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经济法教程_刘泽海_课后案例简答

新编经济法教程_刘泽海_课后案例简答

经济法教程_刘泽海_课后案例简答案例一:胡某出资15万元成立汽车配件经销商,企业性质为个人独资企业。

1年后,胡某委托妻弟花谋管理该店,自己整日迷于上网。

几个月后,债权人相继找上门了,要求胡某还债。

经法院查明,胡某在设立登记时并没有明确是以共有财产出资。

请问:1.胡某除用货币外,能否以自己的劳务作价出资?2.胡某能否委托花某经营管理自己的个人独资企业,为什么?3该企业所欠债务,法院应否支持债权人用胡某和花某共同财产抵偿债务的要求?为什么?胡某和花某应该各自承担怎样责任?答:1.可以。

2.可以,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有经营自主权。

3.不应支持,因为该企业设立时没有明确是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胡某应承担无限责任,花某不承担责任。

案例二:甲、乙、丙、丁四位合伙人签订书面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某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未约定利润分配,共同推举甲为合伙企业的事物执行人。

B公司经过了解,发现合伙企业会计记录掩盖了严重亏损、、、、、、请问:根据上述事实,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评述上述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答:1.乙的观点错误,理由:合伙企业的内部规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2.甲的观点片面,理由:甲认为“本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是正确的,而由此推定“会计记录真实与否紧要”则是不正确的,企业无论是否具备法人资格都应该会计记录真实。

3.A 的观点错误。

理由:新入伙的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丁的观点错误。

理由:我国《合伙企业法》第 22 条规定:“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即:合伙人内部转让财产份额的无须征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但应当通知。

5.B 公司的观点错误。

合伙企业违约,应接受定金制裁,即向 B 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共 60 万元,但由于返还的定金足以补偿因合伙企业违约而给 B 造成的损失,故无须再支付赔偿金。

案例三:甲、乙、丙、丁四人成立普通合伙企业,甲被推举为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人,乙丙丁授权甲对10万元以内的开支及50万元以内的业务可以自行决定,,广告费15万,,,过了2个月,,,欠14万5千。

请问:1.甲支付广告费的行为效力如何?2.甲将自有房屋出租合伙企业的行为效力如何?。

5.乙反对丙将其出资份额转让给丁,反对是否有效?答:1.有效。

2.效力待定。

因为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3.不可以。

4.不可以。

因为没有获得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

5.无效。

因为合伙人之间内部转让财产份额须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

案例四:甲公民、乙公民、丙公民、丁公民、戊公民五位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签订合伙企业协议如下:(1)10万,8万,6万,3万,3万;(2)确定甲为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人,,,,(3)。

在清算过程中,出现以下争议(1)。

(4)。

请问:1.合伙企业有哪些违法之处?2.。

3.若甲个人偿还了合伙企业资产不足抵债的差额。

答:1.合伙人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出资的,需要评估作价;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故丁以劳务出资不妥;有限合伙企业名称应标有“有限合伙”字样。

2.甲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人不得以合伙企业的债务抵销合伙人自身的债务。

丙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企业内部规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乙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人退伙的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丁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企业的亏损分担应按合伙协议约定处理,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企业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缴出出资比例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担。

杨光的观点错误。

理由:首先该企业协议只在杨光与乙之间有效;其次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可以追偿。

理由: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若其中一个合伙人偿还了该笔债务,则该合伙人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多偿还的部分。

案例五:2008年元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

5万,8万,4万,2008年6月贷款5万,期限1年。

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债务义务。

请问: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2.。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应该如何分担清偿债务?答:1.甲、乙、丙、丁的主张均不能成立。

甲虽退伙,但对退伙前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乙、丙作为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且投资形式不影响法律责任的承担;丁应对其入伙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甲、乙、丙、丁均有义务承担全部债务,某一合伙人承担全部责任后可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3.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分担。

案例六: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经平等协商,拟建立一家合资企业。

400万,中方320万,。

请问:本合同有哪些违法之处?答:1.美国公司投资比例不足,美国公司投资比例应不低于 25%即 100 万元。

2.合同约定的利润分配不合法;同时,适用法律不明确。

公司法案例一:甲乙丙,,投资了黑水房地产有限公司。

请问:1.黑水房地产机构人员组成中有哪些是符合规定的?。

理由2.黑水房地产在经营中哪些是合法的。

理由。

答:1.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有:甲公司委派李某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经过招聘,聘任吴某公司董事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聘任徐某担任公司总经理,丁不担任任何职务。

不符合规定的有:乙公司委派周某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因在于法定代表人应由董事长或经理担任;丙公司委派洪某担任公司董事兼任公司监事,原因在于董事与监事不可兼任。

2.不符合规定的有(1)丁与戊合资设立了白水房地产有限公司,丁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原因在于同业禁止。

(2)未经公司同意,周某代表公司与长河水泥厂签订了借款合同,出借人民币 300 万元给水泥厂。

原因在于不可作为法定代表,无权代表。

案例二:以下是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案:股东15个人自然人,,,,,只值5万。

请问:1.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规定?2.专利入股。

?3.赵某。

?答:1.公司不设监事不合公司法规定。

2.应办理的手续有:(1)评估作价。

(2)备案。

3.应补足出资额,并对其余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其余股东对外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三:2009年10月,扬子药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资本1200万,,贷款79万,,。

请问:1.中源装潢。

?2.6家,,责任?答:1.应由 6 家发起企业(发起人)连带承担。

2.6 家发起企业连带承担以下责任:(1)筹备公司设立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2)向已缴纳股款的认股人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案例四:甲公司准备与乙公司、丙公司共同投资一家生产汽车平配件,,,20万,10万,200万,2009年5月7号,,。

请问:1.丁公司的设立是否合法?2.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

?3.为丁公司验资。

?答:1.不合法。

2.应认定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司法》第 199 条规定,违反《公司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 5%以上 15%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 5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 200 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 5%以上 15%以下的罚款。

第 201 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 5%以上 15%以下的罚款。

3.需要承担。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 208 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五:甲、乙在2007年设立A有限公司。

2009年2月10日,。

请问:1.甲乙与丙丁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2.。

在工商登记之前是否已经生效?3.。

4.。

答:1.对内有效,对外仍须 A 公司承担,除非债权人同意。

2.是。

3.不用承担。

4.对外仍由 A 公司承担,对内由甲、乙承担。

案例六:2008年8月8日,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6月8日,20万,,。

,2009年2月就2008年,,,68万,,。

请问:1.丁未作答复。

?2.乙、丙。

?3.如果乙出资不实的行为。

?丁直接。

?答:1.丁未作答复视为同意甲的股权转让。

我国《公司法》72 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 30 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在本案中,丁于 7 月10 日收到甲的通知,至 8 月 16 日未就转让事项作出任何答复,已超过 30 日,视为同意转让。

2.由乙、丙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乙、丙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3.应当先由乙补足 20 万元的差额,公司设立时的甲、丙、丁承担连带责任。

4.合法。

股东提起盈利分配请求权诉讼只需满足两个条件:(1)公司有可分配利润,(2)股东会决议分配利润。

本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满足。

第五章合同法案例一:2009年8月8日甲公司通过internet给乙公司发E-mail称,,,每吨价格2000元,。

,10000元费用损失。

请问:1.甲给乙的第一次所发的E-mail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2.。

5.,,应承担哪方面的责任?答:1.是要约邀请行为,因为其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且内容不够具体。

2.是要约行为,内容具体而确定,且表示受要约约束。

3.不成立。

不可抗力指的是因发生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的时间,以致不能履行。

而价格上涨不导致不能履行。

4.不承担。

因为合同尚未成立。

5.需要。

缔约过失责任。

案例二:甲企业向乙企业发出传真订货,。

、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

请问:1.甲传真订货、乙报价、,,法律性质是什么?2.买卖合同是否成立?理由。

3.,,,有何规定?答:1.甲传真订货是要约邀请,乙报价是要约,甲回复报价是承诺。

2.成立。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 36 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