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授课时间1401 1402 1403 授课地点机房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实例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习方法模仿操作、自主探究课题3ds Max贴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贴图的概念和贴图的类型,掌握常用贴图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常用贴图
教学难点贴图的使用方法
教学媒体
①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②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统计出勤情况(2分钟)
复习提问:材质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3分钟)
课程导入:如果在场景中有过多的多面模型时, 会大大降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因此为了有效利用计算机内在资源,一般要适当地采用贴图来进行操作。
一、贴图概述(35分钟)
教学内容:
1.什么是贴图
贴图主要用于表现物体材质表面的纹理,并且可以创
建反射、折射、凹凸和镂空等多种效果,比基本材质
更精细、更真实。
2. 贴图的作用:通过贴图可以增强模型的质感,完善模型
的造型,使三维场景更接近真实的环境。
3. 贴图的类型:展开standard材质的“贴图”卷展栏,
这里有很多贴图通道,在这些通道中可以添加不同的贴图类型
来表现物体的属性。
随意单击一个通道,在弹出的“材质/贴
图浏览器”中可以观察到很多3ds Max自带的“标准”贴图类
型,如图1所示。
教师活动:
1.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各种贴图,使学生对贴图有一个感性
的认识,进一步引出贴图的概念。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贴图制作的步骤。
3.举例说明贴图的制作过程。
(★解决教学重点)
4.采用与学生问答方式,总结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师生互动)
学生活动:
1.通过老师展示课件,了解贴图的的概念。
2.通过老师展示课件,了解贴图的制作流程。
(★解决教学重点)
图1
3. 跟随教师完成贴图制作的操作,从而熟悉贴图制作的流程。
4. 提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师生讨论。
(※ 师生互动)
二、常用贴图(40分钟) 教学内容:
1. 不透明贴图(▲ 教学重难点) (1)作用:主要用来制作玻璃、水和水晶等物体。
透明材质具有反射和传输光线的特性,通过它的光线也会被染上材质的过滤
色。
(2)原理:通过
在“不透明度”通道中加载黑白图像,遵循“黑透、白不透”的原理,即黑白图像中的黑色部分为透明,白色部分为不透明。
(3)不透明贴图的应用举例:
如图1左所示的场景中并没有真实的植物模型,而是在面片中使用“不透明度”贴图来模拟真实的树模型,结果如图2所示。
2.棋盘格贴图
(1)作用:用来制作棋盘效果,也可以用来检测模型的UV 是否合理。
(2)参数说明:
瓷砖:用来改变棋盘格的平铺数量,如图3所示。
颜色#1/颜色#2:用来控制棋盘格的两个颜色。
3. 位图贴图
(1)作用:所有的贴图通道中都可以加载位图贴图。
(2)参数说明:
镜像:贴图方式变成镜像方式,当贴图不是无缝贴图时,建议色选“镜像”选项。
查看图像:可以对位图的应用区域进行调
整。
模糊:设置0.01可以在渲染时得到最精
细的贴图效果,设置1,可以得到最模糊的贴图效果。
4. 渐变贴图
(1)作用:使用“渐变”贴图可以设置3种颜色的渐变效果。
(2)参数说明:
渐变颜色可以任意修改,修改后的物体的材质颜色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如图4所示。
图2 添加植物模型的场景
图1 场景中的图片素材
图3
教师活动:
1. 课件展示常用贴图的应用实例。
2. 举例说明常用材质的应用。
(★解决教学重点)
3. 布置学生操作练习:使学生体会常用贴图的不同参数的作用。
(★解决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
1. 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常用贴图的应用范围。
(★解决教学重点) 2. 通过操作练习了解常用贴图中不同参数的作用。
(★解决教学重
点)
三 、课堂实训 (40分钟)
教学内容:
【实训1】使用3ds Max 贴图来设置瓷砖地面,实例效果如图5所示。
实训要点:学习使用“棋盘格”和“光线跟踪”贴图 实训内容:
1. 在“漫反射”通道加载“棋盘格”贴图,适当调整“坐标”和“棋盘格”参数,实现棋盘格图案地面效果。
2. 在“反射”通道加载“光线跟踪”贴图实现瓷砖
地面的反射效果。
【实训2】调制镜子材质,实例效果如图6所示。
实训要点:使用“平面镜”贴图表现镜子的真实反射。
实训内容:在“反射”通道加载“平面镜”贴图实现镜子效果。
教师活动:
1. 演示镜子材质的制作过程。
2. 指导学生跟随操作练习(★解决教学重点) 3. 采用师生问答方式,明确参数的作用。
(※ 师生互动)
学生活动:
1. 通过跟随操作练习,体会各参数的作用(★解决教学重点)
2. 小组讨论并与教师共同探讨总结各种参数的含义。
(※ 师生互动)
总结与评价
本周我们系统学习了贴图的常识,重点介绍的几种常用的贴图的应用范围和制作过程,我们必须勤于练习才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德育渗透) (3分钟)
课后作业
阅读教材,完成实训报告(2分钟)
图5 棋盘格地面
图6 镜子
图3 渐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