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概念题1、我们将本章阐述的收入决定模型叫做凯恩斯模型。
什么原因使得凯恩斯模型成为古典模型的对立面呢?在凯恩斯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假定不变的,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产出由总需求唯一的决定。
而另一方面,在古典模型中,价格完全取决于充分就业下的产出水平,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竖直的。
而由于本章中的收入决定模型所做的假设是价格水平是固定的,与凯恩斯模型的假设相同,所以我们使用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也因此成为古典模型的对立面。
2、什么是自主性变量?在本章中,我们规定总需求中那些组成部分是自主性的?自主性变量是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东西决定。
本章中我们假设:总需求的自主性开支(autonomous spending—C*)、自主性投资(autonomous investment—I0)、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G0)、税收(taxes—TA)、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TR)、净出口(net export—NX)是自主性的。
3、根据你对于联邦政府许多部门同意并实施政策变动所需时间的了解,你能想到有关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任何问题么?对于经济学家和政客们来说,在某一经济问题上达成共识很困难,因此一项政策的决定常常需要很长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经济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动。
如果在经济衰退过后已经出现快速增长趋势的时候才决定好通过减税改善前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那么,毫无疑问,这一过时的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4、为什么将比例税所得与福利制度等机制成为自动稳定器?选择其中一个稳定器,详细解释它如何并且为什么会影响产出波动。
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会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性需求变动所需要的产出变动量而不需要政府一步步具体地加以干预。
当自动稳定器处于适当状态时,投资需求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会变小。
这意味着自动稳定器的存在使我们期望产出波动可以比没有这些自动稳定器时的幅度减小。
例如:失业救济金是失业者即便在没有工作时也可以继续消费,因此,当总产出下降时,转移支付增加。
这意味着有些人在失业时领取救济金比没有救济金时需求降低的要少,这会使乘数变小而使产出更加稳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年代里,较高的失业救济金和较高所得税率是经济周期波动自1945年以来没有以往那样剧烈的原因。
5、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他为什么可能比实际的或没有调整的预算盈余成为更有用的衡量方法?本书提供了该衡量方法的其他名称,像“周期性调整的盈余”与“结构盈余”等。
为什么我们会喜爱用这些另外的名称呢?由于我们经常衡量使用财政政策以影响收入水平的方式,这就需要某种不受经济周期的特殊形式影响的衡量政策的手段。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是这样一种衡量手段。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上,或潜在产出水平上的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其他名称,如周期性调整的盈余(赤字)、高就业盈余、标准化预算盈余、结构盈余等并不意味着经济还有一个未达到的、唯一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他们合理地表明了这个概念只是一个固定在给定就业水平作为参照点的方便的衡量手段。
技术题1、这里,我们研究第九章第二节与第三节学习过的不存在政府部门的模型特例。
假如消费函数为C=100+0.8Y,当投资为I=50的时候,A、本例中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解:Y=C+I=100+0.8Y+II=50,Y= (100+50)/(1-0.8)=750B、均衡状态时的储蓄水平是多少?解:Y=750,C=100+0.8Y=100+0.8*750=700,Y=C+S,S=Y-C=750-700=50C、由于某种原因,如果产出水平为800,非意愿的存货积累会是多少?解:Y=800,I0=50,C=100+0.8Y=100+0.8*800=740,Y=C+I0+UI,I=Y-C- I0=800-740-50=10D、如果I增加为100.,对均衡收入的影响是什么?解:I0=100,Y=C+I+ I0=100+0.8Y+100=200+0.8Y,Y=1000即均衡收入由750变为1000.E、在这里,乘数的值α是多少?解:c=0.8,α=1/(1-c)=1/(1-0.8)=5F、画一幅图表明(a)与(b)的均衡图。
2、假定习题一中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动,以致C=100+0.9Y,而I仍旧为50。
A、均衡收入水平比习题1(A)中的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计算新均衡水平Y’,并证明它。
解:Y‘=C+I=100+0.9Y+50,Y‘=1500即新的均衡收入水平提高了B、现在假定,投资增加到I=100,就像习题1的(D)一样,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解:Y=C+ I=100+0.9Y+100=200+0.9Y,Y=2000均衡收入由1500变为2000C、投资支出这种变动对Y的影响比习题1中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解:△I=50,△Y1=250,△Y2=500,△Y2>△Y1,所以投资支出这种变动对Y的影响增加了D、画一幅图来表明这种情况下均衡收入的变动。
3、现在我们来考察税收在决定均衡收入中的作用。
我们设想有一个像第九章第四节与第五节中的那种形式的经济,它由以下函数描述: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a、计算该模型中的均衡收入水平与乘数。
解:Y=C+I+G+NX=50+0.8(Y-t*Y+TR)+I+G+NX,I=70,G=200,TR=100,t=0.20,Y=50+0.8(Y-0.2*Y+100)+70+200,Y=1111,α=1/[1-c(1-t)]=1/[1-0.8*(1-0.20)]=2.78b、计算预算盈余BS。
解:BS=t*Y-G-TR=0.20*1111-200-100=-77.8c、设想t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新的乘数是多少?解:Y=C+I+G+NX=50+0.8(Y-t*Y+TR)+I+G+NX,I=70,G=200,TR=100,t=0.25,Y=50+0.8(Y-0.25*Y+100)+70+200,Y=1000,α=1/[1-c(1-t)]=1/[1-0.8*(1-0.25)]=2.5d、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动。
如果c=0.9而不是0.8,你的预期盈余变动是增加还是减少呢?解:c=0.9,BS‘=t*Y-G-TR=0.25*1000-200-100=-50,△BS=(-50)-(-77.8)=27.8盈余增加,盈余变动为27.8e、当t=1时,你能解释为什么乘数等于1吗?BS‘=t*Y-G-TR,t=1时,国民收入全部上缴国家,作为税收。
国民依靠转移支付维持消费。
而Y=C+I+G+NX,此时,C、I、G、NX均为常数,各项目的增长仅仅来自自主开支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为0,乘数α=1/(1-c),因此乘数等于14、假如经济在均衡状态下运行,Y0=1000。
如果政府进行财政变动,将税率增加0.05,政府支出增加50,预算盈余将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BS=t*Y-G-TRBS’=(t+0.05)*Y’-(G+50)-TR=t*Y’-G-TR+(0.05*Y’-50)=BS+(0.05*Y’-50)税率增加,国民收入减少,Y下降,Y<1000,0.05*Y’<0.05*1000=50,故,(0.05*Y’-50)<0, BS’<BS,因此,预算盈余变小5、假如国会决定减少转移支付,但等量增加政府对商品与服务的采购,即改变其财政政策,使△G=-△TR。
a、你预期该项变动的结果是使均衡收入增加还是减少呢?为什么?YD=Y-TA+TR,YD=C+I+G+NX-TA+TR=C0+c*(Y-TA+TR)+I0+G+NX0,Y=[C0+I0+G+NX0+c*(TR -TA)]/(1-c)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零小于一的,每单位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所带来的收入的增加小于一单位。
因此均衡收入是增加的b、求均衡收入△Y0的变化。
Y1=[C0+I0+G+NX0+c*(TR -TA)]/(1-c)Y2=[C0+I0+G+△G+NX0+c*(TR-△TR -TA)]/(1-c)△Y0= Y2- Y1=G/(1-c)+ △Gc、预算盈余BS如何变化?BS为什么会变化?△BS=t*△Y-△TA+△TR结合b小题,可知:预算盈余变化量为正。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等量变化带来的是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因此预算盈余BS呈现出增加的状态。
第二章概念题1、如果政府雇用失业工人,他们领取TR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他们作为政府雇员支取TR美元,不做任何工作,GDP会发生什么情况?请解释。
政府购买没有提高生产能力,不会被计入GDP。
而一旦政府雇用了失业工人,他们领取的工资将被计入GDP,从而导致GDP增长。
2、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下情况之间有什么不同:a、厂商为某经理购买轿车,与厂商支付给经理额外收入有他自己购买轿车前者将买车的支出计入投资项目之下,后者则计入个人消费项目b、雇用你的配偶看管房屋,与无偿地要她担此工作前者的劳动价值不会计入GDP,后者则会计入GDP进而引起GDP增长c、你决定购买一辆美国车,与购买一辆德国车两者都会引起净出口的减少3、GDP与GNP有什么区别?用于计算收入/产出是否一个比另一个好?为什么?GDP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将从国外获得的作为本国生产要素的报酬加到GDP上就得到了国民生产总值GNP。
事实上,由于两者数值比较接近,所以无法说在计算与收入产出比率时一个比另一个更有优势。
、4、NDP是什么?用于计量产出,它与GDP孰优孰劣?解释。
资本用于生产是会发生磨损和折旧,国内生产净值NDP等于GDP减去折旧。
因此NDP更接近于计量既定时期内一国生产商品的净数量,它是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
因此在计量产出方面,NDP比GDP更有优势。
5、实际GDP的增加经常被解释为福利的增加,这种解释有什么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是其最大的问题?事实上,实际GDP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福利的增加。
因为一些使GDP增加的项目是我们用来避免一些坏事发生而不得不做的,最然这些事使GDP增加了,但是福利并没有增加。
此外,GDP也无法很好的计量商品质量的改进。
比如:每一年我们都要在制止犯罪上投入大量的财力,GDP确实因此而增长了,但是国民福利并未提高。
6、CPI与PPI都计量价格水平,它们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你会选择其中的一个而不选择另一个?二者计量的都是固定的一揽子商品的价格水平。
CPI计量的覆盖范围是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成品、和服务,而PPI计量的范围则是原材料、半成品等。
PPI是设计用来计量销售系统早期阶段的价格,CPI则是计量城市居民实际支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