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体育

学前儿童体育

第五章 学前儿童体育
一、本章主要内容
(一)体育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的目标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四)幼儿园体育的组织 (五)幼儿园体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六)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
(一)体育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1、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 广义体育 狭义体育 学前儿童体育 2、体育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
(四)幼儿园体育的组织
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安全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五)幼儿园体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1、讲解示范法 2、练习法
3、游戏与比赛法
4、语言提示与具体帮助法
(六)人体机能能力变化规律:
上升 阶段
活动前在生理和心理 上产生选择性反应
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能原地自转至少3圈不跌倒;能 闭目向前走至少10米。
能熟练协调地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圈、拱形门等)下较灵活地侧钻;能手脚着地 协调地向前爬;能手脚熟练协调地在攀登架、攀登网或肋木上爬上爬下;能团身滚。
能较熟练地听信号集合、分散、排成4路纵队(包括切断分队);能随音乐节奏较准确 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会玩跷跷板、秋千等各类大型体育活动器械;会骑小三轮车、带辅轮的小自行车;会 用球、绳、棒、圈及其他废旧材料(如易拉罐、可乐瓶、报纸等)开展小型多样的体 育活动。
具有一定的抵御寒、暑、饥、渴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喜欢并能较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能较自觉地遵守体
育活动的规则;互助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队,变换队形走跑等,做模仿活动或一些轻松简单 的舞蹈等。
中间 旨在增大肌肉群和骨骼的活动,保证幼儿良好的身 部分 姿和体格,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幼儿健康.如做一些
节奏较快的律动,做各类基本体操,开展体育游戏 等。
结束 旨在使幼儿身体机能由兴奋逐步转为安静状态,结 部分 束早操活动.如便步走,慢跑,在音乐节奏下做一些
能熟练协调地侧身、缩身钻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拱形门等);能手脚交替协调熟练 地在攀登架或肋木上爬上爬下,能在单杠或其他器械上做短暂的悬垂动作;能熟练地在垫 子上前滚翻、侧滚翻。
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迅速地集合、分散、整齐列队、 变化队形;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 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皮肤、视觉器官、听觉 器官…… 3、体育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1)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2)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的目标
1、幼儿园体育的总目标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其他表述: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
能半侧面单手投掷小沙包等轻物约4米远;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如直径不少 于60厘米的标靶,投掷距离约3米);能抛接高球,或两人相距2-4米互抛互接大球。
能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交换手臂动作(叉腰、平举、上举等)或持物走; 能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自转至少5圈,不跌倒;能两臂侧平举单足站立不少于5秒钟。
活动,可单独活 利干教师实施单 和活动量难以
动,可自愿组合 独教育
控制
活动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建议
1.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2.提供足够提供活动器械和内容,幼儿充分自
由活动机会和条件。在活动不同时间应投放 新的活动器械和内容。 3.活动前要向幼儿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 事项。活动中观察指导幼儿。 4.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注意团结合作,遵守纪 律,活动后整理教材。 5.方式多样,合理引导、支持幼儿的活动 6.注意户外体育活动与其他身体锻炼活动的配 合。
轻器械操、 徒手体操 (韵律操、 健美操、武
动作难度 每套 较大、变 8--10 化较多 节
4/8 较大
(3)户外体育活动
现状分析
1、部分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得较少。 (1)家长的认知态度和园的“顺从”。 (2)场地太小或无户外活动场地。 2、户外体育活动常常在室内开展。 3、活动器械较少,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孩子
轻快放松的活动,简单小结并收拾整理器材。
表:各年龄班幼儿基本体操的特点
年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操类型
动作难度 节数 节拍 活动 量
小班 中班 大班
模仿操、简 动作较简 每套 2/8 一般 单的徒手操 单、动作 4--6
对称、变 节 化小
徒手操、 简单的器 械舞
动作有一 每套 4/8 增大 定的难度 6--8 和变化 节
能上体正直、自然地走和跑;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 跑、追逐跑;能步行1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 一个圆;能较轻松地双脚交替跳着走。
能较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 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上、后方抛;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等轻物投向前方。 能在平行线(或窄道)中间走;能在宽25厘米、高(或斜高)20厘米的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1、基本动作的练习
(1)内容:走步、跑步、跳跃、钻、爬、投掷和攀登 等 (注意区分周期型动作、非周期型动作)
(2)任务: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平衡、协调性和 灵活性等身体素质;促使幼儿不断改进基本动作的 质量;获得有关运动的粗浅知识,提高智力水平; 培养勇敢、果断、灵敏、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等优 良品质。
适应性积极反应 负性消极反应
通过适当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机能惰性,提 高活动能力,使其较快达到较高水平
平衡木(或斜坡)上走。 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绳子、皮筋、拱形门等)下钻来钻去;能
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能倒退爬;能钻爬过低矮的障碍物;能在攀 登架上爬上爬下,或从网的一侧爬越至另一侧(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助)。 初步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动作;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做模 仿操或简单的徒手操。 会玩滑梯、攀登架、转椅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并注意安全;会骑小三轮自 行车;会推拉独轮车;会滚球、传球、抛接球和原地拍皮球;会利用球、 绳、棒、圈等小型多样的体育器材进行身体锻炼。 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初步掌握体育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规则,团结合 作,爱护公物;能合作收拾某些小型体育器材。
器材,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3.在活动的不同时间,指导幼儿利用同一器材或选用
不同的器材去开展各种玩法,培养幼儿活动的创造 性。 4.丰富早操活动的内容,科学编排早操动作 。 5.根据季节和气候灵活调节早操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6.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建议早操活动各部分安排:
开始 旨在组织集中幼儿的注意,使幼儿身体机能逐渐进 部分 入活动工作状态,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好准备.如排
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灵活性”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
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
(二)幼儿园体育的目标
2、幼儿园体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2、基本体操的练习 (1)体操动作的练习
①徒手体操 ②器械体操
(2)排队和变换队形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3、器械活动 (1)摇摆、颠簸类运动器械 (2)攀登设备 (3)各种玩具车辆 (4)平衡板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4、体育游戏
小班体育活动进行走、跑、蹲交替动作练习时采用 《风和树叶》的游戏。先带幼儿到户外,感知风吹落 叶的情景。感受刮大风时,树叶飘得快;风小或没风 时,树叶落得慢,落到地上静止不动的自然现象,幼 儿可自由表现落叶飞舞。再开展游戏时,老师扮演大 风,幼儿扮演树叶。刮大风时,幼儿便快跑;刮小风 时,幼儿知道要慢走;当风停时,幼儿自然就蹲下了。
会玩低单杠、秋千脚蹬车等其他大型体育活动器械,会踩高跷、跳皮筋、跳绳50次以上; 会运球、传接球、用脚踢(带)球;会用球、绳、棒、圈、积木、报纸、轮胎或其他废旧 材料开展各种身体锻炼活动。
具有较强的抵御寒、暑、饥、渴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热爱体育活动,有积极参加各种身体锻炼的习惯;能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合
作、负责、宽容、谦让、爱护公物;有较强的集体观念;敢于克服困难,能体验克服困难 取得胜利后的愉悦;能独立或合作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材。
(二)幼儿园体育的目标
3、幼儿园集体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集体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根据体育总目
标、年龄阶段目标、上一单元活动的反馈信息以 及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等方面来制定的。 体育活动目标是指向每一次具体的体育活动的目 标,它作为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 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并影响活动 的过程、方法及场地和器材的选择和利用,同时 也影响着活动的评价。
能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左右);能双脚熟练地向前跳 或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30厘米;能双脚站立由30厘米高 处往下跳,落地轻;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能单、双脚轮换跳,单 足连续向前跳。
能肩上挥臂投掷轻物;能自抛自接低(高)球;能两人近距离互抛互接大球;能滚球 击物;能左右手拍球。
(二)幼儿园体育的目标
2、幼儿园体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大班
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进行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 300米左右;能步行2公里,连续跑约1分半钟;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能原地蹬地跳起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5厘米左右);能双脚熟练地改变 方向(前、后、左、右、转身)跳;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 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50厘米;能助跑跳远,跳距 不少于40厘米;能助跑屈膝跑过高度约40厘米的垂直障碍,能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厘 米、宽15厘米的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