 产生粘液样白带,随着癌瘤的发展, 癌组织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白带 变混浊,如淘米水样或脓样带血, 具有特殊的恶臭。
放疗期间护理
照射野皮肤护理 ①评估与记录放射部位皮肤的完整性;②指 导患者做好照射野皮肤的保护,③观察皮肤情 况,针对皮肤发生的放射性反应,采取有效措 施;④保护好皮肤照射野标记。
放疗期间护理
照射野皮肤保护 • 清洁、干燥
• 防摩擦
• 防刺激
放疗期间护理
阴道冲洗的护理 目的是清除坏死、脱落的组织,减少阴道感 染,促进上皮细胞修复和损伤的愈合,避免 阴道粘连,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提高 放疗的敏感度。冲洗方法:治疗期间每日用 肤阴洁冲洗1次,对阴道分泌物多,异味重 的病人每日冲洗2次,直至治疗结束。冲洗 时应将冲洗头放入阴道外1/3,转动冲洗 头进行冲洗,同时应注意压力不宜太大,动 作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髂总、骶前、腹股沟淋巴结
二级组 腹主动脉淋巴结
转移途径
3.血行转移(Blood vessel teransport)
较晚而少见,多发于肺、肾、脊柱等。 因癌组织破坏小血管,经体循环转移所致。
宫颈癌的治疗
治
治 疗
疗
手术、放疗及化疗综合治疗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CIN I 级 II 级 按炎症处理 电熨、冷冻、激光或锥切 子宫全切术,若年轻需要生育 者可锥切,应严密定期复查
宫颈癌症状
2、阴道不规则流血
早期表现为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 流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阴道流 血前来就诊。对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应 注意寻找原因。宫颈癌阴道流血往往极不规 则,一般是先少后多,时多时少。菜花型出 血早,量亦多,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 引起致命的大量阴道流血。由于长期的反复 出血,患者常常继发贫血。
放疗期间护理
预防感染 为避免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帮助患者预防 院内感染,每周检查血常规,每天多饮水, 注意休息,适当锻炼,保持乐观情绪,保证 充足睡眠;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保持病室 通风,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床、桌椅、门窗, 注意天气变化,并及时提醒增 减衣服等。
放疗期间护理 放疗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①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精神不振、 疲乏、虚弱、失眠、头痛、头晕等一系 列症状。在放疗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解 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宫颈癌症状 3、疼痛
为晚期宫颈癌的症状。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 于盆腔神经受到癌肿浸润或压迫。若闭孔神经、骶 神经、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时,可引起严重的疼痛, 有时向下肢放射。其他致痛原因为:宫颈管内被癌 瘤阻塞,宫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时, 出现下腹部疼痛;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 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 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 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 肿胀和疼痛。
─────────────────────────
临床分期 ────────────────────────── 期别 肿瘤范围 ────────────────────────── Ⅱ期 癌灶已超过宫颈,但未达盆壁。癌累及阴道,但未 达阴道下1/3 ⅡA 无宫旁浸润 ⅡB 有宫旁浸润 Ⅲ期 癌肿扩散盆壁(或)累及阴道下1/3,导致肾盂积 水或无功能肾 ⅢA 癌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盆腔 ⅢB 癌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ⅣA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 ─────────────────────────
CIN III 级
治 疗
2. 宫颈浸润癌
(1) 手术治疗
适应症:Ⅰa~Ⅱb期
ⅠA1期:经腹全子宫切除,卵巢正常保留
ⅠA2期-ⅡB 早期: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
巴清扫术
治 疗
(2) 放射治疗 适应症: ⅡB晚期、 Ⅲ 期、 Ⅳ期患者,不能耐
受手术者
体外照射:治疗盆腔淋巴结及宫旁组织等处病 灶
腔内放疗:用于控制局部病灶
子宫解剖
子宫解剖
宫颈癌病因
病毒感染
• 近几年研究表明近99%左右宫颈癌均合并人乳 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单一性伴不到20%, 5个以上70%以上) •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被认为是 引发宫颈癌的最重要原因。 • 目前已知与宫颈癌发病关系密切的是HPV-16 和HPV-18型,HPV-16型在我国感染率最高。 • 提出新观念 ——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早期病例:腔内放疗为主,体外照射为辅 晚期病例:相反
治 疗
(3)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
术前放疗:
适用于较大的病灶;术前先放疗,待病 灶缩小后再手术。 术后放疗: 术后证实淋巴结或宫旁组织有转移或残 端有浸润,放疗为术后补充治疗。
治 疗
(4) 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者
常用药物:DDP、CRP、CTX、IFO、 5-Fu、BLM、MMC、VCR 鳞癌常用方案:PVB、BIP
L.O.G.O
宫颈癌护理查房
外 二 科
2017/4/2
目录
1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主 要 内 容
2 3
病例介绍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4
查房目的:
• 学习宫颈癌相关知识 • 学习宫颈癌放疗的相关护理 • 讨论该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子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宫颈癌定义 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 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起源 于子宫颈鳞状上皮或腺上 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专指 子宫颈浸润癌,包括微小 浸润癌。
宫颈癌流行特点
• 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 是危及妇女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仅 次于乳腺癌 • 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数为46万人 • 其中我国新增病例数为13万人,接近全 球总数的1/3,且多为中晚期 • 我国每年约有5.3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年轻化特点
• 发病年龄提前5年,30-35岁发病比例增 多 • 宫颈癌年龄主要在34—48岁,其中40岁 以下者占33.3%,40以上岁者占66.6%。
正常宫颈:席勒氏碘染色, 见鳞柱细胞交界处 CINⅡ级 异常上皮不能被碘染色
辅 查
3. 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
始于1925年,选择病变区取材。
辅 查
4.宫颈液基细胞学及HPV
DNA检查
① LPT:Liqui-PREPtm ② LCT:Liguid-basedcytologic test ③ 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
辅 查
5.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Cervical Biopsy) 确诊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 可在碘试验或阴道镜检查之下,选择鳞柱交接部按 3、6、9、12点处取4点活检。
6. 宫颈锥切术(Conization of the Cervix)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活检阴性,或活检为 原位癌但不能除外浸润癌时可做宫颈锥切术。
临床分期
接蔓延
向上 向下 两侧 向前 向后
(Direct extension)
宫腔 阴道壁 宫旁及盆壁 膀胱 膀胱阴道瘘 直肠 直肠阴道瘘
转移途径
2.淋巴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
(为主要转移途径,且转移较早) 宫旁淋巴结
一级组
髂内、闭孔、髂外淋巴结
宫颈癌症状
4、其他症状
晚期宫颈癌侵犯膀胱时,可引起尿 频、尿痛或血尿,甚至发生膀胱阴道瘘。 如两侧输尿管受压阻塞,则可引起尿闭 及尿毒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 癌肿向后蔓延压迫或侵犯直肠时,常有 里急后重、便血或排便困难,甚至形成 直肠阴道瘘。晚期癌肿由于长期消耗可 出现恶病质。
宫颈癌的诊断
放疗前护理
(2)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高热 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调节全身 状况。
放疗期间护理
营养和饮食护理 营养支持在癌症病人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和清淡的饮食,多吃动物性蛋白和新鲜的水 果和蔬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病人体质 好、营养状况好,对放疗的耐受力就强,放 疗反应就会相对减轻。
腺癌常用方案:PM、FIP
治 疗
[预 后 ]
1. 与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
2. 早期病例,放疗与手术效果相近
3. 腺癌对放疗不敏感;
4. 无淋巴转移者,预后好。
宫颈癌的放疗
• 宫颈癌治疗必须从患者利益出发,采用个体化治疗。 • 放疗适合于各期宫颈癌 • 早期宫颈癌,以手术为主,伴有高危因素,应补充 放化疗。 • 中晚期宫颈癌首选放疗 • 体外加腔内放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一个经典模 式 • 对中晚期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进行及时、正确、有 效、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 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放疗期间护理
放疗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③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 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宫颈癌治疗 早期并发症之一。90%以上的病人放射治 疗开始后数日或数周即可出现轻度放射性直 肠炎,表现为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增多,每 日3次左右,稀薄不成形,无肉眼血便。嘱 患者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少渣食物及少纤维 的蔬菜水果,以减少肠粘膜摩擦性损伤,并 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如服用一些解痉、消炎 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