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观皆自得一一读朱光潜《美学散
步》有感
美学家朱光潜说:“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感受,又可称为“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由于天资,一般靠后天修养。
大约静
中比较容易得出趣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
想起一个事例:作家陈丹燕留学慕尼黑,一个秋天的早晨,在慕尼黑街头,她看见了郁金香,带着露珠开放,她用手指触摸花瓣儿,“是真的”,她流下了眼泪。
如果不是在异国他乡,不是在这样一个寥落的秋季,不是内心宁静空灵,陈丹燕不会触摸到家乡所有的郁金香花时,泪洒当地。
所以,要想领略生活中、自然中的美,就要心界空灵,“在百忙之中,在城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
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啊,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作者正是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悠然遐想,内心抛弃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感受到了苍蝇的自在情态。
一个农人,他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来这看海的旅人很是羡慕,就向他说:“真美啊,你门前就是大海。
”农人很害羞的说:“我门前确实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但是请你参观我屋后吧,那有一片大菜园。
”
去新疆旅游,看到沙海无垠,天地苍茫,我们会为大自然匠心安排而感叹,王维也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形容它雄浑壮阔的美。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不觉得它美:辽阔的地域,困住了他们的双腿;飞扬的沙土迷住了他们的双眼。
这里没有提供他们生存的物质,是贫
脊的,是他们想要逃离的地方。
人生的乐趣,一半得之于感受。
如果不能腾空内心,放下得失,淡泊功利,宁静致远,如何感受生活中的美呢?哪怕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半个月都在红尘中滚,名利场中混,也要有那么几天,抬头看看天,闻一闻花香,听一听鸟鸣,那么就不能说“我全部人生都在苟且,我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