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经典练习【必修三】必修三复习题

高中生物经典练习【必修三】必修三复习题

必修三复习题姓名: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C.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D.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2.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病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没有差异C.HIV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蛋白质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下降3.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过敏B.风湿性心脏病C.先天性免疫缺陷D.脊髓灰质炎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C.一个效应T淋巴细胞可裂解多种靶细胞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5.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是()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红细胞6.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免疫时,B细胞表面受体可以直接与抗原结合B.体液免疫主要针对未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C.记忆B细胞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D.效应B细胞可以直接消灭并清除病原体7.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B.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8.下列蛋白质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不正确的是()A.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并结合激素B.位于类囊体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TP合成C.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物质跨膜运输D.位于细胞质中的抗体,引起特异性免疫9.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调节抑制策略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CTLA-4蛋白,在识别目标并接受启动信号时,使T细胞活性降低,起到免疫刹车作用,从而减弱对癌细胞的攻击,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CTLA-4的形成需要T细胞内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B.同一个体中的癌细胞与T细胞的核基因是不同的C.可通过注射CTLA-4抗体的方式,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D.癌细胞被攻击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10.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能导致受感染的猪死亡,2018年在中国首度暴发。

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DNA主要分布在病毒的染色体上B.其遗传物质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可刺激猪的T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D.可通过膜的磷脂分子识别宿主细胞L病毒可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

科研人员分别给野生型小鼠转入不同基因,建立了两种模型小鼠。

小鼠M在胰岛B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小鼠N在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受体。

请回答下列小题。

11.关于构建转基因模型小鼠M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L蛋白基因的m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得cDNAB.获得的cDNA与含有胰岛素基因特异性启动子的载体连接C.通过显微注射法可将重组DNA导入小鼠的受精卵细胞D.筛选得到的小鼠M的T淋巴细胞被免疫细胞攻击12.将小鼠M和小鼠N杂交,杂交后代中仅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仅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既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也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记为小鼠X)各占1/4,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小鼠M和小鼠N均为转基因杂合子B.转入的不同基因遗传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的个体为野生型D.小鼠X为L蛋白和L蛋白受体基因的纯合子13.科研人员给上述杂交后代的四组小鼠注射L病毒,结果及推测合理的是()A.仅表达L蛋白的小鼠不患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不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B.仅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患糖尿病,其T淋巴细胞被L病毒攻击C.皆不表达的小鼠患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D.小鼠X患严重的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14.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钾离子通常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15.下列关于“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够繁殖,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细胞的所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C.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免疫系统16.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受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B.“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C.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D.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17.某甲状腺肿患者的血清中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患者会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C.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免疫缺陷病D.该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18.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

现在虽然研制出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疫苗,但在流感爆发期间,有人注射了疫苗后仍会患病,其原因不可能是()A.疫苗未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B.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C.流感病毒侵入使人体只发生细胞免疫反应D.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19.TS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呈递抗原和分泌淋巴因子)的活性,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TS细胞可间接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增强TS细胞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C.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是降低TS细胞的功能D.TS细胞的功能异常可导致免疫低下或自身免疫病2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21.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吡罗红能使HIV的遗传物质呈现红色B.入侵到成熟红细胞内的HIV会利用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由于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HIV缺少能量而无法增殖D.CD4是成熟红细胞合成的一种抗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22.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推论错误..的是()A.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物受损,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B.若观察到淋巴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C.若观察到B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靶细胞的裂解受到影响D.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23.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B.特异性与抗原相结合C.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降低血糖浓度24.2019年初,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

研究发现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 ℃)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

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C.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5.下列概念的层级关系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一DNA一基因一脱氧核苷酸B.免疫系统一免疫活性物质一淋巴因子一干扰素C.变异一染色体变异一基因突变一单倍体D.生态系统一群落一种群一生物体26.科学家设想,如果能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植入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患者可以免去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麻烦。

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接移植外源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B.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β)细胞C.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D.该保护膜的结构应为磷脂双分子层27.感冒患者在发热门诊治疗时,医生会根据主要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引起感冒的病毒和细菌都可以()A.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C.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D.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28.用灭活的埃博拉病毒(EV)注射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后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可产生单克隆抗体B.可用果胶酶处理促进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融合C.用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2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能够精确地识别人体中的一类免疫细胞——CD4+T 细胞,这些细胞的表面有一种CCR5基因生产的趋化因子蛋白,这个蛋白是HIV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

调查中发现人群中有少数个体不易感染HIV。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特异性攻击方式依赖于HIV和T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B.CCR5基因中存在的多个突变体能够有效抵抗感染以及阻止病情的恶化C.HIV特异性识别并入侵CD4+T细胞后以二分裂的方式迅速增殖D.HIV能特异性攻击CD4+T细胞与CD4+T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30.如图为“小鼠皮肤移植实验”过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注射T细胞增殖抑制药物,可提高移植的成功率B.第二次移植更易发生排斥与体内记忆细胞有关C.二次移植后,体内相应抗体含量明显高于第一次D.该小鼠移植皮肤的排斥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1.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