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如同新闻的导语、跳高运动员的助跑、长跑运动员的热身。
一节课的精心导入,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知识。
下面根据个人20 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自我介绍导入法自我介绍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时需要,通过言语、肢体等行为引出课文主旨。
自我介绍导入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缩短距离,又可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如在新目标英语八上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先作自我介绍“I live in Zhoufu Garden District.It’s near the traionstation.It’s far from No.4Middle School.I live far from school. So I usually take a bus to school.我“ How do I get to school? 学生们回答,You get to school by bus.You take a bus to school引出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同时引出了关键词汇take a bus。
又如:授八年级上Unit 1 时,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播放了舒缓的瑜伽音乐,这时我说I’m heavier than before. S o I do yoga to keep thin.然后在大屏幕上播放我的一张做瑜伽的照片。
然后和同学们谈论关于我自己锻炼身体的情况,并引出“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主题,这种由教师的亲身体验而向学生们传授新知识的方法不仅能帮助授课教师在课堂开始时轻而易举地以开场,而且顺理成章地引出单元主题二、温故知新导入法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温故即温习旧的知识。
知新即得到新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达到温故的效果,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对新知的向往与渴望,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还能将以前所学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并且还有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而“知新”。
例如。
在讲到Go for it 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ere you born?”时,我进行了如下导入:T: DO you know Yao Ming? Do you like him? S: Yes, I like him very much. T: What does he do?S: He is a great basketball player.T: When is his birthday?S: His birthday is ….T: When is his birthday? We can also saywhen was he born? His birthday is …… anotherway of saying ‘He was born in/on …’在七年级下的课本上我们曾学过如何询问他人出生日期,本课通过复习巩固“When is …’sbirthday?”,导入新课。
通过师生这种自由轻松的问答,使学生们很快地进入授课环节,效果很好。
三、故事导入这种方法是指通过幽默的笑话或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培养,教学更富有成效。
但是所讲的故事的内容必须言简意赅能让学生听懂。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学九年级UNIT 6 定语从句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笑话:A frog telephones the Psychic Hotline and is told(, 一个青蛙给未卜先知的热线打电话被告知), "You are going to meet a beautiful young girl who will want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you (. 你将会见到一位想知道你一切的年轻漂亮女孩)"The frog says, "This is great!(青蛙说,太好了﹗) Will I meet her at a party, or what other places?" (我会在舞会上或其他地方见到她吗)"No," says the Psychic.(不) "Next term in her biology class.(下个学期在生物课上见到她。
)学生们听完之后,轰堂大笑。
在学生们的笑声中引出了定语从句,‘"You are going to meet a beautiful young girl who will want to knoweverything about you . "四、设疑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
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想的火花。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课堂教学的开头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既可激起学生兴趣,又可启迪学生思维。
例如:在讲七上第六单元时,我和学生讨论喜欢的食物时候,我问,What do I like? 有的学生问 Do you like bananas? Do you like carrots? and so on.,充分的练习了关于Do you like …的句式。
学生们对于老师的个人喜好问题很感兴趣,积极参与问答,答案层出不穷,看到学生们实在猜不出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们我的答案 I like chickenlegs.更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
在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了口语和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五、新闻热点导入法根据教学内容,用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当地热点新闻,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导人新课。
热点导人,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这种结合实际,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捕捉一些最新的大家熟悉的话题来导课。
如在讲八下Unit3 Reading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当时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我这样问 What happened on May 12? Where were you then ?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以一连串的问题引入了了正题。
由于是大家都熟悉的话题,大家纷纷举手回答,学生们表现得十分活跃。
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六、趣味导入法这种导入法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方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
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活动由抑制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如讲授七下 Unit 3 时我用的就是BrainStorm游戏。
首先让学生看一段有关动物视频。
然后问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看谁说的越快越多越准确。
谁就是获胜者。
又如:在讲授八上Unit 2 时,首先我设计了几张带有数字的图片,在其后面我放置了关于疾病的图片。
学生的活动就是先选择数字,然后点击数字出图片,根据图片上的疾病给出建议。
让一名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数字。
如选择的是1 就出现了have a fever.我问学生,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her?回答, He has a fever. 我又问If he has a fever,What should he do? What shouldn’t he do?很自然把 He should + do sth 和He shouldn’t + dosth 的用法引了来。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强,因此这个方法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神秘感。
如在讲八上Unit 7 学习 first, next ,then,finally 示步骤的时候,问学生们:你们谁知道把大象放到冰箱分为几步?学生们说几步都有,答案五花八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我用英语说出有三步:First open the door of the fridge Next put the elephan fridgeNextputtheelephant into the fridge. Finally Close the door of the fridge.很自然就finally 单词引出来.学生们兴趣盎然。
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七、多媒体导入法现代多媒体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诸多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使同学们感到有话可说。
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
如:在讲八上 Unit 6 比较级时候,我选择了两张潘长江和姚明的两张漫画。
学生们看见一高一矮的人物出现时,立刻调动了积极性。
我指着潘长江,我问:“Who is he ? Is he tall ?” The students say“ No, he is short .” So I say“Yao Min g is taller than Pan Changjiang. Pan is shorter than Yao.” 通过这一直观的画面轻松的导入了新语法。
又如:我在讲十二单元What’s the best station ? 我在画面上为同学们展示延吉电视台、延边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
我是这样说的: They are all TV stations.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 best?What’s the best station ?通过学生回答 I like CCTV best. Because it is the biggest . It has the friendliest service. 这一系列的活动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