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
摘要: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或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迅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生活情境;悬念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3-01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或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迅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提供给他们熟悉的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语文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生活。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我们应当善于挖掘语文教学当中的生活因素,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点击语文,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认识水平且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来自生活当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激活状态;此外,还可以沟通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学习语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当中从适当的角度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之,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除了提供给学生直接感悟外,还应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寡已不再重要,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应当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利用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评书吸引人,其奥妙就在于说书人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用”且听下回分解”吸引听众下次继续听。
说穿了,这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种技巧,运用于高中语文的情境教学中,以悬念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非要把疑问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创设如下悬念教学情境:”封建专制社会,皇权威威,不可冒犯。
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史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但是,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谄言,教
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那么,他凭的是什么本领呢?”这样设置悬念,与学生交流,紧密地与本节内容联系在一起,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自己创设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语言既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能够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令人心驰神往。
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入到特有的意境之中。
用它往往不需要任何的中介来阐释其中内涵,而是通过直感的方式,让听者从音响感知当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类似联想,获得比其他方式更为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感受,从而产生语言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乐曲、歌曲的类型,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例如在教学《虞美人》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李煜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可为学生播放《虞美人》这首歌曲。
在低沉缓慢而忧伤的旋律中,学生们专心地听着这首歌的歌词,思绪飘到了那个词人被囚禁的小楼。
他们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了那个在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的词人。
4.创设表演式情境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因,也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要激
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或保持主动学习的注意力,还可借助创设生动、逼真的表演情境来进行。
创设表演式情境主要运用在戏剧和小说中,这类作品以塑造人物,展现情节为主,有丰富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易于表演。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当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文中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所感。
由于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当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不仅能够将教材的内容迅速地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对课文进行理解。
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再高点的是改编课本剧,进行角色表演。
比如教学《雷雨》一剧时,可以分角色朗读,从人物语言丰富的情感变化(沉吟一苦痛一惊愕一忽然严厉地一冷冷地一冷笑)中体会到周朴园对鲁侍萍”叶公好龙”式的爱。
5.运用讨论方式创设情境
课堂辩论是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过认真而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以求得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
在辩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这样,既可锻炼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以便提出自己不同的主张,并阐述理由。
为了使讨论得以顺利展开,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及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在讲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时,教师可适时提出讨论问题情境:春节放鞭炮等传统习俗在现实生活中是财富
还是包袱?然后让学生们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再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评选”最佳口才奖”,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一起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