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B的转化率降低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x+y<z D.C的体积分数增大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 B.CH4和C3H8互为同系物C.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同分异构体D.H2O与D2O属同位素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应用沙土灭火金属钠很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并生成氢气B 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C Na2O2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O2的来源Na2O2与CO2和H2O反应放出O2D 节日燃放的烟花颜色五颜六色是碱金属、锶、钡、铂、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A.A B.B C.C D.D4.室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Fe3+)=1 mol/L的溶液中:Na+、SCN-、ClO-、SO42-B.0.1 mol/LAl2(SO4)3溶液中:Cu2+、NH4+、NO3—、HCO3—C.c(H+)/c(OH-)=1×10-12的溶液中:Ba2+、K+、CH3COO—、Cl—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H3CHO、Na+、SO42-、NO3—5.下列物质可以在乘车、船或飞机时较大量随身携带的是A.浓硫酸B.高锰酸钾C.硝酸铵D.食盐6.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7.已知磷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2D O )中的D 原子发生氢交换。
又知次磷酸(32H PO )也可跟2D O 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22NaH PO )却不能跟2D O 发生氢交换。
由此可推断出32H PO 的分子结构是( )A .B .C .D .8.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淀粉遇 I 2 变蓝B .海水晒盐C .石油分馏得到柴油D .从煤焦油获得苯、甲苯9.我国古代有“女蜗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面临“补天”的问题,下列采取的措施与今天所说的“补天”无关的是A .禁止使用含氟电冰箱B .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C .硝酸厂的尾气按相关规定处理D .研究新型催化剂,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10.某同学设计如下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负极的电极反应是:Ag +I --e -=AgIC .电池的总反应是Ag + +I -=AgID .盐桥(含KNO 3的琼脂)中NO 3-从左向右移动1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由于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 .NaHSO 4B .Na 2CO 3C .HClD .CuC1212.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14.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H =-5800kJ/mol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15.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C.c (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D.酸性溶液中:ClO-、S2—、SO32—、Na+16.用酒精灯加热下列溶液,蒸干后灼烧,所得固体质量最大的是( )A.20 mL 2 mol/L FeCl3溶液B.40 mL 1 mol/L NaHCO3溶液C.20 mL 1 mol/L Na2SO3溶液D.40 mL 2 mol/L NH4HCO3溶液17.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较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B.乙炔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甲苯的硝化反应较苯更容易D.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8.已知某温度下,K sp(AgCl)=1.8×10-10,K sp(Ag2CrO4)=1.9×10-12,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 l·L -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饱和AgCl 溶液与饱和Ag 2CrO 4溶液相比,前者的c(Ag +)大B .向氯化银的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氯化银的K sp 减小C .向0.000 8 mol·L -1的K 2CrO 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02 mol·L -1AgNO 3溶液,则CrO 42-完全沉淀D .将0.001 mol·L -1的AgNO 3溶液滴入0.001 mol·L -1的KCl 和0.001 mol·L -1的K 2CrO 4溶液,则先产生AgCl 沉淀19.(6分)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 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 .在氯化钠中,除Cl -和Na +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C .Na +和Cl -形成的离子键具有方向性D .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20.(6分)我县沂山风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O 2ˉ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A .32 gB .33 gC .32 g·molˉ1D .33 g·molˉ1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6分)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其制备原理为:3252525260~70CH COOH+C H OH C H COOC H +H O 浓硫酸℃℃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加入试剂的顺序依次为乙醇、浓硫酸、乙酸B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促进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C .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加入的量越多对反应越有利D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即可从上口倒出上层的乙酸乙酯(2)乙装置优于甲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
(至少说出两点)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2.(8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G 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C7H6O3)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1H核磁共振谱有4个峰;②2RCH2CHO。
请回答:(1)要测定有机物D和E相对分子质量(Mr),通常使用的仪器是____;B的名称为___,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
(2)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高分子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A+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①含有,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23.(8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全部溶解在200mL盐酸中(体积变化不计),取10mL反应后的溶液,用1mol/LNaOH溶液滴定得下图关系。
(1)求Mg、Al的质量各是多少?(2)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4.(10分)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g~0.5g。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O2-+ xI-+ yH+ = 2NO↑+ I2 + 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y的数值是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_____,a.NaCl b.NH4Cl c.H2O2 d.浓H2SO4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NO3-浓度,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处理,完成下列方程式:10Al + 6NaNO3 + 4NaOH =(______)+ 3N2 ↑+ (_______)若反应过程中转移0.5mol电子,生成标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分析】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