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砼结构设计计算原理

钢筋砼结构设计计算原理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超过该极限状态,结构就不满足预定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和外观; (不安全感、不能正常使用等)
❖产生过宽的裂缝,对耐久性有影响或者产生人们心理上 不能接受的感觉;
(钢筋锈蚀、不安全感、漏水等) ❖产生过大的振动影响使用。
结构设计首先要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以保证结构安全使用; 然后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校核,以保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
在结构可靠与经济之间取得均衡,就是设计方法要 解决的问题。
结构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国规定
50年),在规定的条件下(如正常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 修),完成预定功能要求的概率。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1)结构极限状态的定义
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 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且能良好地工作,则结构是“可
靠”或“有效”的。反之,则结构为“不可靠”或“失
效”。
结构“可靠”与“失效”的承临载界能状力态极称限为状“态极限状设态计”。设计
2)极限状态的分类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校核 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超过该极限状态,结构就不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要求。
❖ 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丧失结构稳定;
(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2.1 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1.结构的作用:使结构产生内力和变形的所有原因。 分类: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2. 作用效应“S” 是指在各种作用因素的作用下,结构构件内所产生的内 力和变形(如轴力、弯矩、扭矩、挠度、裂缝等) 。
3. 结构抗力“R” 是指整个结构或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 载能力、抗裂度和刚度等) 。
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荷载的标准值 材料强度的标准 实用表达式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结构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2)适用性。 (3)耐久性。
安全性 ◎ 结构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情况下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和变形 。 ◎ 在偶然事件(如校核洪水位、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结构应能保持
安全 等
一级
二级
级 三级
延性破坏
3.7
3.2
2.7
脆性破坏
4.2
3.7
3.2
(三)荷载的标准值
作用与荷载 ➢直接作用:荷载 ➢间接作用: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基础差异 沉降、地震等 ➢结构在外作用下产生的变化,如内力、变形、 裂缝等称为结构的作用效应或荷载效应。
b值
失效概率 pf
2.7 3.5×10-3
3.2 6.9×10-4
3.7 1.1×10-4
4.2 1.3×10-5
2.3 结构安全级别
水工砼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级别, 采用不同的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不同安 全级别可靠度水平要求不同。
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
水工建筑物级别 1
2,3 4,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z、z的大小有关,增大z ,曲线右 移,阴影面积将减少,减小z ,曲线变高变窄,阴影面积将减少, 引入b,将曲线对称轴至纵轴的距离表示成z 的倍数,
z=bz
b z R S
z
2 R
2 S
可见:β大则Pf小,β小则Pf大。因此,β和Pf一样,可作
为衡量结构可靠性的一个指标。
β越大,结构可靠性越高,所以β称为结构的“可靠指标”。
2.2 极限状态方程
结构的极限状态是用极限状态函数(或功能函数)来描述的,
即:Z=g(R ,S )= R –S
显然:当Z>0时,结构可靠; 当Z<0时,结构失效;
失效是指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不能满 足设计所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当Z=0时,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图2- 1 结构所处的状态
故:Z=g(R ,S )= R –S=0称为极限状态方程
(3)[β] 与构件破坏性质有关。延性破坏构件的目标可靠指 标可低于脆性破坏构件的目标可靠指标。
(4) [β] 与极限状态有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目标可
靠指标应高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目标可靠指标。 安全第一,当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的βT就应高些。
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目标可靠指标[β]
可靠指标β
失效概率pf和可靠指标β
1.失效概率
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R>S)的概率即为“可靠概率” ps,
不能完成预定功能(R<S)的概率为“失效概率” pf。
pf +ps=1,pf小,ps就大, pf能够反映结构的可靠程度。
失效概率,Z=R-S<0的事件出现
的概率就等于原点以左曲线下面与 横坐标所包围的阴影面积,
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适用性 ◎ 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不发生影响正常使
用的过大的变形(挠度、侧移)、振幅,或产生过大的裂缝宽度。
耐久性 ◎ 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不应随时间有过大的减小,导致结构在其预定
使用期间内降低安全性和适用性,缩短使用寿命。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结构设计要保证其可靠性。 ➢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 ➢结构可靠性越高,建设造价投资越大。
图2-2 功能函数Z的概率分布曲线
R、S为随机变量,假定服从正态分布,所以Z也是随机变量. Z的概率分布曲线也服从正态分布。 Z的平均值μZ和标准差σZ为:
f(Z)
Z R S
bz
Z
2 RLeabharlann S2Pf失效概率:
z
Z=R- S
0
p f P(S R) P(Z 0) f (z)dz
2.可靠指标 β
水工建筑物安全级别 Ⅰ Ⅱ Ⅲ
2.4 目标可靠指标
要使结构和构件在设计基准期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失效 概率低于一个允许的水平(允许失效概率或目标可靠指标)即
Pf ≤ [Pf] 或 β≥ [β]
目标可靠指标[β] 遵循下面几项原则确定:
(1) 在原规范“校准”的基础上,考虑安全级别、破坏性质 和极限状态的不同进行调整。确定合理且统一的目标可靠指标 βT。(2)[β]与结构安全级别有关。安全级别要求愈高时目标可靠 指标就应愈大。
(如细长受压构件的压曲失稳)
❖ 结构形成机动体系而丧失承载能力;
(超静定结构中出现足够多塑性铰)
❖ 结构发生滑移、上浮或倾覆等不稳定情况; ❖ 构件的截面因强度不足而发生破坏;
(包括疲劳破坏)
❖ 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一)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