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
1.步骤1:确定暴露级别(Exposure Code)
2.步骤2: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
暴露源的HIV情况如何?
HIV阴性
HIV阳性
暴露源不明
无需PEP 暴露源的HIV滴度低(无症 状、CD4计数高) 暴露源的HIV滴度高 (有症 状、CD4计数低)
HIV暴露源级别 1(轻度)
HIV暴露源级 别2(重度)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
1.药物的选择 AZT是唯一已被证明可以减少针头刺伤后 HIV感染发生的药物,但现已证明AZT加3TC 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而且3TC的耐受性 很好,一般不会增加预防用药的毒副作用, 这一组合更具合理性。双汰芝就是含有AZT 和3TC两种药物的联合制剂。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推荐方案
很多情况下,不知道是否有皮肤损伤
不知道暴露源是否感染者
步骤3:确定PEP使用的建议
暴露级别 1
1 2 2 3 原因不明
感染源级别 1
2 1 2 1或2 原因不明
PEP使用建议 PEP不一定使用,决定可由职业 (医务)暴露者本人根据利害比作出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
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 洁;
11、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 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 动水洗手;
12、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
并报告上级,并及时处理。
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
现场紧急处理 事故评估 预防用药 事故报告与登记 随访
紧急局部处理: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 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 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的次氯酸钠, 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 净。
6)药物预防的局限性。暴露HIV的血液后, 使用齐多夫定(简称ZDV或AZT )作为暴 露后的预防用药措施,可使抗体阳转的危 险性减少79%。 7)除三名实验室人员是暴露于HIV病毒培养 以外,其余全部是由于污染血液或体液;
职业工作者有可能暴露于病原
职业暴露 职业感染
职业暴露的机会〉〉〉职业感染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基本PEP治疗程序:2个逆转录酶抑制剂 强化PEP治疗程序: 2个逆转录酶抑制剂+1个蛋白酶抑制剂 *鉴于用药的毒、副作用很大,所以应严格掌握用药的指征。
三、预防性药物治疗
HIV感染建立的过程
病毒经黏膜或皮肤破损进入体内 感染黏膜或皮肤层树突状细胞 病毒于24小时内在树突状细胞繁殖 病毒于24-28小时到达局部淋巴结 病毒于5天内出现在外周血液中每个感染细胞可产生 5000个病毒颗粒,每人每天可产1010病毒 如无治疗,外周血病毒载量持续升高,随病程发展
在我国因获准的药物品种有限,目前可采 用的基本用药程序是单用双汰芝(AZT+3TC 两种药物组合)。如果伤害很明显,具有更 高的危险性,应使用强化用药程序,服用双 汰芝的同时再加一个蛋白酶抑制剂佳息患 (PI),这样的组合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 并且可以防止因污染源中的病毒对AZT或/和 3TC耐药而发生的治疗失败。鉴于用药的毒、 副作用很大,所以应严格掌握用药的指征。
一、严格有效的制度保障
1、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领导重
视,将制度落到实处。
2、全员培训上岗。建立培训与复
训制度。
3、建立实验室安全制度,由专人
负责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实
验室。
4、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 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5、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 吸烟、吃食物和化妆等;不 得在实验室内会客;
6、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
(二)职业暴露后一定会感染HIV吗?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1)刺伤的深度; 2)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有可见的血 液从伤口溢出; 3)暴露源的感染状态,特别是晚期HIV 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4)暴露类型,如接触量的大小和时间的 长短。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5)暴露后的处理及用药是否及时正确。
国外职业暴露与感染情况 国内职业暴露与感染情况
国外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机率
• 上述人员职业暴露HIV后,存在感染艾滋 病毒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艾滋病毒的机率 是很低的。研究资料表明,医务工作者被HIV 污染的针具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 0.33%(20/6135),粘膜表面暴露的感染HIV 的机率为 0.09%(1/1143),2712名无破损皮 肤暴露者无一例发生HIV感染。
临床检验与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 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在从 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意外被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 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 道粘膜,或被HIV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 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 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一旦暴露尽快处理,报告,请专家评估 如果需要用药,应尽早,2小时内最好,24小时内 为宜,1周仍主张用药; 职业暴露预防用药,处理的负责单位省CDC
我国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实验室类别统计 (1997-2003)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பைடு நூலகம்
确认实验室 初筛或以下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职业暴露可以避免吗?
• 对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进行手术及其它介入性治疗过程 中应严格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当进行直接接触HIV感染者血液、 体液的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 • 妇产科医护人员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及戴防护眼镜,以避免羊 水喷溅的污染。 •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引进安全技术设备,比如真空采血管及相应 蝶形针具等,保护抽血者不直接接触血液标本。 • 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护及检验等人员的暴露是 可以避免的。数据表明,医护和预防保健等人员对HIV和艾滋 病患者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是比较安全的。
HIV暴露源级 别不明
职业暴露评估——案例介绍及分析
案例一:医护人员针刺伤 采血时刺伤,手术中割伤,运 送伤员时伤及皮肤,穿刺时刺伤……
案例二:实验室操作时出现的暴露
培养物溅入眼睛/口腔/皮肤
碎玻璃刺伤/载玻片割伤
离心管破裂
离心机事故
液氮罐冻存样品爆裂 过滤膜破损 ……
损伤和暴露咨询要点: 注射器 —— 是否穿刺入感染者或病人血管, 注射器内是否有血液; 受伤人 —— 注射器在给病人用后多长时间 刺伤工作人员,是否直接导致 皮肤破损,损伤面积大小,有 否出血,出血量多少等 皮肤溅上血液或分泌液,如果没有破口,不 会导致感染
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和无 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7、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衣,
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 并带上新手套。 8、不要用戴着手套的手触摸暴露 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9、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 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 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
10、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 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 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有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推荐方案
基本用药程序: 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 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 300 mg/次, 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 疗指导方案。本程序适用于轻度低危暴露。 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 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本程序 适用于严重暴露。
服用药物的时间 原则上:越快越好 2小时内最好 尽可能在24小时内服药 暴露后3天,甚至1周仍然主张用药
暴露后处理由各省CDC负责
(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的时间推迟至2436小时之后将无预防作用。)
要点: 职业暴露不等于职业感染; 职业暴露完全可以预防,重在日常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很低,药物预防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