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国际投资除具有国内投资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投资主体,投资客体,蕴含资产的,等方面的特征。
2.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是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的,重点探究公司海外投资行为的发生机理,其中包括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和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以及整合二者的。
3.跨国经营指数(TNI)是、和这三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指数值越高说明该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程度。
4.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向着、和方向发展。
5.共同基金是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的,因此是基金,而对冲基金一般是基金。
6.跨国公司地域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7.国际投资资产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和8.国际投资主体在独资经营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又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一为,二为。
9.在许可证安排中,技术转让价款可以用补偿,也可以用补偿.10.国际直接投资的国际法规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二是规范。
二、单选题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A 10%B 25%C 35%D 50%2.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 垄断优势理论C 折衷理论D 厂商增长理论3.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在()个国家或地区以上拥有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分支机构才算是跨国公司。
A 2个 B 3个 C 4个 D 6个4下面不属于跨国银行功能的是()。
A 跨国公司融资中介B 为跨国公司提供信息服务C 证券承销D 支付中介5以下不属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投资管理的原则是()。
A催化原则B商业原则C流动原则D特殊贡献原则6.子公司完全复制母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B 多国战略C 简单一体化战略D 复合一体化战略7.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A 独立子公司战略 B 多国战略 C 区域战略 D 全球战略8.下面不属于跨国银行功能的是()。
A 跨国公司融资中介B 为跨国公司提供信息服务C 证券承销D 支付中介9.下面不属于跨国投资银行功能的是()。
A 证券承销B 证券经纪C 跨国购并策划与融资D 为跨国公司提供授信服务10.下面不属于对冲基金特点的是()。
A 私募B 受严格管制C 高杠杠性D 分配机制更灵活和更富激励性1.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为主。
A 证券投资B 实业投资C 直接投资D 私人投资2.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 垄断优势理论C 折衷理论D 厂商增长理论3.以下不属于国际储备管理原则的是()A 多样性B安全性C流动性D盈利性5.以下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独特的做市商制度B高度全球化的市场C上市标准严格D技术先进6.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特点的是()。
A综合性B稳定性C先在行D差异性7..以下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属于动态方法的是()。
A道氏评估法B罗氏评估法C闽氏评估法D冷热评估法8..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形式的是()。
A专家实地考察B问卷调查C东道国政府评估D咨询机构评估9.下面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直接转移发挥的B跨国公司将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全资子公司的方式效应最低C合资方式下技术转移效应较高,但转移的技术等级一般较低D跨国公司通过与东道国当地企业或机构合作研发将有助于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10.下面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跨国公司进入的市场集中度效应越显著B国际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促进东道国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C国际直接投资会使投资国出现产业空心化,不利于投资国经济发展D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描述了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和投资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形三、是非题1.内部化理论的理论渊源是“科斯定理”。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美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4. 官方国际投资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政治内涵。
()5国际储备营运以稳健和安全为其首要原则。
()6.东道国在政策安排上一般倾向于鼓励跨国公司利润再投资。
()7.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有着显著的技术转移效应。
()8.一般地说,一国经济的外向度越高,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越强,外资政策也趋于宽松,也就越易于吸引外资。
()9.闵氏关键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总体性的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它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来考察投资环境。
()10.欧洲债券作为逃避官方政策管制的产物,其发行不受各国金融法规的限制,发行手续简便,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一、填空题1.多元化、多样化、跨国运营过程。
2.微观理论、宏观理论、折衷理论3.外资产比重、国外销售比重、国外雇员比重4.变扁、变瘦、网络组织5.公募、私募6.多国战略、区域战略、全球战略7.跨国购并、绿地投资8.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9.货币、实物10.双边性、多边性二、单选题1.B 2.A 3.D 4.C 5.C 6.A 7.C 8.C 9.D 10.B AAAC BACAC三、是非题1.√2.。
╳3. ╳4. √5.√ 6~10√╳√╳√1.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3.存托凭证是国际股票的一种创新形式,是由本国银行开出的外国公司股票的保管凭证。
4.软环境是指各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人文方面的条件,如政策法规,教育水平等。
2.政府贷款的特点有:(1)立法性;(2)政治性;(3)优惠性。
5.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特点是:(1)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受基础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2)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过程中具有杠杆效应;(3)金融衍生工具设计灵活,种类繁多。
6.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
(1) 直接效应:国际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流动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的直接效应是表现为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以及效应的大小,需要从资本流动方式,进入方式,资金来源和东道国市场结构等多较多予以考虑。
(2)间接效应: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产业连锁效应和示范与牵动效应。
5.国际投资争端的主要非司法解决方式有:(1)谈判或磋商;(2)调停;(3)调解。
7.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1)出口部(2)国际业务部(3)全球性组织机构1.职能总部2.产品线总部3地区总部4矩阵总部5网络总部8.职能一体化战略:跨国公司对其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增值活动,即各项职能所作的一体化战略安排。
9.技术溢出效应:投资主体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或其他可引起的技术提高。
10.11.内部化:厂商为降低交易成本而构建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12.投资银行: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12.官方国际投资的特殊性表现在:(1)官方国际投资行为带有鲜明的国家色彩和政治内涵;(2)官方国际投资为低货币盈利;(3)官方国际投资具有中长期性;(4)官方国际投资具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双重性。
13.对冲基金的主要特征是:(1)对冲基金比其他机构投资者受到较少的管制;(2)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多为高收入者,对风险具有较高的承受力;(3)对冲基金往往大规模的使用财务杠杆,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市场影响力;(4)对冲基金的收益分配机制更具有激励性,从而汇集了投资界许多尖端人才。
广义的产业“空心化”,是指伴随对外直接投资而出现的服务产业经济化的现象,亦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而导致的国内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非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现象。
狭义的产业“空心化”,是指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国内制造业不断萎缩、弱化的经济现象。
当代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原因对外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扩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削弱国内物资生产领域的更新和发展。
但是,这并不是当代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唯一原因更不是根本原因当代美国的产业空心化,是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核心的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产生空心化的根源。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虽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干预和调节下,有了一定程度的“计划性,但这种干预或调节不仅其实现程度有限,一而且还经常加剧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整个社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无政府状态;出于对高额利润的追求,生产资源和经营要素经常地、大规模地向利润高的地区部门或行业流动和转移,从而造成产业结构变化无序,结构畸形。
...第二,战后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空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战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其财政赤字政策,一直作为影响美国经济生活的主导性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政府强调高消费,甚至鼓励超前消费或负债消费,一方面,造成美国国民总储蓄率连年下降,国内投资减少,另一方面,导致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特别是消费服务业的膨胀。
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大力推行以减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试图刺激国内投资,扩大供给,使经济走出“滞胀泥潭。
但是,这仍是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减税增加了企业釉个人的消费能力,扩张了社会总需求,使美国国内既有的消费热潮有增-18无减,超前消费发展迅速。
为弥补日益增长的财政赤字,并抑制通货膨胀,又被迫采取高利率政策,试图通过吸引外资筹措资金,推动经济增长但是,高利率政策一方面造成美元升值,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产业空心化;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促使国外短期资本特别是“国际游资"大量涌入美国,它们绝大部分投入美国的商业,金融、保险和不动产等非物质生产领域。
内外因素相结合,在美国经济中形成一个无节制的消费与投资的加热过程。
更进一步促使其“虚拟经济"迅速扩张。
.第三,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是美国产生产业空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的产业发展和调整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自发的市场机制实现的,国家主要通过财政,货币,税收,利率和贸易保护主义筹措施,间接地对工业结构的演进施加某种干预或影响,对非物质生产领域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则缺少甚至没有必要的宏观干预或调节。
这无疑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膨胀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