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本节教材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的重 点是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是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 识。

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 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 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1、 加强演示实验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情况,从而得 出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举出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 例,如:射击、排队
等。

日食和月食的讲解可配合三球仪加强感性认识。

2、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解释现象。

影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影子是
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会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灯光做 出不同的影像,要
求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对 日食和月食进行简单的说明。

布置小孔成像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适当设疑 强化概念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对此可通过设疑进行强 化,并通过
演示实验加以证明。

4、 进行学史教育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对光速的教学不仅限结果,而增加一 些学史的知
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构想及目标:
1、 知道光源;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 月食等现象。

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物理模型。

2、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知识目标:
① 了解光源。

②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
用。

③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能力目标:
①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②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情感目标:
①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理 江心实 验学校 八年级班 光的直线传播 新授 八年级教室 2011920
问题设计 Q c=3x 10
②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讲授法 教材首先利用图4 — 1至图4— 4介绍了光的世界神奇莫测、变幻无穷。

从而引入新课。

在两个加油站中介绍了两个知识点:光源和光线;教材注 重过程和应用。

利用实验探究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见 现象,教材通过对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 沿直线传播的,鉴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教材并未对日食和月食进行过多的论 述,教学中要注意加以引导,避免冲淡重点知识的教学。

本节的最后介绍 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 手能力教材还设计了迷你实验室,布置两个小实验 一一制作影子时钟和小 孔成像仪。

多媒体 装有水的 大水槽、激光笔、玻璃砖、蚊香、白纸、蜡烛、硬纸板、火柴。

创设情景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世界 里,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照亮了大地, 夜晚, 城市的霓虹灯闪烁夺目,萤火虫一眨一眨的发着光,世 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
纷。

(播放有关图片) 但是,假如没有光会怎样呢?人们要看见东西,必须要 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斑 斓的光世界。

一、 光源
我们之所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光进入我们的 眼睛,而要想看到光,必须有发光的物体,能够发光的 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比如:太阳,发光的电 灯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举一些光源 吗? 二、 光是如何传播的?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如何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
演示:用激光笔沿白纸板照射,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研究光在空 气中,一组研究光在水中,一组研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 现象,并同时引导学生如何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果:光传播路线是直线。

并同时指出: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就是介质要均 匀,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 曲。

归纳板书: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
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

教学方法
所需设备:
兴致勃勃的看着 图片,好奇地互 相讨论 举例常见的各种
光源 观察光路 学生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归纳分 析得出
巩固与练习思考与作业
板书三、光线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
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
线叫光线。

教师演示画光线,画太阳的光线,画平行光线,会聚光
线,发散光线。

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光沿直线传播的验证
a.应用:瞄准、排队、木匠检查木板是否平直,激光器准直
(观察课本P35图2.1-3)
b.实验验证
(1)影子的形成:手影,在阳光下的影子,日食,月食
等。

说明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子。

(2)
说明
(3)
(4)
影子为什么会随着人与光源位置的改变?试画图
日、月食(投影片)
小孔成像:说明小孔所成的像,是有光斑组成的,
明亮而有色彩,是倒立的像。

引导学生简述影子与小孔成像的区别。

五、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光的速度是极困难的。

简单介绍光速的测定。

17世纪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认为光速
无限大。

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不能成功。

1767年丹麦
物理学家罗默首次测得光速,1849年法国
物理学家裴索在地面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光速测量。

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改进了裴索的实验,更精
确地测定了光的速度。

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X
108米/秒。

板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x 108米/秒或c=3x 105千米/秒”
光在其它的介质中均要减小。

如: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为真空中3/4。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2/3。

六、小结(利用板书)
练习:学生动手
练习画光线,让
学生到黑板上画
光路图。

学生观察铅笔或
手在日光灯下的
影子
学生接受物理学
史教育
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看书,同步练习。

学习制作针孔照相机。

第一第一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
4、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例子
章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1)影子的形成
(2)日月食
(3)小孔成像
5、光速:真空:3X 10 8m/s, (空气中近似认为3X 108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