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专题1
2020.03
1,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
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 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3,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4,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日德兰海战②马恩河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5,一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的是()A.美国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
A.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B.对亚平宁半岛的争夺C.对伊比利亚半岛的争夺 D.对土耳其的争夺
7,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是()
A.巴黎和会的召开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人们对一战心有余悸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9,下列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是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德国十一月革命③中国政府参加一战④巴黎和会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11,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12,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13,美国加入一战的时间是()
A.1914年9月B.1916年2月 C.1917年3月 D.1917年4月
14,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是在()
A.1882年 B.1892年 C.1904年 D.1907年
16,仔细观察右图,曾参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内陆国是()
A.保加利亚B.塞尔维亚
C.门的内哥罗D.奥匈帝国
17,阅读下列材料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
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摘自《全球通史》
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一战”爆发的四个背景因素。
18,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①美国参战②奥匈帝国解体③二月革命爆发④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①法德矛盾②法意矛盾③英德矛盾④俄奥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A.沙皇政府 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俄政府 D.苏联政府
2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C.世贸组织D.七十七国集团
23,一战中率先使用右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
A.德国B.法国
C.意大利D.英国
2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5,一战欧洲战场的主战线是①东线②西线③南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
26,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27,“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A.德国法国 B.奥匈帝国俄国 C.意大利英国 D.德国英国
28,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舰击沉所有……敌人所
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
……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
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
……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
……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回答:
⑴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什么?
⑵美国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⑶美国实际参战的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⑷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29,下列关于一战前两次巴尔干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B.都有保加利亚参加
C.使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
D.强化了列强争夺巴尔干的野心
30,下列表述与一战中的日本不符的是()
A.占领了中国青岛B.占领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C.海运业迅速膨胀D.几乎独占中国东北市场
3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答案
1, D
2, B
3, B
4, C
6, A
7, D
8, C
9, C
10, D
11, A
12, B
13, D
14, C
15, B
16, B
17, 经济上德国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想从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对殖民地的争夺激化了列强间的矛盾,列强之间矛盾的激化,促使它们为了对抗对方相互接近并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关注民族成分复杂的巴尔干半岛,分别支持不同的民族国家,掀起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民族主义的冲突,使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随着民族冲突的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一战”爆发。
18, C
19, D
20, C
21, C
22, A
23, D
24, C
25, A
26, C
28, ⑴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⑵美国1917年对德宣战。
⑶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人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
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占领亚非拉广大市场,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
⑷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29, A
30, B
3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