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探究
摘要:提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学习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就更具艺术性,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让学生很轻松老师所提问题。
学生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思路,去课本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既轻松,又有很高的效率。
关键词:提问;艺术;小学语文;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04-02
新时代教育特色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客体;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主体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问学生很多问题,但是如果问题过细、过多就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方案。
如果提问和回答问题占据了课堂的全部,就必然会忽视学生对课文的审美和理解。
所以,只有使用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才能够培养好的教学秩序,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深入[1]。
一、提问要找好时机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本以及课本之外的知识没有多少了解,这是因为他们所接触的知识面所决定的。
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不提问,但是也不能总提问。
提问应该讲究时机,如果提问的时机掌握好,那么课堂效率必然会非常高。
那么什么时候才
是最佳的提问时机呢?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或者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下,这是最佳的提问时机。
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他们可能遇到很难解决或理解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渐引导,让学生把问题逐一攻破。
这时候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可能十年之后都不会忘记。
老师的提问就像及时雨一样,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2]。
第二种最佳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下。
学生之所以兴奋,肯定是他们发现某一个知识很吸引他的注意力。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教师适当的给学生布置问题,他们会非常积极主动的接受,并去解决这些问题[3]。
学生只有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够有探索的精神,才能够持之以恒。
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时注意学生的课堂状态,将课堂效率保持在最好状态。
二、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
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有根有据。
问题的难度设置就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因为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观点。
所以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问题的难度以及问题的对象。
问题应该从教材出发,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吸收之后,将其以一种更容易被吸收的形式传输给学生[4]。
另一方面,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充分考虑到每一个阶层的学生。
列宁说过:“如果一种药可以治百病,那么这种药就一种病都不能治好”。
其意义用在教学中就是说,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如果只是用一种教条、一成不变
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们都不会健康发展。
问题难度设置合理,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去参与其中;如果问题难度设置不合理,好学生会觉得无聊,差学生可能会觉得难上青天。
这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的重点,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来合理设置问题。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严格筛选,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要做到让学生掌握一道题,就能够同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和解决思路。
考试试卷是教师挑选问题最好的资料,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体现在试卷上[5]。
教师通过对每一道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将其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然后将其融合为一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题型。
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教师所提问题中,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就会对教师所提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问题的全面性
教师在课堂中所提的问题,必须要具有全面覆盖性,否则就不能够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如果教师提问的总是一些高材生,那么为被问到的学生长此以往,就会觉得教师提问于己无关,所以心态就放松了。
这样学习成绩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学生们一批批被刷了下来。
学困生因为总是在听取和接受别人咀嚼过的知识,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不去费力气思考问题,这种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很容易就忘记。
所以,在课堂中提问一定要覆盖面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应该有平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样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产生恶化。
教师可以通过在
难易水平不同的问题上做文章,利用问题的不同层次性,让学困生产生一种克服难题的动力,让优等生产生对问题的钻研心理。
这样,学生之间就没有出现不同的对待,却使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
四、重视问题解答工作
提问固然重要,但是这只是引出了问题,而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解答问题。
教师如何解答问题,解答问题的方式、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效率。
所以,教师如果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该先给予学生肯定,然后再分析他们回答的问题中哪些部分是非常好的,哪些部分是不足的。
只有做到了细致的分析和鼓励,才能够将问题很好的解答。
小学生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看法,所以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
他们对于一种事物的态度,喜欢或者是讨厌都很明显的表现在表面。
这也就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情感流露,去合理的调整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启蒙,所以做好教学中的每一件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提问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必须掌握的技巧,合理提问和科学解答,都为学生接受知识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徐冰云,闵伶伶.课堂提问管见[j].小学教学研究,1981,(03).
[2]贺冰华.也谈课堂提问[j].江西教育,1982,(11).
[3]韩亚亚.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考试周刊,2011,(36).
[4]何克杭.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04).
[5]王清宇.和新老师谈课堂提问[j].小学教学研究,1982,(01). 作者简介:孙立新,阜平县天生桥镇总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