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计算机教学设计

六年级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有十六课,以用绘制电子表格和网络知识应用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电子表格制作与应用。

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电子表格,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excel 2010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所涉知识都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了解excel 2010、电子表格的制作;掌握工作表的操作方法;掌握智能填充数据与改变表格大小;掌握美化表格;掌握基本计算函数;掌握网络的知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1、认识excel 20102、制作表格3、操作工作表4、智能填充数据5、改变表格大小6、美化表格7、绘制表头8、计算9、图表10、即时通信五、教学措施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认真落实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

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第一课认识Excel 201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软件,认识Excel 工作表的编辑环境;理解工作表和工作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Excel软件的工作界面,初步掌握数据工作表的有关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

难点:理解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Excel作品(座位表、成绩薄、图表等)。

引语:这些作品既实用又美观,大家一定是迫不及待地想学习吧。

板书课题:初识excel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新授启动Excel的方法任务一:对照word软件的启动方法,尝试并完成Excel软件的启动。

并提出问题:有几种启动方法?学生结合对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

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认识Excel环境Excel窗口组成学生自主学习“Excel的窗口组成”后,老师通过软件广播“Excel的窗口组成”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2.与word软件相比,该软件多了哪些功能?观看演示,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引导学习伙伴用诤友的方式进行讨论、总结。

)通过演示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工作薄的组成任务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内容,思考:1.认识工作界面,实现工能区最小化?2.显示和隐藏工具选项卡?3.快速访问工具栏?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

数据表格的选中讲解:单元格的表示演示:工作表的选中探索:1.单元格的选定2.区域的选定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数据表格的选中方法。

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

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综合练习及探索练习思考:1.工作表与工作薄的区别是什么?2.结对分享Excel窗口组成。

探索:如何为工作表标签的更名?上机操作。

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这节课主要任务是了解Excel软件的工作环境、数据表格的选择中,理解单元格、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制作表格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1.什么是行、列?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练习选定操作1.如何选定单元格2.选定行或列3.选定整个工作表4.选定矩形区域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

输入数据布置任务一: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趣味运动会比赛名次”,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 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

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1.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

上机操作。

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二节课,这节课主要任务是了解Excel的几个基本概念、练习选定操作及输入数据的方法。

第三课操作工作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插入工作表;(2)学会重命名工作表;(3)学会移动工作表;(4)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方法;(5)学会对工作表设置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工作表的常用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工作表的插入、重命名、移动、删除和保护。

难点:对工作表设置保护。

教学过程1、插入工作表启动Excel 2010程序,选择【开始】选项卡,在【单元格】组中单击【插入】下拉按钮,在弹出的列表框中选择【插入工作表】选项。

在工作表标签区域可以看到新插入名为“Sheet4”的工作表,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插入工作表的操作。

2、重命名工作表启动Excel 2010程序,选中准备重命名的工作表标签,选择【开始】选项卡,在【单元格】组中单击【格式】下拉按钮,选择【重命名】菜单项。

当前工作表标签区域中工作表名称已被选中,输入准备使用的工作表名称,输入完成后,按下键盘上的【Enter】键,即可完成重命名工作表的操作。

3、删除工作表在当前Excel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准备删除的工作表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菜单项。

可以看到工作薄中,工作表已经被删除,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删除工作表的操作。

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三节课,这节课主要任务是学会工作表的插入、重命名、移动、删除和保护。

第四课智能填充数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工具快速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2学会利用公式计算单元格中的数据。

3掌握复制公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