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测验作业(一)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测验作业(一)答案

沈阳铁路局学习中心说明:①阶段测试作业必须由学生书写完成,打印复印不计成绩。

②学生应按有关课程的教学要求,在规定的交纳日期前交纳作业。

③任课教师评定考试成绩后,将成绩与评语反馈给学生本人。

④每一次阶段测试作业成绩记为本学期课程总成绩的20%。

第一部分:一、填空题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2.数字化企业的概念源于欧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

3.人们将研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想、程序和基本原则称为(方法论)。

4.(信息传输)是从一端将命令或状态信息经信道传送到另一端,并被对方所接收的过程。

5.(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

6.(信息存储)是指将经过加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的一种信息活动。

7.信息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

8.(信息维护)是指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的状态9.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

10.现行系统中信息的流动关系是以(组织结构)为背景的。

11.业务流程分析可以用(业务流程图)来描述。

12.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

13.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由外向里、逐层分解)。

14.数据字典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人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

15.(结构化语言)是一种介于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语言。

16.新系统逻辑模型是在(现行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7.(综合计划)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18.(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全面总结,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

二、单选题1.信息系统一般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接收器和( C )组成。

A.信息开发者B.信息所有者C.信息管理者D.信息维护者2.信息的收集工作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B )。

A.设计工作B. 初始工作C.调查工作D.总结工作3.管理信息的特征有( A )A.管理有效性、决策有用性、系统共享性、需求等级性B.管理有效性、决策有用性、系统独立性、需求共享性C.管理扩散性、信息传输性、系统独立性、需求等级性D. 管理扩散性、信息传输性、系统共享性、需求共享性4.系统的特性有( D )A.约束性、等级性、增值性 B.扩散性、层次性、开放性C.整体性、等级性、增值性 D、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5.常用的开发策略有( C )A.间接式、接收式、直接式、实验式、规划式B.接收式、直接式、迭代式、实验式、取代式C.直接式、接收式、迭代式、实验式、规划式D.计划式、直接式、迭代式、实验式、规划式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项目管理知识领域?(D)A.项目整合管理 B.项目范围管理 C.项目沟通管理 D.项目需求管理三、多选题1.信息管理应遵循以下(ABCDE)原则。

A.系统原则B.整序原则C.激活原则D.共享原则E.搜索原则2.信息存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BCD)A.存储什么信息问题B.存储时间问题C.存储方式选择问题D.存储介质选择问题E。

存储状态问题3.决策分析过程包括以下(BCDE)个主要阶段。

A.情报搜集阶段B.情报活动阶段C.设计活动阶段D.抉择活动阶段E.审查活动阶段4.企业流程的四要素包含(ACDE)。

A.活动B.活动的主体C.活动间逻辑关系D.活动的承担者E.活动的实现方式5.管理信息系统具有(ABDE)几个基本特征。

A.人机系统B.集成系统C.代码的集合D.数据库的应用E.数学模型的应用6.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ABCDE)A.处理B.计划C.预测D.控制E.辅助决策7.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为(BC)A.防护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查询软件E.通用软件8.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有(AE)A.局域网B.因特网C.以太网D.互联网E.广域网四、名词解释1.知识工作者:是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2.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各种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事实。

3.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实质内容。

4.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过思考和处理,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相关的系统化、科学化的信息。

5.系统: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有机集合体。

6.系统模型:是指以某种确定的形式,对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

7.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8.系统集成: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9.信息系统:现代的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够进行数据收集、加工处理、检索查询、存储和传输,并能够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10.管理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指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条件(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对各种资源(人、财、物等)和实施环节(供、产、销等)进行规划安排、合理配置、优化控制活动的总称。

11. 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按一定目的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12管理信息是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并对企业管理的控制与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有用资料的总称。

五、判断题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促进了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

(√)2.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信息时将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以后,提供给人们的有用资料。

(√)4.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学科。

(×)边缘5.系统集成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集成的简单系统。

(×)复杂6.信息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二是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

(√)7.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

(√)8.CPU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存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控制器9.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用人们熟悉的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语言。

(×)自然10.以太网以集线器为中心构成。

(√)六、问答题1.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数据是信息的来源。

(2)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3)数据与信息具有相对性。

(4)知识是信息的结晶。

总之,数据来源于现实世界,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了信息,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再推动改造现实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和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知识,再用于改造客观世界。

数据与信息是在人们认识现实世界、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相互转换。

2.信息的特征有哪些?答:(1)真实性。

(2)目的性。

(3)扩散性。

(4)传输性。

(5)等级性。

(6)可压缩性。

(7)共享性。

(8)价值性。

(9)时效性。

3.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集合性。

(2)目的性。

(3)关联性。

(4)适应性。

(5)整体性。

4.系统的分类?答: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形成的方式,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2)按复杂程度,系统可以分为3类9等。

①物理结构系统。

②生物系统。

③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3)按抽象程度,系统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3类。

5. 信息存储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答:(1)存储什么信息的问题。

(2)信息存储的时间问题。

(3)信息存储方式的选择问题。

(4)信息存储介质的选择问题。

6. 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领导职能。

(4)控制职能。

7. 信息管理的原则有哪些?答:(1)系统原则。

(2)整序原则。

(3)激活原则。

(4)共享原则。

(5) 搜索原则。

8.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答:(1)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

(2)信息资源的组织。

(3)信息系统的建设。

(4)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9. 企业信息活动链产生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答:(1)数据产生阶段。

(2)信息形成阶段。

(3)知识生成阶段。

(4)决策方案阶段。

10. 信息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答:(1)信息是现代企业的宝贵资源。

(2)信息是现代企业决策的基础。

(3)信息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4)信息管理现代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答:(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体化的集成系统。

(3)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4)数学模型的应用。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1)数据处理功能。

(2)计划功能。

(3)预测功能。

(4)控制功能。

(5)辅助决策功能。

13. 计算机按其性能和价格可以将计算机分成哪几大类?答:1. 巨型计算机。

2. 大型计算机。

3. 小型计算机。

4. 个人计算机。

5. 嵌入式计算机。

14.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有哪些?答:1. CPU。

2.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3. 输入设备。

4. 输出设备。

15. 计算机网络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1)计算机。

(2)数据传输介质。

(3)通信控制设备。

(4)通信协议。

(5)网络操作系统。

(6)网络应用程序。

16. 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服务有哪几个方面?答:(1)文件服务。

(2)打印服务。

(3)消息服务。

(4)应用服务。

17. 计算机网络有线传输介质有哪些?答:1. 双绞线。

2. 同轴电缆。

3. 光纤。

4. 无线传输介质。

18.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纵功能。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19.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答:(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0. 数据挖掘主要包括哪几个方式?答:(1)分类。

(2)聚类(3)关联规则发现。

(4)时序模式发现。

21.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 数据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2. 模型与方法的存储和提供。

3. 对各种数据、模型、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4. 数据的处理。

5. 辅助决策方案的提供。

6. 人机交互界面的提供。

7. 对分布使用方式的支持。

22.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有哪些?答: 1. 面向决策者。

2. 支持对半结构化问题作出决策。

3. 主要作用是辅助、支持决策者。

4. 体现决策过程的动态性。

5. 提倡交互式处理。

23. CRM的基本内容?答:(1)客户概况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