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物流项目经理订单班)
人才培养方案(2+1)
一、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物流企业岗位及岗位发展需要,结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物流管理专业(物流项目经理订单班)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物流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以及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培养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物流实用技术的,具有较强的仓储管理、运输组织、物流市场开发、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专业能力;具有物流岗位从业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综合管理技能、信息获取和信息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观察、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根据物流行业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人员素质要求等,在职业行动能力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课程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具备必要的(物流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和基本能
力。
(3)具备较快适应(物流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技能证书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物流师、货代员、商务单证员等资格证,要求取得至少其中一项资格证书。
(2)可获取的技能证书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全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
三、学制:三年
为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采用了“2+1”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三年学制下,采取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
校内教学期间,大一两个学期主要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利用校内实训室进行2周模拟实训;大二两个学期采取“12周+6周”的模式,前12周在校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6周进企业参加实践工作。
大三期间,学生全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四、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结构图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五、专业岗位课程建构规划表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一)总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二)职业素质、技能分析与课程设置分解表
(三)三年制物流管理专业(物流项目经理订单班)教学计划表(按每学期18周计算)
七、岗位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简介
1、《供应链管理实务》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需求的概念,掌握物品需要量的确定方法,能够进行采购与供应的规划管理;掌握供应环境的分析方法,能针对需求和供应市场状况进行物品采购的战略定位,科学合理的编制采购计划;能结合库存进行合理的采购预算,掌握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
主要内容:认识采购、采购申请及采购计划制订、采购谈判与采购合同管理、选择与管理供应商、采购业务的监督与控制、询价采购与招标采购、电子采购、国际采购、政府采购、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
2、《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课程目标: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配送系统管理理论;掌握配送、分拣作业方法;初步掌握配送配送中心规划方法。
主要内容:配送的基本概念及配送优化的理论;配送中心规划及建设的基本原则;配送流程及方法。
3、《运输管理实务》
课程目标:使学生具有路径优化的意识,能够突发事情进行处理;按照货物装载顺序以及客户先后顺序合理优化装载顺序和配送路径;对运费能够进行核算和分拆,并有降低成本的意识与知识。
主要内容:认识运输与配送;分析运输方式;确定配送类别;招投标与运输合同;设计运输与配送作业流程;运输与配送运营管理;运输与配送的绩效考核;运输及配送的风险预案控制。
4、《仓储管理实务》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入库计划的制订,理解入库表单的含义和
重点,会做入库环节相关报表;能够充分发掘库房可利用区域,根据货物特点设计堆码方式,提高仓储的空间利用率;对货物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分类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了解仓储活动中搬运的基本过程,搜集装卸搬运信息,进行搬运过程分析,学习如何有效控制库存。
主要内容:仓库营运、仓库成本及绩效、仓库规划及选址、仓库信息化、仓库安全管理、库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