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1课时
2-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1课时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好像是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但是,实际上是发出的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
3、由图可知,S1是光线的延长线,物理中把象S1这样的像叫虚像
学习任务三: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棋
平面镜成像
课时
1
授课类型
展示引领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相关问题。
导学环节和导学过程
问题预设和
1实验器材:
2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3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进行实验:
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蜡烛B能够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什么?
3蜡烛A和蜡烛B的连线与镜面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重点):
学习任务二:虚像
1、眼睛的位置与S还是S1在一条直线上?
三、展示交流:
1、某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像到镜面的距离M,人与像的距离为M,若人远离镜面移动,则平面镜中的像会如何变化?
2、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
3、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所成的像A‘B‘。
4、如图所示是某点光源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试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
5、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一点,试画出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和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教学体会和反思
导学评价
一、复习回顾
1、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不透明的物质的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在这种现象中光路是的。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①、和在同一个;
②、分居在的两侧;
③等于。
3、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定律。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课本的实验探究完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