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
优点
问卷采访
1、新闻材料收集起来又快又多 2、有数据统计,新闻报道 比较准确全面 精确报道业务要求:
严格研究程序:设计问卷——测试问题——选取抽样调查对
象——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道
掌握科学的抽样方法
重视问卷设计 进一步加强新闻性和必读性
电话采访
即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同采 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 的最大优势是快捷,美国称之为“快餐式采 访”。
4 要公平对待各方。
采访某辩论会、听证会、咨询会议,一般会出现激烈的冲突。记者要
按耳闻目睹记录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5 及时准确记录下会议的主题,议程,参会的主宾和次宾的姓名、职务,发言
的先后顺序,各自演讲的要点,一些重要观点阐述的原话、插话,会场上的反
应等。若是投票表决,还要吸记录表决结果等这些都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 因素
查阅资料
会议记录,上级文件、采访对象的一些信件、 日记,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事 实,可以给记者带来灵感,从中发现报道的 题目,或者直接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改写
把某一新闻线索或者一则现成的稿件,修改 或补充而成一则新鲜的新闻
问卷采访
精确新闻报道 精确新闻,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 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 资料以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数字新 闻化) 形式:媒体自身独立完成调查和报道;媒体 委托其他机构进行调查,或直接采用其他机 构的调查成果进行报道
北京郊区出现华南虎
青藏铁路为藏羚羊开辟生命通道
多媒体
网络媒体兼容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的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对新闻进行综 合的、全方位的展现,通过文字、图表、声 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 表现信息,发动信息,更加全面地反映新闻 事件。
时效性
3.6 保持应有的礼节。
首先,要准时参加会其次,在会议采访期间,要记住记者参加会议的 目的。再次,注意言行与会议内容和性质的协调。最后,提问的问题可尖锐而 不应尖刻,要有情感而不应带情绪。 3.7 与会议主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蹲点
蹲点采访,是记者选择某一个地点,针对某 个重大题材而进行的较长时间的定点采访。 适合用时间性不紧迫但报道量大,涉及面广 的报道题材,往往为连续报道、典型报道、 调查报告、解释性报道、人物通讯、工作通 讯、深度报道和报告文学
隐性采访
焦点访谈《高考替考事件》
隐性采访(暗访)
不暴露采访者身份,不申明采访目的的采访活动
定义: 应用范围: 注意问题:
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进行检验采访; 采访不愿意、不善于和记者打交道的人 ; 记者深入到敌对分子或者犯罪分子之中 ,不能或无法公开采访。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学创新研究组 首席研究员傅德志,称自己以一个从事植物研究二十余年的权 威科学家的身份,“敢以脑袋担保”照片有假。 10月22日,面对外界对于华南虎照片质疑声,周正龙随身 携带底片,和陕西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一起,赴国家林业局当 面汇报。
11月8日,曾打过多个公益官司的 青年法律学者郝劲松在向国家林业 局发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国家林 业局对陕西省林业厅的失职行为以 及周正龙的造假欺骗行为进行查处, 并要求国家林业局必须委托专业机 构对照片一一鉴定。 11月11日,世界权威科学杂志 《科学》正式刊出极具争议的华南 虎照片,但该杂志并未对照片真假 下定论。 11月15日,媒体透露,国家林 业局4位专家到达镇坪县,开始对 华南虎存在真实性的考察。
职业记者要为求得新闻的真实而怀疑一切。比如陕西林业厅的新
闻发布会说发现华南虎。记者对华南虎可能了解不多,但不能因此轻信它 的真实性,按自然和动物常识就提出诸多问题。比如:拍照片的人是否具
备摄影技术?有无专家对照片真伪作过鉴定?有无到实地进行考察?参加
鉴定和考察的专家是具体是谁?他们是哪个专业的专家等。
电话采访
1.哪些情况下宜采用电话采访? (1) 联系采访 (2)重大事件,搜集反应 (3)突发事件,快速报道 (4)热点话题,广泛调查 (5)咨询专家,释疑解惑 (6)传闻颇多,澄清事实
电话采访
注意问题: 采访对象——熟人或配合型 拟定采访提纲 化复杂提问为简单提问
及时性; 即时性(延时性)
超文本、超链接
网络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 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 只能按照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 灵活地检索。 超链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线行阅读方式 网络迷宫
超链接
个性化
个人决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 信息,接受什么类型的信息 My daily 视频点播
11月16日,一网友称“华老虎”的原型实为 自家墙上年画。同时,义乌年画厂证实确曾 生产过老虎年画。
2008年11月17日,陕西省 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旬 阳县法院大审判庭对“华 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案 进行公开开庭审理。经过 长达12个多小时的庭审, 安康市中院二审判决被告 人周正龙犯诈骗罪,判处 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 2000元;犯非法持有弹药 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 六个月。总和刑期三年零 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 刑两年零六个月,宣告缓 刑,缓刑考验期三年,并 处罚金2000元。本判决为 终审判决。
采访特点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也是一种调查活 动,但 是为了写出新闻稿件和传播信息。
报纸有截稿时间限制,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 目的差异性 新闻传播出去,否则就新闻就失去了价值。 时间限制性 记者大部分的采访时带有突发性的,记者往 往毫无准备,所以不可能象一般的调查一样 有充分的准备,这个时候记者就要具备良好 项目突发性 的应变能力。 需要广泛性 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对各种知识都应该了解一点。 香港媒体中有这样的说法:“铁腿,马眼,神仙肚”。 知识全面性 2004年共有54名新闻记者因公牺牲,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 活动的艰苦性 共有60名记者及新闻工作者牺牲。伊拉克是记者工作最危
参加会议
会议是集中总结,筹划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来自个方面的 与会者聚在一起,包含有大量的新闻信息,记者参加会议, 可以获得比较多的新闻线索。 会议采访的要求
1、记者要有准备参加会议。 记者接到会议采访通知,先应明确会议主题,对一些主
题含混的会议,应提前与会议组织者联系,获得明确的答复,
再按会议主题准备材料。
网络采访
定义 网络新闻特点 网络采访优点 网络采访注意问题
定义
互联网上采访,记者借助国际互联网络和多 媒体技术所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具体表现方式是:电子邮件采访;新闻讨论组 采访;QQ、MSN采访;查阅资料;转载信 息 网上采访的结果:一般用作在传统媒体上发表 新闻报道,也有的直接用于传统媒体在互联 网上所开办的“网络版”。
开座谈会
定义: 有利于完整地搜集多方面的意见; 优点: 有利于弄清事实真相,在座谈会上可以 共 同回忆,互相启发,彼此印证;有利于活跃气 不足: 如果盲目使用,不论采访什么题目,既不做准备, 氛 也不挑人选,就会出现座谈会没有中心议题,如同 (1)根据采访需要确定采访参加会议的人选和人数(2 轮流汇报,或是会议冷场,记者把主要精力用来主 注意问题: )记者要能够掌控会场 持会议,没有心思思考问题,反而浪费采访时间
网络采访注意问题
1 要求记者有着更强的鉴别能力,切忌让时 间性凌驾于新闻的真实性之上 2 要求记者掌握多种采访方式的“合成”使 用,增加采访报道的说服力 3 要求记者注意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
常驻采访 突击采访 交叉采访 巡回采访(旅行采访) 隐性采访 易地采访
交叉采访
定义:
优点: 注意问题:
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新闻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 的特点是时间紧凑、发稿量大,特别 适合大型运动会和重要会议的采访。
投入少,收益大
注意统筹安排采访计划,不能 顾此失彼,要分清轻重缓急, 防止与重大新闻失之交臂;充 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 讯工具。
的地方,一年来共有23名记者被打死。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五枚炸弹 ,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 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朱 在这次袭击中壮烈牺牲。
华盛顿邮报水门事件 (伯恩斯坦、伍德沃德)
迫使美国总统辞职的水门丑闻报道
改变了一部法规的孙志刚案件报道
(3)要把座谈会和个别访问结合起来 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指记者通过座谈会 的形式,向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了解 情况,搜集新闻素材的一种采访形式。 有利于迅速了解全面情况,效率高;
现场观察
定义: 优势: 不足:
现场观察是记者亲临新闻时间发生 的现场,对事物进行微观细察,以 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现场观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采访,口头采 察主要是用眼睛进行采访 访不能运用,现场观察就成了唯 一的手段 观察的现象性; 观察的窄角性; 观察的色彩性。
新闻采访概论
采访特点
定义
所谓新闻采访,即指新闻工作 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活 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新闻采访历史沿革
新闻采访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邸报”并不是一个报的专名,而是一种通 称。有时也叫“朝报”、“杂报”等等,它 是我国最原始的报纸。 从事邸报、小报工作的人,通常把采访叫做 探访,有内探、省探、衙探之称。作为新闻 工作的专门术语,采访一词是在近代新闻事 业发展的基础上才被肯定的。
网络新闻特点
交互性 多媒体 时效性 超文本、超链接 大容量 个性化 易检性 对技术的依赖性
网络新闻特点
交互性: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 个体平等传播的权利。 互动方式—博客、网络论坛(BBS),网上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