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原创)A.狡黠(xiá) 粗糙(zào) 引吭高歌(háng)B.贮蓄(chǔ) 骸骨(hái) 毛骨悚然(sǒng)C.冗杂(rǒng) 栈道(zhàn) 扣人心弦(xián)D.污秽(huì) 濒临(bīn) 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B)(原创)A.斓语力挽狂澜荟萃鞠躬尽粹B.阴晦诲人不倦耸峙恃才放旷C.必需锋芒必露抵挡锐不可当D.契约锲而不舍鉴定油光可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原创)A.古老的修道院优雅、严肃,从院里传来阵阵唱圣诗的和谐女声。
B.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扣人心弦。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原创)A.“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与朋友风别一年多,可一起生活、学习、娱乐的时光却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未曾离去。
B.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C.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次妈妈的温柔呵护?有多少次妈妈的深情拥抱?D.支持,是满天的繁星,再小,也能打破黑夜,支持,是满地的嫩芽,再小,也能抹除绿意。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原创)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
《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小说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中篇小说《项链》等。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只选做三小题)(3分)(原创)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观书有感》)②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3分)(摘自2012年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这是因为①。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身上学到了顽强的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学到了对道德的执着……②。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改编)①民俗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发生的。
②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③通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文章,使我们了解了祖国丰富的民俗文化。
9.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3分)香港大学校徽上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
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黎稷非馨,明德唯馨。
”格物,见《礼记•大学》:“致知格物,物格而知至。
”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
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作用,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骚扰、攻击的“黑客”。
如鲁迅所说,发明了罗盘,知识看风水;发明了火药,只是做自娱娱神的鞭炮。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3分)(改编)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青鸟情院里飞来两只小鸟,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人们叫它青鸟。
或清晨,或傍晚,总在树上跳来跳去,唱它们自己的歌。
中午,常是回家一趟,却不进窝,在院中,双足跳跃着,说它们自己的话。
乏了,多在树枝上相偎着,闭了眼儿,作一短暂的小憩。
待人们去田间劳作,它们“嗖”地飞起,一前一后,平展了双翅,斜斜地绕过屋顶,互应一声,转个圈儿,飞向远方。
它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温暖暖的家了。
它们形影相随,步调一致,是对可爱的小夫妻。
过了一月,又过了一月,人们很少听到它们的歌声了,却意外地发觉洞里有了“吱吱喳喳”的叫声,也看到它们飞来飞去,格外忙碌。
原来它们已是有了儿女的“人”呢!五月的一天下午,突地阴了天,“嘎”地来了雷,眼前一个闪电,雨点就跟着风来了。
风一起,大雨泼了下来,从田里跑回家的人,淋得精湿,赶忙换了衣服,然后出着长气,屋檐下站了,一边擦头脸的雨水,一边望着外面的雨线,议论起雨的来势。
倏忽,从那昏昏的天边,望着了一个白点,像风筝在飘。
白点愈来愈近,像要落地似的,但那风儿太猛,总使它忽高忽低,落不下来。
几多盘旋,几次挣扎,总也是高了又低,低了又高。
人们终于看清了,是一只青鸟,但那一只呢?猛地,只见它斜着翅膀,硬是冲了下来,低了,又一个圈儿,冲进院子,嘿,它嘴里还衔着条虫子哩!它一飞进院子,院树上便响起另只青鸟的叫声,随着叫声,洞口便探出四个小鸟的脑袋,张着扁扁的镶着黄边的嘴巴,吵嚷着要食吃。
它飞进洞去,不知给哪只小鸟喂了,飞出来,叫上一声,另只飞去了,它却在那里,守护着洞口,任风儿去刮,任雨儿去淋了。
那飞走的,也极是艰难,风猛,雨急,它全然不顾了。
高空一阵呼啸,使它失去了方向,零乱了羽毛,一个把握不住,划道弧线,像石块般地抛在街上。
它摔坏了,一动不动,怕是再也飞不起来了呢!我不禁为它动情了,便跑出门去,想把它逮回来,免得雨中受苦。
但它毫不理会,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我捉了回来,擦了雨水,放在炕上,用筛儿盖了,让它暖和。
先是安静地躺着,一会儿功夫,似平缓过了气力,再也不安于这温暖的地方了,急着出去,撞得筛子乱响。
傻鸟儿,难道忘记外面在下雨吗?难道不知道黑夜就要来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冒险呢?我刚揭筛去看,它却瞅准方向,“噗喀”一声,飞了出来,冲门而去了……雨小了,人们都回了屋去,我却千般地万般儿的不安。
望那昏昏的雨空,不知它飞向哪里,在干着什么?树上的那只,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栖守着……11.文章开头写两只青鸟的可爱,其作用是什么?(4分)(改编)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原创)①白点愈来愈近,像要落地似的,但那风儿太猛,总使它忽高忽低,落不下来。
几多盘旋,几次挣扎,总也是高了又低,低了又高。
②树上的那只,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栖守着……13.“我”青鸟的关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分)(改编)14.文章最后说:“望那昏昏的雨空,不知它飞向哪里,在干着什么?”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写出那只青鸟飞向哪里,在干什么?(4分)(原创)(二)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具有致命危险①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地中海研究称,随着近几十年海洋温度不断上升,海洋内越来越频繁地形成大团大团的像黏液状的物质,而且出现这种物质的区域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②这个季节的温暖天气使海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导致有机物更易结合在一起,形成泡状物。
在长达124英里(200公里)的海域,这种黏液物质在夏季自然形成,经常出现在地中海沿岸。
如果气温更高,黏液物质甚至在冬季也会形成,而且会持续好几个月。
③据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海洋学系主任罗伯托•达诺瓦罗(Roberto Danovaro)表示,迄今为止,这种浅棕色“黏液”一般被视为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它形成的粘性胶状膜可堵塞渔网,粘在游泳的人的身上,发出一股怪味④达诺瓦罗表示,这项最新研究在地中海黏液物质里发现了大量细菌和病毒,其中包括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大肠杆菌。
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
有研究报告指出,那些别无选择,只能游过黏液团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最易遭受这种物质携带的病菌侵袭,甚至可能夺出大型鱼类的性命。
达诺瓦罗表示,这种有毒黏液团还能困住海洋生物,封住它们的腮,使它们窒息而亡。
最大的黏液团能沉入海底,它就如同一条巨大的地毯,使海底生物窒息。
同时,黏液团释放病原体会对公众健康构成致使威胁。
在这种黏液团里游泳的人,可能会染上皮炎等皮肤病。
⑤黏液物体始于“海雪”,“海雪”主要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例如小虾和桡脚类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雪(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断聚拢其他微小物质,慢慢增大形成黏液物质。
⑥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而且在这一地区很常见。
海洋的相对平静和海水较浅,导致近海水体相对来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为黏液形成提供了理想环境。
⑦最近的研究发现,黏液团不只是地中海地区的一大安全隐患,从北海到澳大利亚,这种物质可能遍及所有海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气温升高造成的。
达诺瓦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一些措施,地球将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继续否认科学证据,这就是我们将面临的严重后果。
”除此之外,目前还不清楚导致这种黏液团形成的其他原因。
例如,谁也不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
科学家们说:“我们找到答案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
”(摘自2009年10月09日新浪环球地理有删改)15.请根据文章①至⑤段文章,简述“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的形成的过程。
(3分)1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4分)①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
②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
17.文章列举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的作用是什么?(3分)18.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