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v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v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建设分工界面 工程界面一:管道管道分工界面图工程界面二:光缆光缆分工界面图工程界面三:配线设备务经营者负责配置安装置安装光跳纤应由接入通信业务的电信业务经用户接入点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 电信业务i经营者|配线光缆 1 共用配线箱或光缆交接箱时 配线ODF架 电信业务1营者 | _F |架 电信业务i 光经营者 I ODF架 用户光缆 ? 住宅建设方负责箱体的设计、米购与安2 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设计、米购与安装 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光分路器由电信业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住宅建设方负责配 电信业务!经营者|配线光缆 交换局用户侧 营者负责二、用户接入点设置(一)配线区: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域(即用户交接配线设备所辖区域)(二)设备间及电信间配置1、设备间:住宅区内具备线缆引入、安装通信配线设备条件的房屋。

是多家电信运营商配线光缆的引入部位,同时也是建筑区多个电信间至设备间配线光缆的汇聚部位。

设备间安装接入网设备、传输设备、电源等,当建筑规模较小,只有一个配线区(300户)时,设备间可直接作为用户接入点。

每一个楼宇区域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设备间面积约为10-15m2,平面示意图如下:2、电信间:住宅建筑内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

通常作为用户接入点机房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电信运营商配线光缆与用户光缆交接。

电信间面积为10-15mm2,平面示意图如下:3、每一个住宅区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

4、每一个高层住宅楼宜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5、多栋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楼宜每一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住宅建筑的单元楼梯间,地下一层或首层。

6、商业办公楼宇设备间电信间面积宜为40m2 (8mx5m)以上。

(三)用户接入点设置原则:1、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按300户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2、别墅——按120户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四)不同住宅类型接入点设置1、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设置要点:( 1)住户数达不到300 户时,临近的几栋高层住宅建筑组成为一个光纤配线区,共用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应该设置在几栋住宅建筑较为中心位置的建筑内( 2)当住宅区只有一个光纤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设备间(不设电信间)2、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

设置要点:( 1)一个住宅区的住户小于300 户时,只设一个用户接入点,接入点宜设于设备间(不设电信间)(2)一个住宅区的住户小于144户时(不设设备间):--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住宅区的其中某单元首层公共楼梯间;--优先考虑采用墙体壁龛安装方式,结构不允许时,可采用墙挂式;--应按共箱体考虑配线箱的规格。

3、由别墅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设备间。

设置要点:(1)住宅区规模小于120户,用户接入点设于设备间。

(2)采用室外交接箱为用户接入点时,交接箱应设置在所辖用户的中心区域处。

(五)根据深圳市通信管理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深圳市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设计审核有关要点的通知(深通业[2014]1号):1、通信机房以满足通信接入网为目标,分为小区总机房和单体建筑机房。

2、多栋新建建筑组成的小区,应设置小区总机房,机房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应预留单体建筑机房面积。

单体建筑机房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4、设计过程中宜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型、住户密度、光纤配线设备容量以及工程的实际状况等结合国标、深通业[2014]1号文件要求,开展机房和接入点设计。

(六)用户接入点交接模型1、共箱模式2、分箱模式三、光缆选用(一)光纤选用:用户接入点至楼层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G.652D单模光纤。

楼层配线箱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入户光缆应采用G.657A单模光纤。

(二)光缆选用室内光缆宜采用干式+非延燃外护层等结构。

室内外用光缆宜采用干式+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等结构(三)用户光纤终端采用FC SC光纤连接器(四)入户光缆的选用1、根据应用外部环境选择:别墅区使用:选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室内外引入光缆低层、多层、中高层及高层楼内使用:选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室内引入光缆2、根据楼内管网的安装环境选择光纤子类:拐弯多、角度小的环境,选B6.a2(G657A2光纤3、根据楼内管网的安装环境选择“引入光缆”需承受的能力:同一结构型式的引入缆可有不同的拉伸力要求,设计时应详细标明产品标准:YD/T 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五)用户光缆的选用1、根据应用外部环境选择:(1)、别墅区使用:当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设在室外时,采用室外光缆;当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设在设备间时,采用“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2)、低层、多层、中高层使用:采用“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3)、高层楼内使用:选用接入网室内光缆系统产品2、根据选的用户汇方式和备用纤的配置方式选择光缆的结构型式:(1)、当采用掏纤式汇聚用户时,如果每个分纤箱分别留备纤,可选用适用于掏纤的层绞式光缆或骨架结构光缆(2)、当采用掏纤式汇聚用户时,如果全缆共享备纤,宜选用骨架式结构光缆。

产品标准:1、Y D/T1258.4-2005《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2、Y D/T 1770-2008《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3、Y D/T901-2009《层绞式通用室外光缆》(六)尾纤的选用光纤连接器的类型应在本标准规定的三种(LC SG FC类型中选用,与当地电信业务经营者目前普遍采用的类型相一致,建议选用FC SC类型SC单摸接头LC单摸接头FC单摸接头产品标准:Y D/T1272.1-2003《光纤活动连接器第一部分:LC型Y D/T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三部分:SC型Y D/T1272.4-2007《光纤活动连接器第四部分:FC型束状尾纤预端接尾纤型蝶形光缆光纤跳线(配线设备用户终端用)(入户用)(可一分为二家居侧入户光纤成端用)四接入点配线设备选择(一)光缆交接箱(别墅区用)1 设备位置选择:所辖区域的中心,便于用户光缆汇聚利于施工和维护操作的位置2 结构配置要求:(1)采用“三房一厅”结构:三家电信业务者+用户终端区(2)用户终端盘应安装有带端帽的连接器,(3)电信业务经营者区宜配置带尾纤的光分路器盘。

3、安装底座要求:底座应采用强度不低于C20 的混凝土浇注,应同步安装防雷地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4、外型尺寸不宜超过1600mm x 1200mm x 600mm(高x宽x深)。

5、产品标准:Y D/T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二)光缆配线机柜/架/箱(室内配线用)光配线架19英寸机柜光配线箱1 、配线设备配置要求:(1)、模块类型与容量应按引入光缆的类型及光纤芯数配置。

(2)、交换局侧与用户侧配线模块之间应能通过跳纤互通。

(3)、用户光缆小于144芯时,宜共用配线箱,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模块应在配线箱内分区域安装。

2、室内配线机柜/架/箱安装位置要求:(1 )配线机柜/架应安装在设备间、电信间。

(2)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应安装在建筑单元入口处、楼道、管线的入口处等公共部位、不应安装于人行楼梯踏步侧墙上。

3、安装要求:壁嵌式箱底边距地不宜小于1.5m,墙挂式箱底边离地宜为1.8m 以上。

机架安装必须满足抗震加固要求4、建议选择要求:(1)、当住房建设方与电信业务经营者分设机架时,宜选用组合型(含走线通道)(2)、机架结构宜选用封闭式结构产品标准:Y D/T778-2001《光纤配线架》(三)分纤箱选用1 、根据安装环境选择以下合适产品:安装方式有落地、架空或壁挂供选用;外壳材料有塑料外壳和金属外壳供用;使用环境有室外型和室内型供选用。

2、确定分纤数量、标注需配置的光纤接头数(不需配置光纤活动连接器)3、产品标准:YD/T2150-2010《光缆分纤箱》4、安装要求:在公共场所壁挂式安装,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干 1.8m5、分纤箱外形尺寸不宜超过1000mm x 800mm x 600 mm (高x宽x深)五、用户光缆敷设(一)高层住宅建筑用户光缆敷设示意(二)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用户光缆敷设示意(三)别墅区用户光缆敷设示意六、光纤到户国标工程设计(一)高层住宅设计案例设置一个电信间(二)多层住宅设计案例七、光纤到户国标工程施工细则(一)光纤到户国标工程统一标识(二)与公网衔接管道1、衔接井井盖材料和标识: (1)、井盖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不宜小于100mm ( 2)、井盖不得带有广电、运营商、强电标识,建议喷涂“国标光纤”字样2、衔接井位置、外观及尺寸:(1)、位置需便于与公网管道衔接,开发商应提前与电信运营商沟通,建议在土建阶段同步完成衔接管与公网管道连通的设计和施工(2)、长宽深为1120x700x1000(mm),井内整洁干净,内壁做好批荡处理3、管道数量及敷设要求:( 1 )、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孔应根据敷设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可选择单孔管、单孔管内穿放子管或多孔管,采用塑料或钢管。

(2) 、每一条光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

( 3 )、地下通信管道至少应满足三个业务经营者需要( 3 孔) +至少1 个预留备用管孔。

(4)、管道离井底部不少于400mm,离井顶部不少于300mm4、衔接井至设备间/ 电信间桥架尺寸及安装要求:楼内槽盒、梯架、预埋导管等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 的规定,主线槽宽度宜选用200-400mm,线槽转弯处使用拐弯专用槽连接,不得出现直角。

线槽易视面喷涂“国标光纤”字样和指向设备间电信间的箭头,喷涂间隔在10-15m 之间,且转弯处、过墙进出口处必须喷字。

5、与公网衔接人手井内光缆需挂牌标识6、管道光缆出管孔150mm 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7、管道光缆引入建筑物时应设置标识并加装引入保护管,光缆敷设完成后,在引入管两端应采取封堵措施。

8、沿建筑物外墙敷设的光缆宜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出土部分不小于 2.5m (三)电信间/ 设备间1、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 欧;机柜应就近接地,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2、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3、应具备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和照明系统4、设备间宜采用防火外开双扇门,门宽不应小于1.2m,电信间宜采用放火外开单扇门,门宽不应小于1m5 、应采取防尘措施,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刷漆或铺地砖6、通信线缆与电源线应分开敷设7、走线架、线槽穿墙及楼板孔洞处应采用放火材料封堵,并应做防水处理8、走线架应可靠接地,每隔5m 用16mm2 多股铜线接地9、走线架应配置尾纤槽,用于开发商和运营商机柜之间的尾纤连接,尾纤槽应与走线架牢固连接;尾纤槽应配置相应管口和引纤套管到各机架10、机房门应粘贴光纤到户国标工程统一标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