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课件: 第十单元 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课件: 第十单元 教材分析


研教材形成面
一、容量大
1.物质多(金属单质3、氧化物4、酸2+3、碱2+2、盐14、指示剂2、pH试纸) 2.性质多(物理性质、特性、化学性质或共性) 3.反应多(化学方程式14)
Mg+2HCl=MgCl2+H2↑ Zn +2HCl=ZnCl2 +H2↑ Fe +2HCl=FeCl2 +H2↑ Mg+2H2SO4=MgSO4+H2↑ Zn +2H2SO4;2H2SO4=FeSO4 +H2↑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学课标寻其点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科学素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的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级主题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级主题(单元)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看教材寻其线
常 见 的性 酸质 和 碱
特性
共性 酸碱性
用途
酸 H+ 碱 OH-
酸碱度
性质 宏观 定性
用途 微观 定量
化学的三重表征 1.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 2.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微观世界 3.化学式、方程式、符号等构成的符号与数学世界
常 见 的性 酸质 和 碱
共性 酸碱性
共性特性
酸 H+ 碱 OH-
酸碱度
宏观 定性
微观 定量
用途
性质
用途
教学的设想
将酸和碱的定义前移
虽然化学概念教学,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但是要注意概念形成 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将课本第67-68页单元小结中的这种表示方法移到此处。 这样让学生由感知定义到形成定义,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酸和碱。
教学的设想
利用“对比”的思想进行教学
将课本第67-68页小结移到此处,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将课本第67-68页小结移到此处,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对 比 学 习
对 比 学 习
【2013年临沂中考第24题】
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以下知识 网络图,回答有关问题。
酸碱指示剂



金属 氧化物

(1)①中填写
, ②中填写

(2)上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盐酸与氧化
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教学的设想
变“疑难”实验为“探究”实验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2NaOH+SO3=Na2SO4+H2O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
研教材形成面
一、容量大
1.物质多(金属单质3、氧化物4、酸2+3、碱2+2、盐14、指示剂2、pH试纸)
【2018年临沂中考第20题】 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 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 (填序号)。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2.性质多(物理性质、特性、化学性质或共性)
3.反应多(化学方程式14)
4.应用多(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中和反应、酸碱度)
5.外延多(每个知识点都有外延性的问题)
二、教材设计的比较散
主线清晰,知识点多而散
对比教学
如,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三、 “穿点成线,由线成面”
为了更好的落实主线
研教材形成面
一、容量大 1.物质多(金属单质3、氧化物4、酸2+3、碱2+2、盐14、指示剂2、pH试纸)
金属单质:Mg Zn Fe…… 氧化物:Fe2O3 (CuO) CaO CO2 SO3 …… 酸:盐酸 、硫酸、(硝酸、碳酸、醋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氨水)…… 盐:MgCl2、ZnCl2 、FeCl2、MgSO4、ZnSO4 、FeSO4、FeCl3、 Fe2(SO4)3、Na2CO3、CaCO3、Na2SO4、NaCl、Na2SO4…… 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
基于 课标
研读 教材
共建 高效
主落 线点
教学的设想
变“疑难”实验 为“探究”实验
练习与课外实验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点、线、面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学课标寻其点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科学素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宏观
对比
微观
【2015年临沂中考第20题】 下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在上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C中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 ⑵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的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级主题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级主题(单元)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