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宣武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宣武期末试卷

北京宣武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宣武期末试卷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色的烟雾生成12. 下列图中,能体现氧气用途的是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2010.1考生 须 知1. 本试卷共8页。

全卷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

2. 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 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选择题的答案用 其它题用黑色签字笔规范书写。

2B 铅笔规范填涂;4. 在试卷、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5.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6. 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 ’=== ”和「f”含义相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占 78%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 C.二氧化碳 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果汁榨取 B .矿石粉碎C .粉笔折断D .稀有气体 D .纸张燃烧 3.每千克的海水约含钠 10.62g ;镁 A .元素 B .原子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 Fe B . Cu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 B .陶瓷1.28g ;钙1.40g 等,这里的 钠、镁、钙”指的是 C .单质 D .分子 4.5.6.C . Al Mg C .纯棉麻织物D .铝合金 下列关于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A .吸附 B .沉淀 C .蒸馏 7.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 .二氧化碳分子B .氧气分子C .碳、氧元素 &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得到A .化合物B .纯净物C .混合物D .过滤 D .碳原子和氧原子汽油、煤油、柴油”等,试推断石油属于D .单质 9.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 Na 2SeO 3)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亚硒酸钠中 Se 元素的化合价为A . +2B . +4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氯化钠D .加热液体F列两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2H表示2个氢分子C . 0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 .镁离子的符号为Mg2+D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So214. 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瓶无色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 .分别闻三瓶气体的气味B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瓶中 D .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15.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成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B .用燃烧法可区别羊毛和涤纶C. 控制塑料袋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D. 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对人体无害16. 关于H2O2、C02、Mn0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都是氧化物B .都是化合物C.都含有氧元素 D .都含有氧分子17. 下列说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A .绿化可采用滴灌智能控制技术B .二氧化碳溶于水可形成酸雨污染环境C.煤气泄漏时向室内洒水避免一氧化碳中毒D .金属钨能做灯丝的主要原因是钨能导电18.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固体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含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和水组成),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为CH48H2O。

关于甲烷水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烷水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甲烷水合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CH4 8H2O中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1:8D. CH48H2O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0:8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二氧化碳由气态变固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一定会变小20. 右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点燃A. 3Fe+2O2 Fe3O4点燃B. 2CO+O2 2CO2点燃C. 2C+O22COD. 2NO+O2 === 2NO2比为344:7图一空气中氧气成分测定A •两组实验中的红磷所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同B. 图一中的实验可用木炭替代红磷C. 图二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D. 图二中的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22. 根据化学方程式2A + Na2CO3=2B十H2O+CO2 f,推断B与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是A. 18B. 22C. 44D. 6223.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可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A .①②③B.②③C .②③④D.①②③④24.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①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铜②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③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滤出的固体为铁、铜④滤液中只有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铜A .①③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25. 将39.5克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钾元素)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58%,则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约为A . 2.9 克B . 4.35 克C . 8.7 克D . 10.9 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26 . (4分)社会与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1) _________ 、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2 )目前人工合成了一系列的燃料,如煤的一系列变化可得到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有:;其中一个反应与另外两个反应的一个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

(3)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二甲醚,同时生成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 . (5分)小璐一家人到郊区游玩,自备了一些常用物品。

(1)妈妈准备了鱼罐头、面包、黄油、黄瓜和玉米,其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2 )小璐发现工厂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采取了一些措施。

有的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图二探究燃烧条件① 2C+O2 ---- 2CO咼温② C+H 2O (气)CO+H 2 ③ CO+H2O CO2+H22:1,加热一段时间,其中涉及的部分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②③有的采用充气包装,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3)爸爸带来木柴准备烧烤。

①小璐发现捆绑木柴的铁丝生锈了。

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爸爸将木炭架空,该做法的原因是28. (6分)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钾和氟气的反应与其相似。

(1)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①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 ______ 。

②分析钾原子与氟原子结合的原因并将分析过程填写在下图中:(KF )(2) 对比分析钾原子在反应前后微粒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至少答两点)29. (10分)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

(1)下图是某些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①图一中涉及种元素。

②若图二“”表示的是氮原子,图二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三个图形中,能表示单质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图形序号)。

(2)下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

反应前反应后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和生成的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3)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请在方框中画出符合这个化学反应的微粒示意图。

Od-----»二、氧宅氫气水30. (5分)A〜F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反应。

C为气态,F为紫红色固体,A、D、B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___ A F(2) 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9分)31. (5分)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面问题。

ABODE(1) 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常见的气体只能用B和E连接制取。

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6分)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两个兴趣实验。

I II III IV(1)检验装置I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和K2,向长颈漏斗中注液体至液面高出漏斗的下端管口,静置片刻,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 若关闭K i、K3,打开K2,装置W可以收集到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装置I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