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知识点精华

中考化学知识点精华

白色沉淀: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氯化银、碳酸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其中硫酸钡、氯化银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红变黑:铜--氧化铜红变白:红磷--五氧化二磷蓝变白:硫酸铜晶体--硫酸铜白变红:铁--铁锈白变黑:铁--四氧化三铁(2)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氨气(3)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5)与黑色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物质的物质--一氧化碳、氢气或碳(6)能使人发生煤气中毒的气体--一氧化碳(7)能导致双目失明的物质--甲醇(8)误作食盐用于烹饪,使人食物中毒的物质--亚硝酸盐(9)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氯化银(11)具有挥发性的酸--盐酸、硝酸(12)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的酸--浓硫酸(13)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物质--氧化钙、氢氧化钠(14)易潮解的物质--固体氢氧化钠(15)易发生自燃的物质--白磷(1)不含中子的原子是氢原子(2)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和氦(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7)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9)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1)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1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等(1)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浓硫酸(2)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是硝酸铵(3)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是氧化钙(1)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熟石灰(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硫酸铜、熟石灰(5)做“钡餐”常用的盐是硫酸钡(7)常用作洗涤的盐是碳酸钠(8)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完)置换反应1.酸+金属==盐+氢气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 2Fe2O3 高温4Fe + 3CO2↑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炭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总结:关于铁:金属铁——银白(有的说法是黑色??)四氧化三铁、铁粉——黑色氧化铁(Fe2O3、赤铁矿、铁锈)——红色氢氧化铁——红褐色关于铜金属铜——红色氧化铜——黑色氢氧化铜——蓝硫酸铜晶体或溶液——蓝硫酸铜粉末或无水硫酸铜——白另外,二氧化锰是黑色,氧化镁是白色(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1.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2.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1.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2.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3.乙酸=醋酸:CH3COOH。

蔗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尿素:CO(NH2)2NH4NO3溶于水吸热;H2SO4(浓)和水混合、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

1.蔗糖的水溶液、乙醇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而不是因为不存在但凡是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而不是自由移动的电子。

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故不能导电。

当它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后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才能导电。

2.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1.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因为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2.生铁的含碳量:2%-4.3%。

机械性能:硬而脆。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合成纤维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简称合成材料)合成橡胶3.热固性:不可盘绕、质硬、网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