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冠梁及砼支撑(模板)技术交底
冠梁及砼支撑(模板)技术交底
模板安装前应均匀、充分地涂刷脱模剂;
制作5cm×5cm×3cm的同强度水泥砂浆垫块,安装时以保证主筋净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2、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详见表
冠梁及支撑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5
全站仪测量
截面尺寸
+4,-5
尺量
模板表面平整度
5
靠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1、本表用于承包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承包单位工程部、现场施工负责人、作业班组各留一份。
施工工艺
安装模板时,测量组准确放样冠梁模板边线及支撑中心线,并书面向作业班组交底,作业时,拉线施工,底模、侧模现场拼装,拼接应牢固。
立模前,充分地涂刷脱模剂;
侧模采用15mm竹胶板。
模板外沿纵向在梁底、梁底上30cm、梁底上60cm、梁顶布置四排通长5cm×10cm方木作为龙骨;纵向外背Φ42钢管,模板加固内侧采用锁紧器、上口采用临时支撑定位,模板外侧采用钢管斜撑与竖向钢管连接,钢管与土体接触部位采用φ42钢管打入牢固土体不低于50cm深,为防止由于涨模影响冠梁及砼支撑尺寸,关模时模内净宽小于设计1cm。
2
靠尺检查
标高
30
水准仪检查
3、报验程序
严格执行三检制,施工班组必须在自检完毕后上报质检工程师进行专业检查,模板安装过程中需执行的报验程序分如下几步:
模板拼装前报验,重点检查模板、方木本身的外观质量及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模板试拼过程中质检工程师、工班长随时抽查,重点检查拼缝处有无错台、错缝、是否粘贴双面胶等情况。
模板定位加固前报验,重点检查模板整体拼装质量,脱模剂涂刷情况;
模板定位后报验,重点检查轴线位置、标高、定位后拼缝错台及缝隙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模板支撑加固牢靠情况、模内垃圾清理情况、钢筋保护层情况等。
四、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所有进场操作人员必须经项目部备案及安全教育、安全考核、技术交底后方可上岗;
支撑梁及冠梁模板安装图1
支撑梁模板安装加固平面图2(单位:mm)
三、质量检查及验收
1、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拼缝、错台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具体见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所有模板拼缝间必须粘贴双面胶,以防浇筑过程中漏浆。
严格按照模板安装图安设模板及支撑,模板支架牢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的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
冠梁及砼支撑(模板)技术交底
轨道交通工程
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基坑围护结构
工序名称
冠梁及砼支撑(模板)
交底提要:
1、工程概况2、施工工艺3、质量检查与验收4、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墙顶设置冠梁,将连续墙顶连接为整体,冠梁结构尺寸为:1.4m×1.0m,标准段共设4道支撑,其中第一道为800×900mm混凝土支撑,冠梁与混凝土支撑同时施工,冠梁及混凝土支撑保护层厚度均为3cm。
二、施工控制要点
1、底模安装
、测量放线
在连续墙破除完成后进行,一方面检查冠梁及砼支撑底标高,另一方面测量定位出冠梁内侧边线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中线。
、梁底基面处理
冠梁宽为1.4m,连续墙厚为0.8m,冠梁基底一部分为连续墙桩头,一部分为回填的砼块基础,对于连续墙桩头基底清理干净即可;对于回填砼块基础基底分两步进行处理:第一步在连续墙向基坑侧80cm宽度范围内压实、找平至冠梁底面下5cm;第二步浇筑5cm砂浆垫层找平后贴宝丽板。支撑基底处理与冠梁超出连续墙部分相同。
2、操作过程中,基坑内模板半成品必须分类分层摆放,下部用方木垫起,钢管、方木必须做到一端平齐,总体顺直;扣件等必须袋装存放,确保现场整洁;
3、手持电钻等小型用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一机一闸一漏”。
4、严禁上下抛接物料。
5、上下基坑必须通过专用的安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楼梯。
6、木工厂内圆盘锯必须设防护罩。
7、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木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全程监督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坡度设置
由于砼支撑跨度达18.7m,为防止土方开挖后砼支撑由于自重下沉变形较大,影响支撑受力,支撑底模铺设时需设置0.3%的起拱线,(支撑约5.5cm),起拱设置于支撑纵向中部。
2、侧模安装
施工准备
关模前用高压风将冠梁、砼支撑底模清理干净;
钢筋绑扎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立模材料充足,工艺可行并配备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