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人在车身焊接工艺

机器人在车身焊接工艺


工件位置不当
焊钳调节不当
无焊接 无焊核形成 仅仅形成热痕与压痕
裂纹 极端的热量变化将引 起表面或焊核产生裂纹
原因分析: 电极头过大 电流过小
原因分析: 电流过大
焊接时间短
)
维持时间过长
1.2凸焊 凸焊是电焊的一种变形,它是利用零件原有的能使电流 集中的预制的凸点来作为焊接部位的。凸焊时,一次可在接 头处形成一个或多个熔核。 凸焊在汽车车身中应用 凸焊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凸焊主要用于螺母,螺钉等焊到 薄钢板的焊件上。
3种电阻中的接触电阻Rc最大,因此, 最高温度产生在在此点使金属熔化并熔 结在工件接触点的中心,在此点使金属 熔化并熔结在一起。
)
焊核过小 焊核直径<5.1mm
常见焊核缺陷分析
焊核位置偏移 焊核位于工件接缝处 焊核位于工件圆角处
原因分析:
电极头过大 电极压力过大 电流过小 焊接时间短
原因分析: 点焊位置不当
)
1.1点焊的分类 点焊通常分为双面点焊和单面点焊两大类 双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两侧向焊接处馈电。 所有电流通路的阻抗必须基本相等,而且每一焊接部位 的表面状态、材料厚度、电极压力都需相同,才能保证 通过各个焊点的电流基本一致。 单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同一侧向焊接处馈电, 为了给焊接电流提供低电阻的通路,在工件下面垫有铜垫板。
)
点焊
点焊参数
电流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 Q=I2Rt 式中: Q ——产生的热量(J) I ——焊接电流(A) R——电极间电阻(欧姆) t——焊接时间(s)
电流
焊核
)
电极间电阻的影响
电极间电阻包括: 工件本身电阻Rw 两工件间接触电阻Rc
电极与工件间接触电阻Rew
即R=2Rw+Rc+2Rew
)
1.上电极臂 2.下电极臂 3.上电极夹持器)
4.下电极夹持器 5.上电极 6.下电极
7.定位销 8.凸焊标准件 9. 钣金件
1.3缝焊 缝焊属连续点焊,是以旋转的滚盘状电极代替点焊的柱状 电极。 缝焊按滚盘转动与馈电方式可分为连续缝焊、断续缝焊、 步进式缝焊等。 缝焊主要用于要求气密性的制件,例如汽车油箱 油桶、罐头罐、暖气片等。
)
缝焊电极
缝焊用的电极是圆形的滚盘,滚盘的直径一般为50-600mm, 常用的直径为180-250mm。滚盘厚度为10-20mm。接触表面形状 有圆柱面和球面两种,个别情况下采用圆锥面。
)
谢谢
)
工业机器人分类
按功能:
弧焊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
激光焊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
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些焊接类型
焊接
溶焊
压焊钎焊弧焊 激源自焊电阻焊 点焊凸焊
缝焊
)
对焊
电阻焊的工作原理: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 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 电阻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