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类土荆皮TujingpiCORTEX PSEUDOLARICIS【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的干燥根皮及近根树皮。
【采收与加工】夏季剥取,干燥。
【炮制】土荆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或丝,干燥。
【成品性状】土荆皮为片状或丝状。
根皮外表面灰黄色,粗糙,粗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平坦,有细致的纵向纹理。
质韧,折断面呈裂片状,可层层剥离。
气微,味苦而涩。
树皮粗皮较厚,外表面龟裂状,内表面较粗糙。
【鉴别】本品粉末淡棕色或棕红色。
石细胞多,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30~96µm,含黄棕色块状物。
筛胞大多成束,直径20~40µm,侧壁上有多数椭圆形筛域。
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100~300µm。
树脂细胞纵向连接成管状,含红棕色至黄棕色树脂状物,有的埋有草酸钙方晶。
木栓细胞壁稍厚,有的木化,并有纹孔。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
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杀虫,止痒。
用于疥癣瘙痒。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敷。
【处方应付】写土荆皮付土荆皮。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杜仲DuzhongCORTEX EUCOMMIAE【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采收与加工】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干燥。
【炮制】杜仲取原药材,刮去残留粗皮,洗净,稍润,切块或丝,干燥。
盐杜仲取净杜仲块或丝,照盐炙法①(附录Ⅰ),炒或砂烫至丝易断时,取出晾干。
每100kg杜仲,用食盐2kg。
【成品性状】杜仲为小块或丝状。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盐杜仲形同杜仲,表面呈焦黑色,折断时橡胶丝弹性较差。
味微咸。
【鉴别】杜仲粉末棕色。
橡胶丝成条或扭曲成团,表面呈颗粒性。
石细胞甚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长条形或形状不规则,长约至180µm,直径20~80µm,壁厚,有的胞腔内含橡胶团块。
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5~40µm,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有细小纹孔;侧面观长方形,壁三面增厚,一面薄,孔沟明显。
【性味与归经】甘,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与用量】6~9g。
【处方应付】写杜仲、川杜仲均付杜仲;写盐杜仲、炒杜仲、炙杜仲均付盐杜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柘木白皮ZhemubaipiCORTEX MACLURAE TRICUSPIDAT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柘树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的树皮或根皮。
【采收与加工】全年可采收,剥取根皮和树皮,刮去栓皮,干燥。
或鲜用。
【炮制】柘木白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残留栓皮,洗净,稍润,切厚片或丝,干燥。
【成品性状】柘木白皮为片状或丝状。
根皮外表面淡黄白色,偶有残留未除净的橙黄色栓皮;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
树皮淡黄白色,体轻质韧,纤维性强。
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
【功能与主治】补肾固精,利湿解毒,止血,化瘀。
用于肾虚耳鸣,腰膝冷痛,遗精,带下,黄疸,疮疖,呕血,咯血,崩漏,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捣敷。
【处方应付】写柘木白皮、柘树根皮均付柘木白皮。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桑白皮SangbaipiCORTEX MORI【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采收与加工】秋末、春初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干燥。
【炮制】桑白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蜜桑白皮取净桑白皮丝,照蜜炙法①(附录Ⅰ),炒至不粘手,表面深黄色。
每100kg桑白皮,用炼蜜25kg。
【成品性状】桑白皮为不规则丝条状,宽3~5mm。
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
质韧,纤维性强,撕裂时有白色粉末飞出。
气微,味微甘。
蜜桑白皮形同桑白皮,为深黄色,质滋润,略有光泽,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用法与用量】6~12g。
【处方应付】写桑白皮、桑根白皮均付桑白皮;写蜜桑白皮、炙桑白皮均付蜜桑白皮。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蜜桑白皮,密闭。
厚朴Houpo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采收与加工】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炮制】厚朴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姜厚朴取净厚朴丝,照姜炙法(附录Ⅰ),炒干。
或取生姜切片,加水与厚朴净原药材同煮至汁水尽,取出厚朴,切丝,干燥。
每100kg厚朴,用鲜姜10kg,或干姜3kg。
【成品性状】厚朴为内卷的丝条状,宽3~5mm。
外表面棕褐色、灰褐色或紫褐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
质坚硬,切断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姜厚朴形同厚朴,色泽加深,稍具姜辣气味。
【鉴别】取厚朴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Ⅸ)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
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8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厚朴酚40µg、和厚朴酚24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厚朴粉末(过三号筛)0.2g〔同时另取本品测定水分(附录ⅩⅤ第二法)〕,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摇匀,密塞,浸渍24小时,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4µl与供试品溶液3~5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酚(C18H18O2)的总量不得少于1.6%。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用法与用量】3~9g。
【处方应付】写生厚朴付生厚朴;写姜厚朴、厚朴、姜炙厚朴、制厚朴、川厚朴均付姜厚朴。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红木香HongmuxiangRADIX SEU CORTEX KADSURAELONGIPEDUNCULATAE【来源】本品为五味子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干燥根或根皮。
【采收与加工】全年可采收,除去泥沙、须根,切段,干燥;或剥取皮部,干燥。
【炮制】红木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厚片,干燥。
【成品性状】红木香根为类圆形厚片,直径1~2.5cm。
表面灰棕色至棕紫色,略粗糙,有细纵纹和多数深达木部的横裂纹,偶有栓皮脱落处可见棕色皮部。
质坚脆,断面粗纤维性,皮部与木部易分离,皮部宽厚,棕色,木部浅棕色,密布小孔。
气微香而特异,味微甜,后苦而辛。
根皮为小块或丝状。
外表面棕色;内表面浅棕色。
气微香而特异,味微甜,后苦而辛。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止痛。
用于气滞脘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痛。
【用法与用量】 4.5~9g;或浸酒、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处方应付】写红木香、紫金皮均付红木香。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地枫皮DifengpiCORTEX ILLICII DIFENGPI【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ng et al.的干燥树皮。
【采收与加工】春、秋二季剥取,干燥或低温干燥。
【炮制】地枫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干燥,折成小段或打碎。
【成品性状】地枫皮为不规则的段或碎块状。
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偶见灰白色地衣斑,粗皮易剥离或脱落,脱落处棕红色;内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明显的纵沟纹。
质松脆,切断面颗粒性。
气微香,味微涩。
【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5ml,振摇,浸渍30分钟,滤过。
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猩红色至淡猩红色荧光。
【性味与归经】微辛、涩,温;有小毒。
归膀胱、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
【用法与用量】6~9g。
【处方应付】写地枫皮付地枫皮。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肉桂RouguiCORTEX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采收与加工】秋季剥取树皮,阴干。
【炮制】肉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粗皮。
用时捣碎。
或刮去粗皮,用水喷淋,润透,切丝,阴干或低温干燥。
【成品性状】肉桂为不规则的块或丝。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纵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
气香浓烈,味甜、辣。
【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冷浸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µ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5µl、对照品溶液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