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公开课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
2.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密度= -----------------------面积或体积
种群个数
10m
10m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1.概念:
样方法
植物 或 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的 2.常用于 种群密度调查.
10m
10m
3.步骤:
②选取样方
1
样方
(1m2)
N=88
回顾旧知
种群
。
定义: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想一想:下列哪个属于种群?
A.两个池塘的所有鲤鱼。
B.一个池塘的所有鲤鱼和草鱼。
D
C.一个池塘的的所有小鲤鱼。
D.一个池塘的所有鲤鱼。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连山高级中学
张旭蒙
学习目标
说出种群的特征及各特征 之间的关系。 学习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A
B
C
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预测发展趋势 增长 型 稳定 型 衰退 型 多 幼年个体___, 少 老年个体___ 各年龄期的个 比例适中 体__________ 多 老年个体___, 幼年个体___ 少 图 示
大于 出生率____死亡率, A 种群密度会 增加 .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 B 间内保持______ 稳定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种群密度会______ 减少
练一练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 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 鼠,第二次捕获25只鼠,其中有 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D ) A.46只 B.25只 C.12只 D.96只
练一练
3.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 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D ) A.种群密度 B..明显减少 D.相对稳定
练一练
6.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 的发展趋势主要来自( A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练一练
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 组成的一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 (1)此图表示_______型的种群。 幼年 老年 (2)该种群中_______个体多,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持续增长 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______政策。 计划生育
性别比例的类型
雌多雄少型
雌少雄多型
雌雄相当型
标志重捕法
设该种群数量为N ,第一次捕获并 标志数量N1 ,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2,其 中有标志N0,则:N: N = N : N
1 2 0
对某地段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 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 鼠,有标志鼠15只。求种群数量N=?
N:39=34:15
4.意义:通过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 种群密度。
五、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所占的比例。 2、类型:
雌雄相当型、雌多雄少型、 雌少雄多型 3、应用: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 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
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通过降低出生率而达到杀虫效果。
练一练
调查一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
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
群数量分别为4、6、8、8、9株。那么该草
地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单位:株/m2)
种群密度= (4+6+8+8+9)/5=7株/m2
(2) 标志重捕法
1. 概念: 2.适用对象:
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
注意事项:
a.标志方法必须不会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和活动
4、意义: 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 种群密度。
归纳总结: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性别比例
影响 预测 年龄 组成 变化趋势
种群密度
决 定
种群 数量特征 数量
最基本
迁入率、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的空间特征
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类型: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集群分布
随机分布
归纳总结:种群的特征
种 群 特 征
{ {
数 量 特 征
最基本的数 1.种群密度 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
4.年龄组成
预测
5.性别比例 影响 空 间 特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征
练一练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D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 鱼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大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 和无翅 的成熟蚜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0页—P63页,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其中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是? 种群数量特征有: 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注: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水生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1.定义: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数。
b.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c.标志物持续时间不得短于研究时间
标志重捕法
对某地段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 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 只鼠,有标志鼠15只。求种群数量N=?
N:39=34:15
N=88
设该种群数量为N ,第一次捕获并标志 数量N1 ,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2,其中有标 志N0,则:
N: N1 = N2 : N0
10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N=13株/m2
11+13+12+14+12+10+13+17+11+15 =12.8 N= 10
10m
①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
交流合作
②取样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
样方多大适宜? 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 根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
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随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五点取样方和等距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五点取样法:
③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
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 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 则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一、概念: 单位时间内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二、与生活联系: 占该种
三、与种群密度之间关系: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 是 决定 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
与生活联系: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 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四、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2、类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练一练
4.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 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C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练一练
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 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