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的分离、制备与观察
[目的要求]
1.掌握差速离心法的原理。
2.了解甲基绿-派洛宁、中性红-詹姆斯绿的染色原理和着色现象。
3. 掌握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染色方法。
[实验原理]
球形颗粒的沉降速率取决于其密度、半径、介质黏度和离心力。
差速离心法(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是将细胞匀浆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从低速到高速离心,较大颗粒先在低速离心时沉淀,再用高速离心上清液中的小颗粒物质,从而达到逐级分离细胞器的目的。
细胞器的分离常通过组织细胞匀浆、分级分离和分析三个步骤完成。
分级分离方法有两种,即: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细胞器沉降先后顺序是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和替他微体、核糖体和大分子物质。
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细胞色素氧化酶,能使詹纳斯绿B燃料保持在氧化状态呈现蓝绿色,而胞质中的颜料被还原成无色。
[实验用品]
1.器具:匀浆器、高速冷冻离心机、天平、普通光学显微镜、1.5 ml Ep管、载玻片、10 ml滴管、冰盒、冰块、滤网、染缸、20 ml烧杯。
2.材料:动物肝脏。
3.试剂:生理盐水、PBS、0.25 mol/L的蔗糖溶液、0.34mol/L的蔗糖溶液、0.88mol/L 的蔗糖溶液、95%乙醇、丙酮、甲基绿—派洛宁、中性红—詹纳斯绿、蒸馏水、冰。
4. 甲基绿-派洛宁染液:0.2mol/L醋酸缓冲液(pH4.8):冰醋酸1.2ml,加蒸馏水至100ml;醋酸钠2.7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使用时两液按2:3比例混合.
A液:5%派洛宁水溶液4ml、2%甲基绿水溶液14ml、蒸馏水16ml;B液:0.2mol/L。
醋酸缓冲液(pH4.8)16ml。
使用时临时将A液与B液混合(5:2)。
5.)中性红-詹纳斯绿B染液: A: 将3滴詹纳斯绿B饱和水溶液(溶解度5.18%)加到5ml无水乙醇中,然后再加入1ml 1:15000中性红溶液(中性红10mg溶于
150ml水中),瓶子用黑纸包好,4℃冰箱保存。
[实验步骤]
1.组织匀浆制备
肝脏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净血污,用滤纸吸干。
称取约1 g左右的肝组织,用预冷的0.25 mol/L的蔗糖溶液冲洗数次,剪碎。
以预冷的0.25 mol/L的蔗糖溶液4.5ml悬浮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内,在冰浴条件下匀浆(蔗糖溶液分数次加入)。
(0.25 mol/L的蔗糖溶液使肝脏细胞在匀浆的过程中处于低渗条件下,使得细胞更容易破碎,匀浆彻底)
2.细胞器的分级分离
2.1细胞核的分离:
将组织匀浆分装到1.5ml 离心管中,3000rpm,离心10min,沉淀为细胞核及质膜碎片。
(上清液留作线粒体分离)
2.2沉淀用1ml0.25mol/L蔗糖溶液洗涤离心2次,每次4000r/min离心10min;
2.3将沉淀用500μL0.34mol/L蔗糖溶液悬浮,然后在悬液下轻轻加入0.88mol/L蔗糖溶液400μL,尽量使溶液分层,5000r/min离心15-20min;
2.4用PBS溶液悬浮——涂片——干燥——95%乙醇固定(5min)——甲基绿-派洛宁染色15-20min——放入丙酮分离30S——蒸馏水漂洗——吸干镜检。
(2)线粒体的分离
将分离细胞核时收集的上清以10000g 离心10 min,弃去上清。
沉淀用预冷的0.25 mol/L的蔗糖溶液1ml重悬后,10000g 离心10 min,取沉淀。
(3)线粒体的鉴定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1滴中性红-詹纳斯绿B染液,用牙签挑取线粒体沉淀均匀涂于染液中,染色5-10 min,盖上盖玻片,镜检。
[结果与分析]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富集分离的细胞核,细胞核呈圆球形,核中央可见到两个或多个被染成红色的核仁,外围的物质被染成蓝绿色;线粒体经詹纳斯绿B 染色呈蓝绿色,呈棒状或哑铃状。
[注意事项]
1.组织匀浆时,既要尽可能使细胞完全破碎,又要尽量快速。
2.在细胞器分离过程中,所有操作应尽可能在低温下进行。
3.实验过程应注意保持细胞器的完整性,避免操作过于剧烈。
[思考题]
1.简述细胞器分级分离的实验原理和主要步骤?
2.实验操作中有哪些关键步骤和因素影响所得细胞器的含量和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