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指导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学校的总平面设计简介(一)学校总平面组成的内容1.校舍建筑:包括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及生活辅助用房等。
2.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包括跑道、跳跃场、投掷场、球场、器械运动场及体操场等。
3.科学实验园地:包括生物教学标本园地、植物种植园地、动物饲养园地及小气象站等。
4.道路及绿化。
(二)学校总平面设计的要求1.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3.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
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5.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2)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3)两排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三)总平面的布置方式在总平面布置中,主要是处理好教学楼、出人口与运动场应尽量争取南北向。
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1.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一侧,教学楼与运动场的朝向均好,功能关系好,运动噪音对教室干扰小;2.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前或后,当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纵横线垂直时,两者之间需加绿化隔离,以减少干扰;如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平行,则二者有其一的朝向会较差,干扰也较大。
二、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中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等。
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室的设计普通教室设计要求:一、教室必须具有能容纳远期(每班45人)和近期(每班50人)规定人数所需的课桌椅。
二、教室课桌椅排列应便于学生听讲、书写,教师讲课、辅导及安全疏散。
三、教室的平面尺寸主要取决于容纳人数、教学方式、课桌椅尺寸及排列方式。
四、教室应有良好的朝向、足够的采光面积、均匀的光线并避免直射阳光。
五、教室需有良好的声学环境,应隔绝外部噪声干扰及保证室内良好的音质条件。
六、教室内必须有足够的空气量和良好的采暖、隔热、通风条件。
七、教室内应设有保障教学活动所需的设施及设备。
八、教室内家具、设施、装修、设备等均需考虑青少年的特点及安全。
九、教室设计应利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及装设音响、映播图象等教学设备的可能性。
教室内部装修要求:一、门窗选材与构造要求坚固、耐用并便于清洁,擦洗时安全,二、地面宜采用光滑适度、易于清洁,不起灰尘且热工性能好的材料,三、内墙面粉刷应坚固、耐久,无光泽,易擦洗,宜做1.7m高水泥护角。
四、内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mm和不宜高于1000mm,采暖地区一般在窗台下设置暖气罩。
1. 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
(1)课桌椅的尺寸: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
(2)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
①视距要求: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距离≥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②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为550—600mm;排距c为850—90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
①矩形教室: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
其平面轴线尺寸可采用:9000mm×6900mm、9000mm×6600mm、9000mm×6300mm等几种。
②方形教室: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7200mm×7200mm、7500mm ×7500mm、7800mm×7800mm及7500mm×7800mm等。
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多边形教室;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取决于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
一般来说,3.6~3.9m 层高才能满足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效果看,以层高为房间跨度的l/2~2/3为好;最后,还必须考虑经济,不适当的增加层高,就会增加造价,应予避免。
2.教室门窗设计(1)教室门的设计: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
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1000mm。
在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但其宽度应为1200~1500mm。
门洞高一般为2400~2700mm,门内开,以免影响走道中行人的通行。
(2)教室窗的设计:窗的位置及尺寸大小,主要受采光标准,层高及结构的制约,窗的高度还应符合模数。
具体要求如下:①窗的大小按窗地比1/4确定。
一般采用窗宽为1500~2100mm,窗高为2100~2700mm。
②光线必须由学生左侧射入室内,各座位的亮度要均匀,窗上口要尽可能接近天棚,窗下口距地面(即窗台高)为900~1000mm。
窗间墙宽度,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
3.教室的内部设施;教室的内部设施包括: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挂镜线、电源插座、挂衣钩、广播箱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利于使用,整齐美观,容易清洁。
(1)黑板:是教室内的主要固定设备。
要易于书写擦拭,不发噪音,不产生眩光。
黑板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不宜小于4000mm。
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2)讲台:有木制讲台和钢筋混凝土讲台。
高度一般为1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长度等于黑板长度加上两端各延长200—250mm。
(二)特殊教室设计1.实验室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实验室等。
根据使用情况,有综合实验室(理、化、生合)和多功能实验室(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和演示实验室)。
实验室平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家具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以及设备的要求。
人数以班为单位计算,家具中的演示桌和实验桌是影响实验室大小的主要设备。
实验室平面轴线尺寸(宽×长)可采用6600mm×12000mm、7500mm×10800mm、7500mm×11700mm、8700mm×9900mm几种,层高与教室相同。
每个实验室均要设一间准备室,作为实验准备、存放仪器、药品和标本用,一般面积在45m2左右。
准备室要紧靠实验室,并设门与之相通,以利使用。
2.音乐教室大小形状与普通教室同。
若考虑兼作文娱排练和其他用途时,面积可适当加大。
音乐课对其他教室干扰大,设计时可将它作为独立的部分放在尽端,或放在教学楼尽端的底层或顶层,或在教学楼外单独建造。
音乐教室一般附有乐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
3.合班教室供多媒体教学、放映幻灯、科教电影、实验演示、观摩教学、学术报告和合班上课用。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与教室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中学合班教室可设计成阶梯教室,使用面积按每座1m2计算,教室的规模一般以容一个年级为宜。
当作成阶梯教室时,桌椅宜固定,宜采用翻板椅,地坪的升高和桌椅的排列,要考虑视线及视角要求。
从视线考虑,前排到黑板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500mm,后排距黑板不宜大于18m。
排距一般为850mm,走道宽大于或等于800mm。
为了保证每排座位不被前排遮挡,阶梯梯级的高度,宜采用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合班教室在视角要求上与普通教室一样。
在采光照明方面,与普通教室同,但当教室宽度大于7.2m时,应采用双面采光。
4.语言教室又称为语言实验室,供语言课教学专用。
每座平均使用面积为1.60~1.80m2,语言教室一般包括语言教室、控制室、编辑及复制室、录音室、准备及维修室等一组房间。
教室的位置应设在教学楼中比较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
语言教室座位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入座和离座,最好为双人连桌,两侧通道。
为了避免互相干扰,每个座位需设挡板隔开,前方安装玻璃,以便观看教师讲课。
语言教室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可设在教室的讲台上,或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
当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时,教室与控制室之间应设该观察窗,且满足教室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座位的要求。
录音室是语言教室中的重要设施,可以放在控制室内或准备室旁边,面积大小以6~l0m2为宜,若仅供l~2人使用,3~5m2即可。
准备室供进行编辑器材维修和课前准备之用,面积一般为6~l0m2。
此外,语言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
5.微型计算机教室微型计算机教室的座位数,按一个标准班人数设计。
目前多数学校是每两个座位布置一台计算机;当条件允许时,应按每座配备一台计算机。
室内尚应配备2—3台打印机。
计算机台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就座及操作,便于教师的巡回观察与辅导,便于接通电源。
为使计算机显示屏图文清晰及不至造成学生眩光,座位应垂直于采光窗。
当座位平行于采光窗布置时,室内应设暗色遮光窗帘,并应设置有光栅的灯具。
计算机教室组应设:办公室,可容一个班人数的候机室兼讲课室,卫生间及换鞋处。
室内环境: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温湿度;当学校位于炎热地区,应安设空调机;室内应注意防尘;当室内配备打印机时,室内顶棚及墙面应做有效的吸声处理。
(三)行政及生活用房的设计1.教学办公室及学生办公室办公室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
数量按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定,办公室层高可比教室低,一般为3000~3600mm。
2.厕所设计时应注意几点:(1)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一般中学人数可按男女生各为一半计算,男厕:每5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0m长的小便槽);女厕:每25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
(2)厕所的位置应较为隐蔽,并便于使用,宜设前室,通风要良好,位置上多设于教学楼端部、转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