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梁及内支撑技术交底全套

冠梁及内支撑技术交底全套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技术交底
XXXXXXXXXXXX
交底内容: 进水闸、进水间、格栅间、前池和泵房基坑冠梁及混凝土支撑
、设计要求:
进水闸、进水间、格栅间、前池及泵房基坑冠梁尺寸为 BH1200× 1000,第一道支撑梁尺寸为 BH800
× 800,连系梁尺寸为 BH600×600,配筋图见图一。

冠梁及支撑梁中心标高
C30。

前池及泵房设置两道内支撑,泵房第二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腰梁尺寸为
支撑梁尺寸为 BH800× 1000,连系梁尺寸为 BH600× 600,腰梁及砼支撑中心标高 17.0m ;前池第
不在本次交底范围内。

工程名称 交底单位 XXXXXXXXXXXXX 交底地点 现场
交底对象
现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
交底时间
2016年 9 月 18 日
22.6m ,砼强度等级均为
BH1300×1000,
二道支撑的腰梁为型钢腰梁,采用双拼
HN700× 300 型钢,支撑梁为 D609×16 钢支撑,钢支撑施工
4、垫层砼一边浇筑一边用抹子抹平。

5、垫层砼达到强度后在垫层上测放出冠梁的中线、边线,作为冠梁支模依据。

(五)冠梁、连梁钢筋的绑扎
1、钢筋除锈
(1)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

(2)钢筋除锈圆钢除锈采用在调直过程中除锈,螺纹钢除锈采用钢丝刷、砂盘等方法进行人工除锈。

2、钢筋的调直
钢筋调直采用GT6/12 型钢筋调直机,调直机断料长度误差均≤3mm。

3、钢筋切断
(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2)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4)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4、钢筋的制作
(1)受力钢筋
①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
②钢筋作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

受力钢筋弯折
2)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条第(1)点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135 °
③箍筋弯后的平直部分长度:75mm,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

5、钢筋安装
(1)钢筋绑扎前清点数量、类别和型号,锈蚀严重的钢筋需除锈,弯曲变形钢筋须校正,清理
施工部位杂物,清查施工部位,高程情况,测放钢筋位置后方可进行绑扎。

(2)钢筋绑扎用同标号砂浆垫块支垫,支垫间距为1m左右,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摆放。

(3)钢筋绑扎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外侧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内侧钢筋接头位置应设在桩端1/4 范围内。

(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间
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同时受力钢筋及箍筋的配置如下:
Ⅰ、受力钢筋配置要求: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一般不宜超过25%,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Ⅱ、箍筋配置要求: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 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 倍,且不应大于200mm;
(5)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1)冠梁主筋采用搭接焊, 单面焊10d,在分段施工时,要预留足够钢筋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且在35d 区段范围内的钢筋搭接面积不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E43 用于HPB300级钢筋互焊,E55
用于HRB400级钢筋互焊。

,、钢筋焊接须先作焊接试验合格才能进行正式焊接。

(2)焊接工艺
①采用搭接焊时,钢筋的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②帮条和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③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④钢筋接头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0.3d ,并不得小于4mm,焊缝
宽度b≥0.7d ,并不得小于10mm。

⑤进行搭接焊,其焊接接头必须互相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非预应力钢筋(受拉区)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宜超过50%,
⑥电弧焊预防措施
a.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b. 无钢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c.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d. 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应平缓过度,弧坑应填满。

(六)模板
(1)模板和斜撑能承受钢筋砼和各项荷载,模板能保证结构形状、位置和尺寸正确。

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利于搬运。

(2)冠梁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胶合模板,后背管采用φ42 钢管,背方使用40 × 70mm方木,架设时注意确保模板的牢固、可靠。

模板支架形式如图所示。

(3)模板支立前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安装时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4)冠梁保护层厚度为50mm、钢筋砼腰梁与砼支撑保护层厚度为30mm。

(七)砼的浇筑
(1)砼浇注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清除模内杂物,验收合格后才能灌注砼。

砼浇注初凝前用振动器振捣好后
抹面。

(2)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3)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

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

(6)保证冠梁混凝土质量措施如下:
a. 采用木胶合模板,均匀涂抹脱模剂。

利用φ42 的钢管支撑。

b. 凿平桩头,并用清水进行清洗,调直钢筋笼立筋,保证立筋锚入梁体长度不小于35d。

c.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振捣密实。

d. 混凝土浇筑完成12 小时后采用洒水养护不少于7 天。

(八)拆模、养护
(1)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

(2)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3)混凝土试块留置每100m3砼留设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的留设砼标养;同时做好试块的养护工作。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六、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进场钢筋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有钢筋材质报告书及试验检测报告。

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弯折90 度时,内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钢筋焊接或绑
扎时,焊缝必须饱满,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加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在浇筑砼时安排专人看钢筋,保证钢筋顺直,截面尺寸以及预埋件的尺寸、位置满足设计和
规范要求。

4、冠梁基底要坚实、平整,钢筋绑扎前进行砂浆找平,桩头不得有土块及其他杂物存在,可以采用水或高压风进行清理,以保证基底混凝土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