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902综采工作面过X12’陷落柱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3902综采工作面过X12’陷落柱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3902综采工作面过X12’陷落柱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辨识评估时间:2020年 4月18日下午17:00一、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作业环境辨识评估截止2020年4月18日八点班,我队施工的3902工作面进风推进至1167.6米,回风推进至1173.6米,根据槽波资料、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千米钻孔和本煤层钻孔资料,预计向前推进15米时,在47#-52#架揭露X12’陷落柱,X12’陷落柱参数:预计陷落柱长轴呈北西向,大小为19m ×14m。

工作面内最大影响范围42#架~57#架。

采用经验判断法及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对作业环境中存在得到主要灾害风险进行辨识及评估:顶板:3902工作面沿煤层顶板推进,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

预计陷落柱为岩溶陷落柱,断面内大部分为泥岩胶结物,局部为砂岩,在揭露陷落柱前附近区域顶帮可能受其影响出现滚帮及塌顶,过陷落柱期间由于岩性问题,锚杆、锚索施工不能锚入坚硬顶板当中,且围岩稳定性较差,存在塌顶风险,顶板风险评估为较大风险:D=LEC,D=3×2×40=240;水: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为3#煤层顶板砂岩及K8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含水层属弱含水层,含水呈不均一性。

割煤过X12’陷落柱期间存在导通煤层上方积水区的风险。

预计正常涌水量为1~2m3/h,最大涌水量为5m3/h左右。

存在一定水灾风险,对照分析水灾风险评估为一般:D=LEC,D=1×3×40=120;煤与瓦斯突出:公司2013年被认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过陷落柱期间,由于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在过陷落柱前后有可能存在瓦斯异常聚积其余,存在引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风险,造成严重后果,经分析评估煤与瓦斯突出风险评估为重大风险:D=LEC,D=1×6×100=600;瓦斯::3902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0.6m~2.5m,平均1.81m。

通过生产技术部防突办提供的相关资料及邻近工作面开采煤层分析,预计本面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随底板标高的降低逐渐增大;瓦斯压力为0.11~0.19MPa,瓦斯含量4.7253~6.1516m3/t。

通过分析,存在瓦斯超限,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风险。

瓦斯风险评估为重大风险:D=LEC,D=1×6×100=600;煤尘:3#煤经鉴定,煤尘具有爆炸性,在过陷落柱期间与正常生产期间产生煤尘或粉尘情况基本一直,如由于管理不到位或人员的违章作业,不及时清理积尘,仍存在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经分析评估煤尘风险评估为重大风险:D=LEC,D=1×6×100=600;火:3#煤层经鉴定为三类不易自燃,内因火灾出现概率较小。

在过陷落柱期间由于掘进机割岩,机械和岩体碰撞可能产生火花,以及由于局部岩石较硬可能进行放炮作业,产生明火,但由于现场通风系统正常,洒水消尘措施到位,产生火花后可能引燃局部聚积瓦斯以及煤尘的可能性较小,经分析评估,火灾风险评估为一般风险:D=LEC,D=0.5×6×40=120;三、工程技术辨识评估过陷落柱期间,根据顶板状况,需要提前在煤帮每架支设两根帖帮柱维护顶板,顶板破碎时需要提前拉架,同时顶板破碎处需要采取注胶的方式维护顶板。

岩性发生变化,硬度系数加大,为避免机组损伤出现事故及割煤期间产生火花,进行放炮作业。

单体柱要紧贴煤帮进行支设,且支护角度、质量、间距必须符合要求,在措施中必须对相关支护数据进行明确,如支护不符合措施要求,可能出现塌顶风险,通过辨识评估,顶板风险评估为较大风险:D=LEC,D=3×2×40=240;采取放炮作业后,由于违规作业,未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放炮三连锁”相关规定,以及出现浅眼放炮、放明炮、违规处理瞎跑等情况,存在放炮崩人、损坏设备设施,或放炮引燃瓦斯及瓦斯爆炸等事故的风险,在措施中必须明确放炮相关参数及规定,通过辨识评估,爆破风险评估为一般风险:D=LEC,D=3×6×7=126;四、设备设施辨识评估过陷落柱期间施工、出矸、进料采用的设备有采煤机、钻机、刮板输送机,皮带、小绞车、各种开关,各种设备与正常掘进期间设施设备未发生变化,无新设备,辨识评估情况与工作面专项辨识评估基本未发生变化。

1、巷道采用机装载出矸,由于设备漏电、漏油等,存在机械电气事故风险。

根据评估有关公式D=LEC,D=1×6×15=90,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

2、胶带输送机运输过程中,出现跑偏、打滑、断带等;小绞车进出料运输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断裂、安全设施未起到作用等,存在提升运输事故风险。

根据评估有关公式D=LEC,D=1×6×15=90,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

3、过陷落柱期间,由于电缆、设备维护不当,或皮带下存在浮矸埋底皮带以及皮带辊损坏等情况,存在设备着火或皮带着火的风险。

根据评估有关公式D=LEC,D=1×6×15=90,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

五、现场操作辨识评估过陷落柱期间,现场操作主要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皮带、小绞车、开关、钻机、爆破作业、支护作业,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1、过陷落柱期间,放炮存在风险已在工程技术中评估不在重复进行辨识评估。

2、过陷落柱期间,人员操作采煤机、钻机、刮板输送机、皮带、开关设备设施时,未按操作要领正规操作,存在机械伤人、设备损坏、触电风险根据评估有关公式D=LEC,D=1×6×7=42,机械电气风险等级为低风险;3、过陷落柱期间,人员操作皮带、小绞车时,未按操作要领正规操作,存在断皮带、跑车、车辆落道、机械伤人、设备损坏风险,根据评估有关公式D=LEC,D=1×6×7=42,提升运输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4、过陷落柱期间,人员抬柱、支设帖帮柱时协调配合不好,违规作业,存在单体柱倾倒伤人风险;以及人员进入煤帮作业,由于岩性松散,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空顶作业,存在矸石跌落伤人风险。

根据评估有关公式D=LEC,D=1×6×7=42,物料跌落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六、针对安全风险制订专项管控措施(一)防突安全技术措施:1、当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在工作面切巷每隔15m布置一个孔径为42mm、深度为10m、垂直于煤壁的测试钻孔,钻孔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之中,钻孔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钻屑指标法来预测突出危险性,钻孔每钻进1m测定一次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测定范围为1-10米,每钻进2m 至测定一次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范围2-10米。

当K1值≥0.43 ml/g.min1/2或S≥6Kg/m或有其它异常时,该区域有突出危险性,则该区域的生产过程中应当执行局部防突措施;当K1值<0.43ml/g.min1/2且钻屑量S<6kg/m时,并且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该区域无突出危险,允许生产。

执行一次措施允许推进7米,保证工作面中部预留3m的预测超前距离。

2、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时,在工作面按照每架一个的原则施工超前排放钻孔,钻孔施工完毕后进行效果检验。

3、超前排放钻孔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于工作面煤壁、孔径为75mm、深度不小于12m,超前排放钻孔布置在煤层中部,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施工超前排放钻孔时必须在工作面煤帮重新打眼,不允许套残孔。

执行一次措施允许推进5m,预留7m保护距离,若超前排放钻孔深度不足12m时,必须保证前方预留7米保护距离。

4、超前排放钻孔施工完毕2小时后,采用工作面危险性预测的方法进行效果检验,当 K1值≥0.43ml/g.min1/2或钻屑量S值≥6kg/m则在原有超前排放钻孔间补打同要求的超前排放钻孔,并重新进行效果检验,直到K1值<0.43ml/g.min1/2且钻屑量S值<6kg/m时,方可生产,如果第二次效果检验仍有突出危险,工作面立即停产,工作面测试过程中发现预测参数异常或有突出预兆时,立即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全部人员、汇报有关领导,重新制定防突措施。

5、工作面必须保证通风设施的运行可靠,必须安设两道正反向风门,风门间距不小于4m,风门之间要设置牢固的栅栏,割煤期间上锁,悬挂警示标志。

严禁人员入内,并切断回风巷内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6、所有工作面人员必须配备隔离式自救器,以备出现风流逆转时即时佩戴,若不具备条件严禁生产作业。

7、工作面要安设压风自救系统,距工作面切巷25m—40m的巷道内、工作面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必须安设不少于一组组压风自救装置,工作面安装数量必须可满足工作面最多人数使用,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人以上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要求压风自救系统装置完好,且周围不允许有任何杂物。

8、临时避难硐室内支护保持良好,接入压风管路,并安设压风自救装置,设置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配备足量的饮用水及自救器;避难硐室内安装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监测设备。

9、工作面超前排放钻孔由生产队组负责在检修班施工,如遇异常情况打乱正规循环,必须进行汇报相关领导,执行超前排放钻孔措施后方可继续生产。

(二)防瓦斯安全管控措施1、工作面地区瓦检员每班按瓦斯循回检查计划图表规定的路线、检查地点、检查时间进行瓦斯检查。

地区瓦检员必须在指定地点交接班。

2、机组开机前、跟机瓦检工必须先检查机组及前后20米范围瓦斯,瓦斯在1%以下方可割煤。

割煤期间瓦斯检查工必须跟随机组检查机组附近瓦斯,瓦斯超限停止割煤。

3、按照经通风部分管部长批准的计划图表进行循环检查,每小班循环检查三次,同一地点同一班内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2.5小时,不同班次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3小时10分钟,实际检查时间与计划图表规定时间前后误差不得超过20分钟。

(三)防煤尘安全管控措施1、进回风巷铺设供水管路,每隔100米必须安装一个三通阀门。

2、进回风巷每个200米安装全段面喷雾和隔爆水棚。

3、严格落实洒水消尘管理要求,采煤机喷雾、各转载点喷雾必须正常使用。

4、定期清洗巷道,严禁煤尘堆积。

5、个人防护要按规定佩戴防尘口罩(四)顶板管理安全管控措施1、采取注胶措施(1)注胶工程主要安排在检修班进行,采取分批分次循环不间断的方式进行计划性注胶措施,保证注胶工作连续稳定的进行。

(2)沿工作面煤壁每隔5m布置1个注胶孔,孔深6m,孔眼布置在支架前梁往下0.8m处,钻孔夹角为仰斜8°,孔径43mm,每孔注射煤岩体加固剂1000kg。

(3)注胶采用3CBQS-12/20型专用气动泵进行注射,注胶泵应该安设在平整的地面上,清理工作面内妨碍施工的材料和杂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