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专题-----计算
水平切割等体积
不叠
1、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长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和p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图12
叠对方
2、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2米和0.4米,密度分别为4×103千克/米3和1×103千克/米3。
求:(3)若设想将正方体甲作竖直切割、正方体乙作水平切割,切下部分体积都为原来体积的1/2,如图13所示。
再分别将切下的部分置于对方的上表面,通过计算求出放置后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与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的比值。
如果切下部分体积都为原来体积的1/3呢?作为课下作业
水平切割等高度----叠对方
3、如图13(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甲、乙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为5×103千克/米3。
甲、乙的高度均为0.1米。
甲的质量为5千克,乙的质量为15千克。
③ 如图13(b )所示,若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
当截去厚度h 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a )所截的厚度h 为____________米;(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b )此时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p 甲′︰p 乙′=_________。
(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5、如图 11 所示,边长分别为 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 0.l×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8×l03 千克/米 3。
求:
(1) 物体 A 的质量m A 。
(2) 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F B 。
(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 A 、B 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 过计算比较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小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9 米,小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5 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别如下表所示:
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截去的厚度而言,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是 的。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厚度h ,沿水平方向截去 h 后使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有可能,求出 h 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图13(b )
6、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 0.2×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3×l03 千克/米 3。
求:
(1)物体A 的质量m A 。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3)为使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 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 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 上方,或将正方体A 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 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 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 1与V 2的之比。
竖直切割----叠自身
7、如图1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
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
求:
(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请判断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8、在图10(a )中,边长为0.1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①求正方体的质量。
②求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③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Ⅰ 小华想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他 (1) 满足上述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Ⅱ 小明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并按图10(b )所示方法放置,满足了上述要求,请说明理由。
图10 (a ) (b ) A B
图11
图11
9、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11所示。
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
求:
①物体A的质量;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③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3)计算截取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