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A 47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XXXX—2016危险化学品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hazardouschemicals plac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6-09-10)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3)4.1 检测项目 (3)4.2 检测周期 (3)4.3 检测工作程序 (3)4.4 检测作业要求 (4)4.5 检测方法及内容 (4)4.6 检测数据记录 (8)4.7 检测数据整理 (8)4.8 检测报告 (8)4.9 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 (8)4.10 检测机构和人员 (8)4.11 检测仪器装备 (9)5 分场所检测要求 (9)5.1 室内装置检测 (9)5.2 室外装置区检测 (9)5.3 危险化学品车辆检测 (13)5.4 油气运输码头检测 (14)5.5 其它场所检测 (14)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电位连接测试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16)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测作业要求 (33)附录D(资料性附录)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 (35)附录E(资料性附录)检测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37)附录F(资料性附录)安全防护装备主要技术参数 (40)参考文献 (4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溪市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克中、谢长富、张洪刚、石艾平、于会明、尹宝河、武天明、程志强、郭建华、樊金鹏、展宏翼、李岩、孙颖、赖厚庄。
危险化学品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场所防雷装置(包括防静电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周期、检测工作程序、检测作业要求、检测方法及内容、检测数据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报告、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检测机构和人员、检测仪器装备和分场所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场所防雷装置的检测。
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a)火车、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b)无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场所;c) 地下管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11 安全帽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6095 安全带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 12014 防静电服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559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21 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20300 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8409 个体防护装备足部防护鞋(靴)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601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50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JGJ 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T 230 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QC/T 653 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除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2危险化学品场所hazardous chemicals places用于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场所。
3.3危险源 hazard source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伤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5风险 risk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3.6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7个体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防护品的总称。
注:在生产作业场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
3.8特种作业 special operation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注: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3.9高处作业 work at heights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10电气作业 Electrical work本标准中指的电气作业是指对配电设施、电源SPD、电气设备的检测作业。
3.11高处作业分级 High operation level高度在2m至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12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radius of possible falling bounds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
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高度。
3.13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
3.14防静电装置 antistatic device消除静电的装置。
3.15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r antistatic device 对防雷(防静电)装置进行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全过程。
3.16检测仪器期间核查 During the verification testing equipment为保持对检测仪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17厂房房屋 workshop building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全部采用封闭式墙体(含门、窗)构造的生产性(储存性)建筑物或有屋顶但墙面敞开的厂房。
3.18办公用房 office premises厂区内用于人员办公使用的房屋及附属的宿舍、食堂等。
3.19生产辅助用房 production of auxiliary厂区内用于生产配套的变电所、配电室、控制室、消防泵房等场所。
4 基本规定4.1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建(构)筑物防雷分类、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
4.2 检测周期高污染性、强腐蚀性、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周期宜为6个月,其它危险化学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周期宜为12个月。
4.3 检测工作程序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宜按图1规定的程序进行。
图1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框图4.4 检测作业要求防雷装置检测作业要求参见附录C。
4.5 检测方法及内容4.5.1 防雷类别的划分4.5.1.1各类场所应按GB 50057、GB/T 21431中的有关规定划分防雷类别。
4.5.1.2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场所的建(构)筑物,当该建(构)筑物达不到第三类并且不处于其他建(构)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宜将其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5.2 接闪器检测4.5.2.1检查接闪器的类型,其类型主要包括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可以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顶)面、金属构件或混合组合的接闪器等。
4.5.2.2检查接闪器的安装方式,包括独立接闪器和非独立接闪器。
4.5.2.3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等)是否符合GB 50057的要求。
4.5.2.4检查接闪器上是否附着其它电气线路或可燃、易燃物。
4.5.2.5检查接闪器有无防腐措施。
4.5.2.6检查接闪器及接闪器与引下线的焊接(连接)长度及焊接(连接)质量是否符合GB 50057的要求。
4.5.2.7根据接闪器的不同类型,分别检测以下参数:——接闪杆:检查接闪杆的牢固程度。
测量接闪杆顶端距被保护物所在平面的高度。
测量独立接闪杆距被保护物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是否符合GB 50057的要求。
测量接闪杆距被保护物最远端的水平距离。
测量被保护物的长、宽、高。
当采用多支接闪杆联合保护时,测量各接闪杆之间的距离。
检查人员出入口处接闪杆有无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
——接闪带:用拉力计测试接闪带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沿四周多点测量接闪带高度、支持件间距、距屋檐屋角最大水平距离。
测量被保护物高度。
检查接闪带是否平直。
——架空接闪线:检查架空接闪线支柱的牢固程度。
测量架空接闪线支柱距地平面的高度。
测量架空接闪线支柱距被保护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测量架空接闪线最低点至被保护物在空气中的间隔距离,其间距应符合GB 50057的要求。
测量被保护物的长、宽、高。
测量接闪线与被保护物边角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
检查人员出入口处架空接闪线支柱及其拉线有无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
——接闪网:当接闪网敷设在屋面时,应按接闪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测量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GB 50057的要求。
当接闪网为架空敷设时,应按架空接闪线的方法检测,并测量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GB 50057的要求。
——金属屋面(顶面):检查金属板下面有无易燃物品,用测厚仪测试金属板的厚度,其厚度应符合GB 50057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