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虚实结合与用典

诗歌鉴赏虚实结合与用典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①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①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全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实写,写 杨林东渡头景象以及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后两句虚写, 是作者对故人居处生出的美好想象。全诗虚实结合,丰 富了诗歌内容,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江南深切的思念 之情。
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相辅相承,激发想 象,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强化了离别的眷恋不舍 之情
虚写 《越中览古》 实写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虚实形成对比,激发 读者的想象,表现昔 盛今衰的感慨。
例: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实写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写
3、想象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 的,它表现的情感将一起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实: 虚:
何为诗歌中的“实”与“虚”?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 象、实景、实境。它可以通过视 觉、听觉、嗅觉等具体感受得到, 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实写
虚写
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写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虚实相辅相承,使读者在 同一首诗中看到相同时间、 不同空间的两幅画面,激 发了想象,丰富了诗歌内 容,强化作者的思乡感情。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实写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虚写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 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例: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虚写
春花秋月何时了
请从虚实的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明确:该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写诗人因怀 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是实写;三四两句想 象自己所怀之人听到外面松子掉落的声音,应该也是没 有入眠,是虚写。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对 友人的强烈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 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③,车如流 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全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阙是实写,写 作者作为亡国之君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下阙是 虚写,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游上苑时的欢乐 情景。全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内容,表现了词人亡 国的强烈悲恨之情。
虚实结合的作用:
1、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情感、主旨。
2、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突出情感、主旨
激发想象 丰富内容 拓展意境 强化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实写,后 两句虚写,全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内容,强烈地表 达了主人公对江南深切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解】: ①、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②、属:正值。 ③、幽人:悠闲的人,指丘员外。
明确: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步骤一),前 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 写,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 与愁苦的情景(步骤二),二者相互结合,拓展了诗 歌意境,强化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之情(步骤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二)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虚”则是不存在于眼前的、通过 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景象。实源自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 现在的 眼前的
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神鬼 梦境 过去 未来
实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明确: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实写,是诗人 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后两句是虚写,是诗人想象别后 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 的情景;诗人借助想象,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 人时的(留恋、孤寂和感伤)之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 (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 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古典诗词艺术技巧之 ----虚实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实写和虚写的特点,能准 确辨识并鉴赏分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歌中“虚”与 “实”的完美结合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
作用。
学习难点:学习虚实结合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
形成完整答案。
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写“思家”?试简要分析
明确: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步骤一)。前两 句是实写,冬至之日,写诗人独自在客店里,抱膝灯 前,只有影子和他相伴,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三 四句是虚写,想象着家人或许也像我一样深夜坐着, 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之人,想象家里人也在想我(步骤 二)。全诗虚实结合,激发读者的想象,强化表达了 作者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虚写
实写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虚写
实写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实写
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虚写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实写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 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在却不 在眼前。
例:柳永《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实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写
1、指明手法:准确指出运用了哪些 手法
2、举例说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哪 是实景,哪是虚景
3、表达效果:表情达意+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 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注】①兰烬:烛火的灰烬。 全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