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1.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B.甲植物和丙植物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在植物乙的a→b段,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D.温度对植物丙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2.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C.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在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左下方移动3.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时,一对①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①出现,但仍有纺锤丝相连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向内凹陷,形成环沟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⑤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4.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5.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A.细胞的全能性 B.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衰老凋亡 D.基因的表达6.如图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④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B.d过程的细胞中细胞核的体积减小,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C.e过程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会延长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与f过程有密切关系7.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B.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8.如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B.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C.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D.上述细胞分裂图象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9.24、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②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A.只有1种说法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正确C.只有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均正确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基因,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突变)()A. B. C. D.11.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12.等位基因B 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分别决定山羊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在雄性中B b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B+为显性基因.有胡子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中雌性表现为有胡子B.F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C.F2纯合子中有胡子雌山羊占D.F2雄山羊中有胡子个体占13.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14.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等位基因A1、A2、A3、A4决定的:A1﹣深紫色、A2﹣中紫色、A3﹣浅紫色、A4﹣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中紫色企鹅(A2A4)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子代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不可能是()A.全为深紫色B.深紫色:中紫色=1:1C.中紫色:浅紫色:白色=2:1:1 D.深紫色:中紫色:白色=2:1:11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1:2:1 B.4:4:1 C.3:2:1 D.9:3:116.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叶片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②杂交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④杂交D.若将①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可观察到比例为1:1:1:1的四种花粉粒17.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A.B.C.D.18.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丙T、t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由此所做出的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上述遗传现象仍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T纯合致死C.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基因型为AaTtD.子代鼠色正常尾和鼠色卷尾杂交,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19.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20.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21.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褐色:黑色为()A.1:3 B.2:1 C.1:2 D.3:122.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3.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 )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2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所示),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两种病都患的概率是25.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 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 A和X 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 Y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 A O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跑图象(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期.(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乙细胞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3)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27.红星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表所示:父本母本子代一班1朵红花1朵红花298朵红花、101朵蓝花二班1朵蓝花1朵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三班1朵红花1朵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四班1朵红花1朵红花全红花(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______(能/不能).(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______,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______(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法.28.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29.果蝇同源染色体I (常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对完整翅基因(a)为显性.果蝇红眼基因(F)对紫眼基因(f)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未知.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甲、乙果蝇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1)等位基因(A、a)与(D、d)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2)甲、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裂翅红眼和______.(3)为确定F(f)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研究人员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裂翅红眼果蝇与乙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F(f)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F(f)不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4)果蝇同源染色体II(常染色体)上的卷翅基因(B)对直翅基因(b)为显性.同源染色体II上还有另外一对等位基因E与e.基因型为BB或ee的个体胚胎致死.某种基因型相同的裂翅卷翅果蝇之间交配,在以后的传代过程中(子代之间相互交配),未发生性状分离,请将该种基因型果蝇的基因标在丙图的染色体上(标注A与a、D与d、B与b、E与e 四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______.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1.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B.甲植物和丙植物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在植物乙的a→b段,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D.温度对植物丙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图示表示时,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此扇形图中,按顺时针方向,分裂间期为a→b段,分裂期为b→a段.【解答】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应选分裂期时间长的细胞,故最好是选植物丁,A错误;B、图中b→a表示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由于一个细胞周期的具体时间不知道,故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B正确;C、植物乙的a→b段为分裂间期,DNA增加一倍,但染色体数目未加倍,C错误;D、a→b段为分裂间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需要酶的催化,故温度对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错误.故选:B.2.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C.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在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左下方移动【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解答】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A错误;B、细胞经过解离步骤后已经死亡,因此不能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错误;C、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C正确;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右下方移动,D 错误.故选:C.3.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时,一对①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①出现,但仍有纺锤丝相连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向内凹陷,形成环沟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⑤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甲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①为中心体,②为着丝点,③为细胞膜.分析乙图:④为细胞壁,⑤为细胞板.【解答】解:A、一对①中心体分开,形成纺锤丝甲为分裂前期,A正确;B、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没有①为中心体,B正确;C、甲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横缢成子细胞,C正确;D、胞在分裂末期时,⑤细胞板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为细胞壁,D错误.故选:D.4.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解答】解:A、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没有端粒,A错误;B、根据试题分析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可能为逆转录酶,B错误;C、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是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C正确;D、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构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约50~200个核苷酸会因多次细胞分裂而不能达到完全复制(丢失),以至细胞终止其功能不再分裂,D错误.故选:C.5.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A.细胞的全能性 B.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衰老凋亡 D.基因的表达【考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发育成完整幼苗的过程类似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该过程包含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该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整个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B正确;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命现象,C错误;D、秋海棠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因此在该过程中存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而细胞分化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故选:B.6.如图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④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B.d过程的细胞中细胞核的体积减小,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C.e过程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会延长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与f过程有密切关系【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其中a、b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数目,但不能增加细胞种类;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种类,但不改变细胞数目;d表示细胞衰老过程;e表示细胞癌变过程;f表示细胞凋亡过程.【解答】解:A、④⑤⑥⑦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核基因,但这四种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A错误;B、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某些酶的活性降低,而不是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B错误;C、细胞癌变后,其细胞周期变短,且具有无限增殖能力,C错误;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过程完成的,D正确.故选:D.7.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B.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柱形图:甲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包括G1期和末期的细胞;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4C,均为S期细胞;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分析,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A正确;B、秋水仙素能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因此经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丙组细胞数比例会增加,B正确;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例如丙组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只有有丝分裂的后期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二倍关系,C错误;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D正确.故选:C.8.如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B.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C.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D.上述细胞分裂图象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根据图象分析已知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所以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A正确;B、图③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重组,B错误;C、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为①→③→②→⑤→④,D错误.故选:A.9.24、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②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A.只有1种说法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正确C.只有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均正确【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1、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2条染色体,一般大小形态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卵细胞细胞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形成一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配均等,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形成一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卵细胞;3、分析题图可知,图中1和2是由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3和4是由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解答】解:①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配均等,不有可能次级卵母细胞,①错误;②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该细胞中1和3是一个染色体组,2和4是一个染色体组,共有2个染色体组,③正确;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④正确.故选:B.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基因,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突变)()A. B. C. D.【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