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认为,军事训练历来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手段,是夺取和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所展现出的强大的战斗力,主要得益于平时高水平的训练、教育和演习。
近年来,美军在加快军事转型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加快训练转型的步伐,它的很多做法很有借鉴作用。
一、更新训练观念美军认为,人类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美军军事转型的目的就是要把工业时代的军事转变为信息时代的军事。
为此,首要的和最重要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即人们必须从陈旧的工业时代的军事训练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全新的信息时代的军事训练观念。
从美军的官方文件和具体做法来看,主要是强调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一是联合作战的观念。
美军强调信息时代所有的作战行动都是联合作战。
大到大规模战区战争,小到较小规模的应急作战行动,都是联合作战或联合行动。
即便是一个很小的战术动作,也都是联合行动。
任何单一的军种都难以独立完成联合作战或联合行动任务。
因此,美军强调各军种、各部队都要把联合训练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强调从基础的单兵训练开始就向士兵灌输“本能的联合思维”。
陆、海、空三军的最新作战条令,不再像以往那样总是强调自己多么重要,而是更多地强调自己是联合部队的一员,是整体作战力量的一分子,要把联合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中之重。
二是训战一体的观念。
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训练改革中,美军就强调以实战为标准,“战时怎么打,平时就怎么练”,要求没有参战经历的人员和部队通过训练获得“实战经验”。
这一训练指导思想对促进美军的训练改革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军事转型的过程中,美军进一步提出“按打仗的方式训练,按训练的方式打仗”的训练指导思想。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的内部训练死亡人数甚至高于战争死亡人数,但美军并没有因此降低训练标准和训练强度。
美军认为如果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换取所谓“安全”,不仅将严重影响训练效果,而且还会使官兵军事和技术素质降低,易于诱发事故。
据美国防部官员称,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士兵在战前进行的一系列训练和演习,比实战还要艰苦。
三是任务导向的观念。
美军强调,军事训练的要旨是需求,着眼于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和牵引。
在确定军事训练的内容时,美军强调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的要求,以主要作战任务为导向,制定相应的训练和演习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将重点放在那些为完成任务而必须演练的科目上。
“9•11”事件后,美军根据反恐战争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训练和演习的内容,把反恐作战、信息战、情报战等列为其军事训练的优先科目,在实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是因为不断地进行观念的更新,美军的军事训练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提高战斗力服务。
二、加快训练体制改革近年来,美军训练体制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现已基本形成在国防部和参联会统一领导下的,由联合部队司令部和各军种、各联合总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联合训练体制。
这一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既纵向集中统一,又横向联合一体;既突出联合训练,又兼顾军种训练;既重视部队集体训练,也重视单个人员训练。
美军训练体制改革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成立专门负责联合训练与联合演习并开发新的联合作战概念的机构??联合部队司令部。
随着美军联合作战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美军领导层越来越感觉到联合训练与联合演习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成立一个负责全军的联合训练与联合演习、开发新的联合作战概念、制定联合作战条令条例的专职机构,1999年9月这个机构终于应运而生,它就是美军九大司令部之一的联合部队司令部。
该司令部最初由地区性司令部大西洋总部改编而成,开始时兼有地区性司令部和职能性司令部的双重职能,后经过2000年和2002年两次机构改革,它已经变成一个完整的职能性司令部。
其扮演的角色在美军的组织体系中极为特殊,在美军中的称谓很多,主要有“转型实验室”、“联合部队提供者”、“联合训练与联合演习的组织者”、“联合作战概念开发者”、“美军转型推动者”等。
成立4年多来,它开发出新的联合作战概念“快速决定性作战”,组织了无数次跨军种的联合训练与联合演习,特别是“千年挑战2000”和“千年挑战2002”两次全国规模的实兵演习,大大提高了美军的联合作战能力。
由该司令部开发的“快速决定性作战”概念在伊拉克战争中首次应用于实战。
目前,该司令部正在根据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修改美军联合训练的战略计划和联合转型的路线图,为美军成功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二是各军种为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加紧改革和重组军事训练与教育领导机构。
海湾战争以后,美军将联合作战理论确定为全军的作战理论,加快了军事变革的步伐。
各军种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军事变革潮流,纷纷加大了对军事训练与教育机构改革的力度。
陆军对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进行了改组,组建了“入伍司令部”,将原来分管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学员司令部和负责新兵征募的征兵司令部的职能合并,将官与兵的训练与有关基地紧密结合起来,使官兵都受到相应级别的严格训练,分配到部队后很快能融入部队。
此外,陆军还对炮兵等兵种的训练机构进行了重组。
海军的部队训练多年来是按照两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编组,由各自的舰种司令部分别组织实施与验收。
由于没有统一的战备训练机构,两洋舰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训练标准和方法。
这样既不利于海军内部的整合,也不利于与其他军种的联合作战。
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海军的难题,海军部于2002年正式成立了舰队司令部,统管整个海军的战备训练工作,推进训练工作的标准化,同时协调各舰种部队的建设需求。
空军训练机构在海湾战争后进行了重组,将负责训练的原空军训练司令部、3个空军训练基地、3个空军国民警卫队训练单位和空军大学合并,组成空军教育训练司令部,从而形成统一的训练与教育体系。
空军教育训练司令部成立后,大力整合空军训练与教育的资源,并采用各种先进的训练方法,使空军的训练能力提高了15%。
三、调整、充实和完善训练内容近年来,美军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和反恐战争的需要,在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和完善,强调发展未来的联合作战理论,大力加强联合训练、联军训练、跨机构训练等;强调要大量增加有关信息战、反恐战、太空战等内容;即便传统的单兵训练、集体训练和军种合同训练,也都要大幅增加联合作战的内容,要求树立联合作战观念。
各军种在训练演习中,不仅更加重视联合训练和联合演习,更强调结合新的作战理论,探索新的训法和战法。
一是根据新军事理论组织大量针对性的训练与演习。
美军在推进转型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的先导作用,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训练与演习,又通过训练和演习对军事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正,最后运用于实战。
例如,美海军自1997年正式提出“网络中心战”理论以来,每年都要举行一系列与“网络中心战”有关的军事训练活动和代号为“舰队战斗试验”的系列演习活动,专门实践、检验和修正“网络中心战”的理论和战法。
现在,该理论已经被美国防部定为全军的作战理论。
联合部队司令部自1999年推出“快速决定性作战”概念后,每年都在联合未来实验室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和模拟,并通过组织大量的联合训练与联合演习,使其越来越成熟。
二是大量增加信息战等内容。
美军认为,信息战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基本作战样式,因此各院校已把信息战作为军事教育与训练的重点。
美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成立了信息战与战略系,专门培养从事信息战的专家和指挥军官。
美国防大学的国家军事学院和武装力量工业学院、美陆海空军高级军事学院、陆海空军的初级军事院校等都开设了信息战与信息管理课程。
与此同时,美军各部队也加大了信息战的训练,主要分为进攻性信息战训练和防御性信息战训练两类。
前者包括个人训练、集体训练、信息战策划训练、信息战实战训练和信息战协调训练;后者包括个人训练和集体训练等。
在防御性信息战训练中,通常使用“红色小队”进行计算机网络攻击。
此外,美军根据“9•11”事件后安全环境的新变化,还增加了太空战、特种战、反恐战和网络战等训练内容。
美空军航天司令部先后于2001和2003年组织两次大规模的太空战演习,提高天基武器系统的攻防能力。
三是充实和完善联合训练。
美军强调此次训练转型的关键是要把美军联合总部司令当作最重要的客户,把他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优先发展联合战役训练能力。
美军各种官方文件强调,“联合”是一个广义上的联合,不仅包括不同军种的现役和预备役部队,还包括联邦政府机构、国际联盟伙伴、国际组织、地方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更广泛的部门。
联合训练还应包括演练与上述部门和机构共同采取的维稳、维和、反恐、人道主义救援等非战争行动。
在单个人员训练领域,强调帮助单个人员养成联合思维习惯,熟知联合作战的理论、概念、战法和指挥体制,进而逐渐形成全军的联合文化。
在集体训练领域,强调在联合环境中培养部队灵活计划、快速反应、充分利用联合资源的能力。
目前,在各军种的训练量中,联合训练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达到70%-80%左右。
诸军种的联合军事演习占全军各类演习总数的70%以上。
四、改善训练环境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训练改革中,美军就强调训练环境的重要性,要求训练要尽可能的逼真,为此建立了环境逼真的大型训练基地,甚至成立了用于对抗训练的假想敌部队,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器材来提高训练效果。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美军更强调适应时代的需要,大量采用最新的训练技术,为部队创造最好的训练环境,以此保障部队进行高水平的训练。
美军改善训练环境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发展功能强大的网络化的“实兵、虚拟和推定”三合一训练与任务演练环境。
所谓“实兵”是指使用实兵、实装,在实际的环境中进行的训练;所谓“虚拟”,是指实兵参加、使用模拟系统进行的训练;所谓“推定”,是指在模拟环境中使用模拟装备进行的训练,如计算机兵棋推演等。
把这三种训练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军联网、全军通用的整体训练体系,就是所谓的“实兵、虚拟和推定”体系或环境。
这一环境的建立将大大提高美军训练设施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由军种训练为主向联合训练为主的转变。
二是实施训练场所使用权保障倡议和训练场现代化倡议。
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定,保障军队使用训练场所的权利不受或少受环境保护、城市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各军种的训练场所,以便提供训练效果,更多地实施联合训练。
如在陆军的训练场地增加跟踪固定翼飞机和为空军参战武器评分的设备。
近年来,美军几个主要联合训练中心的规模都有所扩大,设施大为改善,实施联合训练的能力普遍提高。
例如,陆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于2002年进行扩建后,可供2个旅级规模的特遣部队同时进行轮训。
根据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的协议,公司将为该中心开发新的目标设备系统。
这一系统将极大地增强战场的逼真性,为数字化部队进行联合训练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