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过关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右图所示细胞是A .1个动物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1个低等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 .1个动物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D .1个原癌基因被激活的人体细胞3.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处于图1 AB 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 点染色体数目是C 点的二倍 B .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1:1 C .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 段,甲细胞处于DE 段D .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4.下面A 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的变化图,B 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
B 图所示与A 图所示相对应的是A .a-③B .d-④C .c-①D .b-③ 5.下图乙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DNA 量的变化,处于e 段的细胞最可能是图甲中第1题第2题6.下图所示某动物细胞(含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第6题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7.下图中各细胞均处于分裂状态,其中最可能属于有丝分裂的是8.假设某动物精原细胞的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基因的组成是上图中的第7题9.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9题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10.下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个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第10题A.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2、4、4D.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11.右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中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B.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D.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12.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图中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M与m为一组,N与n为另一组D.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会发生复制、联会等变化13.下图表示培育某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杂交来提高纯合率B.a、c过程都可以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C.a过程因出现在筛选yR后,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图中yR植株的获得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A B C D14.(双选)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 不正确的有A.M 点细胞中的DNA 数正好是L 点细胞中的2倍B.细胞中与OP 段染色体组数相同的是CD 段、GH 段C.L →M 点所示过程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图中BC 段、FG 段、MN 段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15.人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 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 、Y 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16.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17.下列据图所作的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 .基因型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 后代的概率为1/8 B .乙图中,b 和c 的碱基序列互补C .甲图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乙图表示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18.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 核内DNA 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第15题A.图1中I、I、Ⅲ细胞分别对应图2中的i、d、m区段B.一个细胞经过图2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C.图1和图2中,只有I细胞和g、i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1中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Ⅱ和Ⅲ,图2中a、f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19.若右图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应为第19题20.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21.(双选)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③→②过程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①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22.右图为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示意图,将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AB B.AaBbC.ab D.AAaaBBbb23.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其中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的结果是24.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25.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
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 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A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1/2C.有3/4能产生淀粉酶D.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26.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
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 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 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D. 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27.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为减数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为单倍体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8.下列关于右图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 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 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29.下图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30.右图为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
已知基因A位于Ⅰ上;基因b和c位于Ⅱ上,且完全连锁。
则该动物体产生Abc配子的可能是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1.(7分)清分析下列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问题:(1)水稻(2N=24)正常植株(E)对矮生植株(e)为显性,抗病(F)对不抗病(f)为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①在EE x ee杂交中,若E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
②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c。
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正常不抗病和矮生抗痫两种纯种水稻,希望快速得到正常抗病纯种植株,应采取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理想的基因型以及该基因型所占比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一)、褐色(aaB一)、红色(A—bb)和黄色(aabb)。
①若右图示为一只红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