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4章-小学科学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4章-小学科学教学理念

第四章 小学科学教学理念
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学理念概述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一、教学理念的概念 • 小学科学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科学教学活动
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科学教学行为受科 学教学理念支配。 •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 基本态度与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 律认识的集中体现。 • 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知识层面 之分。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 6、多样性理念 • 多样性是指在实施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的
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教学手段不是单一的。 • 1)、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教学
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灵活多变的、适合学生年 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动 活泼地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 2)、要使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坚持直 观、高效、方便和不可替代的原则,使用多种 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 4、现实性理念 • 现实性是指科学教学要从现实出发,选择贴近
儿童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符合现代科技发 展趋势的内容进行教学。 • 1)、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尽可能选择儿童生 活中常见事例。 • 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时,要尽可能使用儿 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 3)、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时,要多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 4)、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时, 要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思想实际。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 2、启蒙性理念 • 启蒙性理念是指科学教学教授的科学知识是基础的、
浅显的,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是基本的, 以引领孩子们进入科学的大门,走上科学的道路。
• 1)、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 • 2)、要引导学生简约地重复前人的科学探究过程。
“简约”的含义是:从总体上看符合前人的科学探究 过程,细节上是简略的、压缩的,有的地方削枝强干, 有的地方裁弯取直。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第二节 “做”科学的理 念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是学生 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 情”,强调在“做”中学习科学。这既是一种 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 过程。
开展科学教学,教师必须把握“做”科学的理念。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一、“做”科学的内涵
• “做”科学是指儿童通过“做”来学习科学。其含义: • 1、 “做”科学根植于学生的探究本性,尊重每位学生个性的
独特性,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一颗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 2、 “做”科学认为儿童学习科学是一个动手操作或活动、动
脑思考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 的本质和精神; • 3、 “做”科学主张儿童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 像科学家一样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认识周 围的世界; • 4、 “做”科学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学习主 体和学习个体间的交互作用——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 力;另一方面是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师生间交 流、学生间的交互学习,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意 义建构。 • “做”科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 科学问题的过程。
• 3)、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把深 刻的、科学性很强的内容,用浅显的语言或简单的方 式让学生得以理解。这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功,也是 一种教学艺术。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 3、探究性理念 • 探究性是指科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
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 知识,形成科学态度。使探究成为学生认识科学的方 法和过程,成为科学学习的灵魂和主体。 •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学必须建立在满 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 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对学生 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 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 积极的影响。 • 2)、要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在科 学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 的多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和 科学创造的过程。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 1、全面性理念 • 全面性理念是指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面向全体
学生 ,全面达成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全面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1)、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 。要为每一位学 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 2)、教学要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通过教学 要使儿童的整体科学素养(知识、能力、技能、 情感、意志品质、兴趣等)有所提高,把科学 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最终使学生 每一方面有所发展。
• 2)、教学过程要开放。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的课堂模式,根 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多变和具有伸缩性,反对对学生的严格 控制,倡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结论,使教学过程更贴近 学生学习的实际,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培养 能力。
• 3)、教学结论要开放。科学教育较重视学生研究的过程,重 视学生对科学探索过程的体验以及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 不苛求学生探索的具体结果。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 5、开放性理念
• 开放性是指科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环境,让学生自己 去实践、研究。教学中可给学生探索的线索,但不规定探索的 路径;鼓励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相法,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结 论。
• 1)、教学内容要开放科学教学内容要联系社会实践和学生 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从课堂、书本中走出来,在生活中学习、 应用科学;要渗透时代精神,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新成就,同时 也要沟通教学内容的纵横向联系。
2019年12月12日3时19分
二、“做”科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