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十二化学实验选择题高考真题1.(2016课标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2与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答案】C2.(2016课标Ⅱ)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2016课标Ⅲ)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4.(2016江苏)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3、分离3、干燥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5.(2016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蓝色。
室温下,用试纸测得:0.1·L–123溶液的约为10;0.1·L–13溶液的约为5。
6.(2016天津)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准确量取一定体积7.(2016四川)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8.(2015课标Ⅰ)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将0.1·L-14溶液滴入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L-14溶液9.(2015课标Ⅱ)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答案】D10.(2015广东)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分别加热23和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 向含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2>I2D 向4溶液中先滴入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模拟训练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溴蒸气和2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汽B 证明氧化性2O2比3+强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C 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D 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往黄色固体难溶物2加水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固体产生黄色沉淀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 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 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 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2.利用下图装置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正确的是( )3.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用干燥的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C.向4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4发生了水解反应D.向蒸馏水中滴加过量的饱和3溶液,并不断搅拌,制取()3胶体【答案】C4.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B6.下列有关物质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钠元素B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32–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2D 向溶液中滴加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的溶解度大于()2的溶解度7.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并回收硝酸铜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CDA.用装置制取B.用装置收集C.用装置分离炭粉和硝酸铜溶液D.用装置蒸干硝酸铜溶液制(3)2•3H2O【答案】C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稀硝酸和稀硫酸9.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10.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B.用广泛试纸测得0.1·L-1溶液的值约为12C.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3)2溶液变为20%的(3)2溶液D.用图2的装置可以验证生铁片在该雨水中是否会发生吸氧腐蚀【答案】D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者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定容B.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C.处理尾气D.测定黄铜(、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合金)中的含量【答案】A12.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下列实验中,为实现实验目的必须除杂,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②③④D.只有①②④⑤【答案】D14.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答案】B15.将、3、2、C6H5、这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最佳试剂是( )A.浓溴水B.硫酸3溶液 D.硫酸铝溶液【答案】C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C17.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B.图乙装置可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C.图丙装置可通过蒸干3饱和溶液制备3晶体D.图丁装置可用来测定中和热【答案】A20.巧妙的实验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验证气体易溶于水B.用装置乙验证2具有漂白性C.用装置丙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D.用装置丁检验4分解产生的气体【答案】B2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浓硫酸与乙醇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制得的气体为乙烯B 测定等浓度的23和23的溶液的前者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CC向2.0浓度均为0.1·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1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D 向待测液中先滴加(3)2溶液, 再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原待测液中一定含有42-22.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23.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答案】C2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仪器a中的溶液滴入b中,根据c中所盛溶液,预测其中现象正确的是( )【答案】A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目的或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c试管中现象A 浓盐酸42溶液溶液变棕黄色B 稀硫酸2S2O3溴水产生浅黄色沉淀C 硼酸2323溶液析出白色沉淀D 浓硝酸铁片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2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将乙醇和水分离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硫酸铜溶液制备硫酸铜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通过稀硝酸与铁反应制取少量的氢气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氢氧化钙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固体【答案】B27.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28.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9.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30.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要求的是( )【答案】D31.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验证与H2O反应是否放热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3,并吸收多余的3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2D.装置④可制得金属锰【答案】C32.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采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2B.可用图②所示装置比较4、2、S的氧化性强弱C.实验室四氯化碳中常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四氯化碳中的溴D.称取0.40,直接置于100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可配制0.10 溶液【答案】B33.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3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答案】A35.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3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B.用溶液与3溶液制备()3胶体C.用品红和盐酸检验23和23D.将混有乙烯的2通入酸性4溶液中除去乙烯【答案】C3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 素,可能含钠元素 B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32﹣ 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2D 向溶液中滴加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3的溶解度大于()2的溶解度【答案】A3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标签破损,如图.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预测和验证,其中错误的是(包括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24稀盐酸、氯化钡溶液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与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32-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也可能含D.某溶液中加入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2-【答案】C40.通过卤素间的反应实验,可以比较出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中下层变无色,说明I2转化为I-C.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 2I- I2 + 2-D.依据a、b中现象,可以证明2的氧化性比2强【答案】B41.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装置操作现象将盛有浓硝酸的烧杯A放入盛有淀粉溶液的烧杯C中,然后将铜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罩住烧杯A液体上方立即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失,烧杯A和C中的液体都变成蓝色3322B.红棕色气体消失只与2和烧杯C中的发生反应有关C.烧杯C中溶液变蓝只与2和C中溶液发生反应有关D.若将铜片换成铁片,则C中的液体也可能变蓝【答案】D4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已知溶解(20℃)3:9.6g 23:21.8 g 将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制备氨气室温下比较3和23的溶解度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除去2中的B.图②装置制备()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C.图③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3D.图④证明32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答案】B4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答案】D45.分别依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生成淀粉没有水解 铜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钠固体,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46.将浓盐酸滴入4溶液,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溶液又变为紫红色3-反应后变为无色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