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草药知识入门

中草药知识入门

Hale Waihona Puke 鱼腥草:夏秋季采挖,切断生用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用 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痈肿疮毒;热淋。 用法用量:煎服,15-25g,不宜久煎。 用药禁忌:虚寒症忌服。
车前草:夏秋季采收,生用。炒用或者盐水 炒用
功效主治:利尿通淋,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用 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肺热咳喘 痰多。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枇杷叶:初夏采集,刷去毛、切丝生用
功效主治: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用于风热咳嗽, 或燥热咳嗽。胃热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6-9g。 用药禁忌: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忌用
小提示:
以上均为日常生活常用中草药,但是大家都知道 任何药物服用后均有副作用,因此掌握好用药禁 忌是用药的前提,请勿随意用药!下一节课我将 为大家讲述用药安全小常识。
桑叶:深秋霜后采收,生用或灸用
功能主治: 疏散风 热,清肺润燥,清 肝明目。用于风热 感冒,肺热燥咳, 头晕头痛,目赤昏 花。 用法用量: 煎服 5~9g。外用煎水洗 眼。 用药禁忌:
菊花:花期采收,生用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 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5-9g。 用药禁忌:阴阳两虚型者则不宜用。
生姜:秋冬季采挖,切厚片生用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 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捣汁服。 用药禁忌:阴虚内热及实热症禁服。
薄荷:每年5月、9月收割,切断生用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 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 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6-9g,外用: 捣汁或煎汁涂。 用药禁忌:体虚汗多者忌服。
中草药知识入门
上课前十分钟让同学们讲讲自己平时用过哪些中 草药,是在何种情况下使用的。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带同学们到附近的草地中采摘一些药材,通 过此方法让他们认识一些常用的中草药。之后再 简单的向他们讲解一下我们身边能采摘到的一些 中草药的作用及其用药禁忌。但需注意的是,中 草药需要使用服方,通常单方起的作用比较单薄, 且用药不当可能造成副作用,此次只能简单的让 他们了解中草药,需要告诉他们日常生活中不能 自己随便用药,用药需遵医嘱或者仔细阅读说明 书,有条件也可阅读中国药典。
金银花:夏秋季采摘,生用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用于温病发热;热毒 血痢;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 汤,6-15g;外用:适 量,捣敷。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 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 服。
夏枯草: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生用
功效主治:清肝明目;散结解毒。 用于目亦羞明; 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乳痈;痈疖 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久用:适量,煎 水洗或捣敷。 用药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凡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下应 用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 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均称为中 药。
常用中药材概述
紫苏:夏、秋季采收,切咀,生用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 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 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 蟹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5-9克, 不宜久煎。 用药禁忌:温病及气弱表 虚者忌服紫苏。病好即停, 不宜久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