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号:02603制定单位:会计学院制定时间:2011年2月20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0年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2二、教学时数分配3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史,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含义、会计与会计环境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并决定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客观条件和特殊情况,包括会计思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以及审计等。
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思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它是应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现代会计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 古代会计发展阶段(二) 近代会计发展阶段(三) 现代会计发展阶段三、会计环境因素会计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主要包括:(一) 社会经济水平(二) 科学技术水平(三) 文化与教育水平(四) 政治与经济制度状况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含义1. 含义,.特点二、会计的对象(一) 会计对象的一般涵义(二)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三、会计的职能(一) 会计的基本职能1. 反映职能42. 控制职能(二) 会计的其他职能1. 评价职能;2. 预测职能;3. 参与决策职能等。
四、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也称为会计目的,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标准。
包括:(一) 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会计信息(二) 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三) 为企业会计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一) 会计确认(二) 会计计量(三) 会计记录(四) 会计报告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一) 设置账户(二) 复式记账(三) 填制和审核凭证(四) 登记账簿(五) 成本计算(六) 财产清查(七) 编制会计报表第四节会计学及其分支5一、会计学二、会计学分支(一) 按研究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及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一、会计要素(一) 资产(二) 负债(三) 所有者权益(四) 收入(五) 费用(六) 利润二、会计恒等式(一) 恒等式的建立基本恒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二)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第二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6(一)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2、3、4、5、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原理二、借贷记账法(一)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二)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三)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四) 会计分录(五)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 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2. 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运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巩固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系统地掌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要求明确工业企业资金循环过程及主要经济业务内容;理解并掌握工业企业资金循环过程中主要账户的设置、性质、用途、结构及相互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各环节的主要核算内容的核算与记录,紧紧抓住资金循环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握好账户设置的系统性;有关分配率的计算与选择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账户的核算内容;难点为过程的费用分配与成本计算。
【主要内容】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蓝本阐述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包括资金的筹集、采购、生产、销售7和分配过程的业务核算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资金筹集过程业务核算一、企业资金筹资渠道(一) 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二) 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二、自有资本投入的核算“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借入资本的核算“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核算。
第二节生产采购过程业务核算一、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一) 购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二) 购入需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三) 自制固定资产核算二、材料采购的核算(一) 材料采购业务账户的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费”、“材料成本差异”等。
(二) 总分类核算材料成本的分配、计算与结转。
第三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一、账户设置“生产资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库存商品”。
二、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一) 直接费用的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二) 间接费用、期间费用的核算(介绍ABC法)间接人工、固定资产折旧、预提费用、待难费用等。
(三) 间接费用的分配与结转分配率的计算与确定。
(四)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8第四节产品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一、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收入业务账户的设置;销售收入业务的核算。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账户设置;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三、营业费用的核算账户设置;营业费用的总分类核算。
四、营业税金的核算账户设置;主营业务税金的总分类核算。
第五节利润及分配过程的业务核算一、利润形成的核算(一)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二)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三) 所得税的核算(四) 利润实现的核算二、利润分配的核算(一) 账户设置(二) 利润分配的总分类核算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问题。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会计凭证概念,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熟练地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正确使用会计凭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主要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一、会计凭证的意义二、会计凭证的种类(一) 原始凭证(二) 记账凭证9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基本记账凭证一、记账凭证的基本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对于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熟悉日记长、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帐更正的规则;了解对账的内容,掌握结账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较熟练地登记和利用账簿。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须着重了解与掌握各种账簿的使用,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10【主要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一、会计账簿及其意义(一) 会计账簿的含义(二) 会计账簿的意义二、设置账簿的原则三、会计账簿的种类(一) 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序时帐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二) 账簿按其外表形式不同,可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三) 账簿按其格式不同,可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数量金额式账簿。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一、账簿的基本会计账簿的启用与使用规则一、账簿启用的规则(一) 启用账簿的一般要求(二) 会计人员交接时的规则和要求二、会计账簿登记的规则(一) 账簿登记必须有真实依据(二) 账簿登记内容必须完整(三) 账簿登记的书写必须符合规定(四) 账簿必须逐页循序连续登记11(五) 账簿记录必须逐页结转(六) 账簿中的记录错误必须按规定的方法更正第四节会计错帐查找和更正的方法一、会计错帐查找会计错帐的查找有差数法、尾数法、除2法和除9法。
二、会计错帐的更正(一) 划线更正法(二) 红字更正法(三) 补充登记法第五节对帐和结账一、对帐(一) 账证核对(二) 账账核对(三) 账实核对二、结账(一) 结账的财产清查【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掌握各种材料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理解并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财产清查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帐账处理;难点是未达账项的识别。
【主要财产清查的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意义(一) 财产清查的定义12(二) 财产清查的意义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一) 按清查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二) 按清查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一) 组织准备(二) 业务准备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一) 确定财产账面结存数的方法1. 永续盘存制2. 实地盘存制(二) 财产物资的盘点方法1. 实地盘点2. 技术推算盘点(三) 盘存单与账存实存对比表的编制三、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 现金的实地盘点,现金盘点报表的编制(二) 银行存款的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四、往来款项的清查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查明原因,上报处理;调整账簿,做到帐实相符;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账务处理。
二、财产物资盘盈的账务处理三、财产物资盘亏或毁损的账务处理四、坏帐损失的账务处理第八章会计报表【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的要求;着重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基本结构。
通过本章学习,能初步掌握编制主要会计报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会计报表的种类及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主要内容】13第一节会计报表概述一、会计报表的作用(一) 会计报表的定义(二) 会计报表的作用二、会计报表的种类(一) 按反映的经济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一) 直接填列法(二) 分析整理填列法(三)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举例第三节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一、利润表(一) 利润表的作用(二) 利润表的结构(三)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四) 利润表编制的举例二、利润分配表(一) 利润分配表的结构(二) 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三) 利润分配表的编制举例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